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共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75463发布日期:2022-11-05 06:0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感器共享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传感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传感器共享装置。


背景技术:

2.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3.相关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21495143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传感器外壳及传感器,传感器外壳包括外壳主体、安装板、散热片和导热片,外壳主体设有容纳腔和开口,容纳腔用于容置传感器主体,开口与容纳腔连通,安装板设于开口,导热片设于安装板的面对容纳腔的一侧,且导热片伸入至容纳腔,散热片设于安装板的背离容纳腔的一侧。采用本技术的传感器外壳及传感器,导热片伸入容纳腔内,可以吸收传感器主体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片,散热片位于容纳腔外,散热片可以将热量传递到容纳腔外,从而对容纳腔内的传感器主体起到较好的散热的作用,同时安装板设于开口处,安装板可以对容纳腔起到密封的作用,容纳腔外的粉尘不会通过开口进入容纳腔内,从而对传感器主体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该传感器外壳和传感器安装完成后往往直接安装于其它家电上,当处于同一环境中的家电上的传感器检测同一种类型的数据时,容易造成重复检测的情况,造成资源的浪费,尚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处于同一环境中的家电上的传感器检测同一种类型的数据时,容易造成重复检测的情况,造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传感器共享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传感器共享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传感器共享装置,包括总壳体、分壳体和需求的传感器,所述总壳体的一侧设有与外界其它设备无线连接的第一线路板,所述总壳体内设有贯穿总壳体远离第一线路板的一侧的第一安装腔,所述分壳体设于第一安装腔内,所述分壳体内设有和第一线路板电连接的第二线路板,所述分壳体内具有供第二线路板安装的第二安装腔,所述传感器设于第二安装腔内且安装于第二线路板上,所述传感器与第二线路板电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一个总壳体内设置可与不同传感器连接的第一线路板,然后经过无线连接将连接传感器上接收到的传感数据发送至对应的其它设备,使得仅需要在共享装置中配备多种传感器,即可通过共享装置进行数据传输,无需在每个设备上设置传感器,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传感器的高效性。
9.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腔底设有纵横交错设置的分区板。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区板的设置,一方面,使得第一安装腔内的空间分隔开来,限制传感器的安装区域,使得分壳体只能按照某种方向进行放置而不易干扰其它传感
器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另一方面,增强了总壳体的结构强度,使得共享装置的侧壁不易在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损坏,提高了共享装置的使用寿命。
11.可选的,所述总壳体的一侧设有盖合第一安装腔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将盖板锁定于第一安装腔内的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定弧条、连接杆和握持环,所述握持环设于盖板远离第一安装腔的一侧,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连接杆沿握持环的周向设置且贯穿至盖板的两侧,所述盖板上设有供连接杆穿设且转动的圆弧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握持环靠近盖板的一侧,所述锁定弧条的数量和连接杆一致且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锁定弧条和握持环呈同轴设置,所述分区板上设有供锁定弧条穿设的锁定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握持环,使得和握持环连接的锁定弧条可以在盖板盖合时插入锁定孔内,从而使得盖板盖合时不易从总壳体上脱离,提高了盖板的盖合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盖板远离第一安装腔的一侧设有供握持环嵌设固定的锁定环槽,所述锁定环槽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锁定凸边,所述握持环抵接于锁定凸边上,所述连接杆可伸缩设置,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呈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握持环上,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于锁定弧条上,