一种压力容器耐压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28867发布日期:2022-12-21 00:31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容器耐压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压力容器制造检验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压力容器耐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压力容器耐压试验主要分为液压试验、气压试验和气液混合试验。
3.液压试验试验压力
4.气压试验和气液混合试验试验压力
5.上述算式中:p
t
为耐压试验试验压力;
6.p为压力容器设计压力。
7.根据上述算式,可以清晰看到,在压力试验过程中,压力容器所承受的压力是明显超出压力容器设计压力的,存在超压现象。
8.而在标准中,一般要求尽可能采用液压试验,在无法进行液压试验或者容器内部不允许存在微量液体的时候,才能进行气压试验,因为气压试验危险程度更高。
9.传统压力试验,通常是通过检验人员近距离检查压力容器表面及压力表读数,确定在试验过程中,容器有无渗漏,有无可见变形和异常声响。因此,在压力容器超压状态,需要人员近距离接触压力容器,存在不可避免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容器耐压试验装置,此装置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实时跟踪管理,有效降低压力容器耐压试验过程中因压力容器耐压试验失败产生的人员伤亡的安全风险,有效的提高检测精度和检验完整程度。
11.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压力容器耐压试验装置,它包括用于放置待试验的耐压容器的地坑;地坑的顶部安装通过开合锁紧结构安装有顶部防护罩;地坑的内侧壁上对称固定有轨道纵梁,轨道纵梁上通过轨道轮行走支撑有轨道横梁,轨道横梁上滑动安装有第一竖直轨道和第二竖直轨道,第一竖直轨道上通过丝杆机构安装有升降调节的第一摄像机,第二竖直轨道上通过丝杆机构安装有升降调节的第二摄像机,轨道横梁上通过丝杆机构安装有滑动调节的第三摄像机;试验时,耐压容器与加压装置相连。
12.所述地坑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
13.所述顶部防护罩采用高强度防护玻璃制成。
14.所述第一竖直轨道和第二竖直轨道位于耐压容器的两侧。
15.所述加压装置包括注压设备,所述注压设备通过高压软管和管接头与耐压容器的其中一个进口法兰相连通;耐压容器的剩余出口都通过封堵法兰盖进行封堵。
16.所述第一摄像机、第二摄像机和第三摄像机都采用网络摄像头,并将监测到的视频信号实时传输给远程监控室,并储存影像资料。
17.所述高压软管上安装有用于监测压力值的压力表,同时在高压软管上安装有泄压阀。
18.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能保证压力试验过程中人员安全,避免事故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安全可靠,同时提高检测检验准确性,资料保存完整、真实。提高效率,方便第三方监检,可以远程控制监管。
20.2、通过采用上述装置加压过程人员全部退出试验区域,可在任意安全地点,通过监控摄像机直观检查压力容器检查压力容器表面及压力表读数,确定在试验过程中,容器有无渗漏,有无可见变形和异常声响。完全代替人员抵近观察。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23.图中:地坑1、第一竖直轨道2、第一摄像机3、轨道横梁4、顶部防护罩5、第三摄像机6、耐压容器7、第二摄像机8、第二竖直轨道9、轨道轮10、轨道纵梁11、注压设备12、高压软管13、泄压阀14、压力表15、管接头16、进口法兰17、封堵法兰盖18。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25.实施例1:
26.参见图1,一种压力容器耐压试验装置,它包括用于放置待试验的耐压容器7的地坑1;地坑1的顶部安装通过开合锁紧结构安装有顶部防护罩5;地坑1的内侧壁上对称固定有轨道纵梁11,轨道纵梁11上通过轨道轮10行走支撑有轨道横梁4,轨道横梁4上滑动安装有第一竖直轨道2和第二竖直轨道9,第一竖直轨道2上通过丝杆机构安装有升降调节的第一摄像机3,第二竖直轨道9上通过丝杆机构安装有升降调节的第二摄像机8,轨道横梁4上通过丝杆机构安装有滑动调节的第三摄像机6;试验时,耐压容器7与加压装置相连。通过采用上述的耐压试验装置其在试验过程中,加压过程人员全部退出试验区域,可在任意安全地点,通过监控摄像机直观检查压力容器检查压力容器表面及压力表读数,确定在试验过程中,容器有无渗漏,有无可见变形和异常声响,完全代替人员抵近观察,进而大大的提高了试验过程的安全性,可以有效的避免产生因压力容器耐压试验失败产生的人员伤亡。
27.进一步的,所述地坑1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通过采用上述的地坑1能够用于对耐压容器7进行放置,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有效防止试验过程中,因为加压失败导致的安全事故。
28.进一步的,所述顶部防护罩5采用高强度防护玻璃制成。通过采用高强度防护玻璃在保证其安全防护的同时,也便于远程观察地坑1内部的试验过程,保证了试验的正常进行。
2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竖直轨道2和第二竖直轨道9位于耐压容器7的两侧。通过上述
的第一竖直轨道2和第二竖直轨道9能够对应的实现第一摄像机3和第二摄像机8的搭载,并能够分别调节其高度,进而保证最佳的拍摄效果。
30.进一步的,所述加压装置包括注压设备12,所述注压设备12通过高压软管13和管接头16与耐压容器7的其中一个进口法兰17相连通;耐压容器7的剩余出口都通过封堵法兰盖18进行封堵。通过上述的加压装置能够用于在试验过程中向耐压容器7进行介质填充,进而对其进行加压。加压过程中,通过注压设备12将其内部的介质通过高压软管13逐渐填充到耐压容器7的内部,进而实现加压。
3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摄像机3、第二摄像机8和第三摄像机6都采用网络摄像头,并将监测到的视频信号实时传输给远程监控室,并储存影像资料。通过上述的远程数据传输,保证了检测人员通过远程对整个试验过程进行监测,保证了试验过程的安全性。
32.进一步的,所述高压软管13上安装有用于监测压力值的压力表15,同时在高压软管13上安装有泄压阀14。通过上述的压力表15能够实施监测压力信号,通过泄压阀14能够在试验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泄压。
33.进一步的,所述丝杆机构包括丝杆电机,丝杆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丝杆,丝杆与丝杆螺母构成丝杆传动配合,丝杆螺母与相应的轨道构成滑动配合,丝杆螺母上安装有底座,相应的摄像机安装在底座上。
34.实施例2:
35.采用试验装置进行压力容器耐压试验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36.步骤一:开启顶部防护罩5;
37.步骤二:将耐压容器7吊装至地坑1,垫平固定;
38.步骤三:将第一摄像机3、第二摄像机8和第三摄像机6调整至观测起始位置,空走试运行,保证可以正视压力容器所有外表面位置及压力表表盘;
39.步骤四:关闭顶部防护罩5,并将其固定;
40.步骤五:向耐压容器7内部通过加压装置注入试验介质,直到符合标准及压力试验工艺规程为止;
41.步骤六:通过第一摄像机3、第二摄像机8和第三摄像机6以及第一竖直轨道2和第二竖直轨道9的位置,实时观察压力容器外表面和压力表读数;
42.步骤七:记录压力试验数据,保存影像资料;
43.步骤八:排除试验介质;
44.步骤九:移开第一摄像机3和第二摄像机8,打开顶部防护罩5,吊出耐压容器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