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设于第二连接部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定环槽和锁定凸边的设置,使得握持环在不使用时可以嵌设于锁定环槽内而不易和盖板之间发生相对远离,从而使得握持环不易松动而将锁定弧条从锁定孔内脱离,提高了锁定组件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盖板靠近第一安装腔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远离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远离定位柱的一侧抵接于锁定弧条上且互相贴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的设置,使得握持环在从锁定环槽内脱离时可以拉到极限而对锁定弧条进行定位,锁定弧条对准锁定孔,无需多次对准,提高了锁定组件的锁定效率。
17.可选的,所述锁定环槽的侧壁上设有供用户手指放入的握持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持槽的设置,增大了握持环的握持面积,方便用户将手指伸入握持槽内而将握持环从锁定环槽内取出,在不影响锁定环槽的锁定功能的情况下,提高了握持环的取出效率。
19.可选的,所述盖板靠近第一安装腔的一侧还设有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压缩弹簧和挤压架,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盖板上,所述挤压架固定连接于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所述挤压架抵接于分壳体远离第一线路板的一侧。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盖板盖合后,压缩弹簧驱使挤压架推动分壳体抵接于第一线路板上且不易互相脱离,使得当分壳体安装完成后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保持连接,提高了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连接的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挤压架包括抵接框和夹持框,所述抵接框抵接于分壳体远离第一线路板的一侧,所述抵接框固定连接于压缩弹簧远离盖板的一侧,所述夹持框固定连接于抵接框远离压缩弹簧的一侧且和分壳体的周向侧壁抵接且贴合。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框的设置,对抵接框抵接于分壳体上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得抵接框的抵接面始终保持抵接状态,提高了挤压架的抵接效率。
23.可选的,所述分壳体靠近第一线路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柱,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腔底设有供插柱插入的定位槽。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柱的设置,使得分壳体在安装于第一安装腔的腔底时位置固定而不易反装,提高了分壳体的安装效率。
25.可选的,所述盖板远离第一安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和第一线路板电连接的显示屏,所述第一线路板上设有可与其它设备通过数据线连接的插座,所述插座贯穿总壳体的侧壁。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示屏和插座的设置,提供了新的数据显示方式,当其它设备并不存在蓝牙功能时可以通过数据线插入插座内进行数据交互,也可以直接从显示屏上进行显示,然后人为根据显示的数据对其它设备进行操作,提高了共享装置的多功能性和适应性。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通过设置可与不同传感器连接的第一线路板,使得一个区域内的所有设备均可以和共享装置进行数据传输从而进行操作,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传感器的高效性;
29.2.锁定组件的设置,使得盖板盖合时不易从总壳体上脱离,提高了盖板的盖合稳定性;
30.3.挤压组件,使得当分壳体安装完成后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保持连接,提高了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传感器共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传感器共享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3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总壳体和分壳体的爆炸示意图。
3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种的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3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总壳体的爆炸示意图。
3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分壳体和盖板的爆炸示意图。
37.附图标记说明:1、总壳体;11、第一线路板;111、插座;12、嵌设腔;13、显示屏;14、第一安装腔;15、定位槽;16、分区板;161、锁定孔;2、分壳体;21、第二线路板;22、传感器;23、插柱;24、第二安装腔;3、盖板;31、圆弧孔;32、锁定环槽;33、锁定凸边;34、握持槽;4、锁定组件;41、锁定弧条;42、连接杆;421、第一连接部;422、第二连接部;43、握持环;44、定位柱;45、定位块;5、挤压组件;51、压缩弹簧;52、挤压架;521、抵接框;522、夹持框。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传感器共享装置。参照图1和图2,传感器共享装置包括总壳体1和分壳体2。
40.分壳体2和总壳体1可拆卸连接,以使得总壳体1可以更换不同种类的分壳体2。
41.参照图2,总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线路板11,以和外界无线连接。总壳体1上具有嵌设腔12,以供第一线路板11放置。总壳体1上安装有显示屏13,显示屏13盖合嵌设腔12且和第一线路板11电连接,以显示第一线路板11上接收到的数据。第一线路板11上还具有插座111,插座111从嵌设腔12内贯穿总壳体1的侧壁,使得外界的设备可以通过数据线插入插座111内和第一线路板11电连接。
42.参照图2和图3,总壳体1远离第一线路板11的一侧具有第一安装腔14。第一安装腔14贯穿总壳体1远离第一线路板11的一侧,分壳体2安装于第一安装腔14内。分壳体2内具有第二安装腔24,分壳体2内安装有第二线路板21,第二线路板21上安装有传感器22,传感器22和第二线路板21电连接。第二线路板21和第一线路板11之间电连接,以将传感器22上的传感数据传递给第一线路板11。
43.参照图3和图4,第一安装腔14的腔底还具有定位槽15,分壳体2靠近第一安装腔14的腔底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柱23,插柱23插入定位槽15内,使得分壳体2安装于第一安装腔14上的位置正确。
44.参照图3,第一安装腔14的腔底固定连接有分区板16,分区板16呈纵横交错设置且和总壳体1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以增强总壳体1的结构强度。
45.结合图5和图6,总壳体1上安装有盖板3,以盖合第一安装腔14。盖板3上安装有锁定组件4,以使得盖板3盖合第一安装腔14时不易松动。锁定组件4包括锁定弧条41、连接杆42和握持环43。握持环43安装于盖板3远离第一安装腔14的一侧,以方便用户操作锁定组件4。连接杆42的数量为若干个,连接杆4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握持环43靠近盖板3的一侧且沿握持环43的周向布置。连接杆42延伸至盖板3的两侧。盖板3上具有圆弧孔31,连接杆42穿设且滑移于圆弧孔31内,使得连接杆42随着握持环43的移动而移动。锁定弧条41固定连接于连接杆42的另一端且和连接杆42一一对应。锁定弧条41呈和握持环43同轴的圆弧形设置,随着握持环43的转动而同步转动。分区板16上具有锁定孔161。锁定弧条41插入锁定孔161内,使得盖板3不易和总壳体1之间发生脱离。
46.参照图5和图6,盖板3靠近握持环43的一侧设有锁定环槽32,以供握持环43嵌入锁定。锁定环槽3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锁定凸边33,当握持环43嵌设于锁定环槽32内,握持环43抵接于锁定凸边33上,使得握持环43不易从锁定环槽32内脱离。锁定环槽32的侧壁上具有握持槽34,握持槽34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沿锁定环槽32的周向设置,方便用户从锁定环槽32内将握持环43取出。
47.为了使得握持环43可以从锁定环槽161内脱离从而方便握持,连接杆42可伸缩设置。连接杆42包括第一连接部421和第二连接部422,第一连接部421和第二连接部422同轴设置,第一连接部421固定连接于握持环43上,第二连接部422固定连接于锁定弧条41上,第一连接部421穿设于第二连接部422内,使得第一连接部421和第二连接部422可伸缩设置。此处第一连接部421和第二连接部422之间不易脱离,例如通过凸筋滑槽来进行限位,也可以为凸环和环槽进行限位。
48.参照图5和图6,盖板3靠近第一安装腔14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定位柱44,定位柱44远离盖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45,定位块45远离定位柱44的一侧与锁定弧条41贴合且抵接于锁定弧条41上。当盖板3盖合时,锁定弧条41抵接于定位块45上,使得锁定弧条41与锁定孔16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而对准锁定孔161。
49.参照图6,盖板3靠近第一安装腔14的一侧还安装有挤压组件5。挤压组件5包括压缩弹簧51和挤压架52。挤压架52包括抵接框521和夹持框522。压缩弹簧5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盖板3靠近第一安装腔14的一侧,压缩弹簧5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抵接框521上,驱使抵接框521向第一安装腔14的腔底移动。抵接框521呈长方形设置,抵接框521抵接于分壳体2上,使得分壳体2不易从第一安装腔14内晃动而使得第一线路板11和第二线路板21电连接松动。夹持框522固定连接于抵接框521远离压缩弹簧51的一侧,夹持框522和分壳体2的周向侧壁抵接且贴合,以对抵接框521抵接于分壳体2上的位置进行定位。
5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传感器共享装置的实施原理为:根据区域环境选取需要的传感器22安装于分壳体2内,将分壳体2上的插柱23插入定位槽15内,第一线路板11和第二线路板21电连接,然后将盖板3盖合第一安装腔14,压缩弹簧51驱使挤压架52靠近分壳体2,夹持框522抵接于分壳体2的周向侧壁上,抵接框521抵接于分壳体2上,驱使第一线路板11和第二线路板21电连接;从握持槽34内将握持环43取出后向外拉动至无法拉动后进行转动,和握持环43连接的锁定弧条41插入锁定孔161内完成锁定后将握持环43放入锁定环槽32内。
5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