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岩体裂缝监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2469发布日期:2023-01-06 23:21阅读:66来源:国知局
危岩体裂缝监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危岩体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危岩体裂缝监测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危岩体是指位于陡峭山坡上、被裂缝分开的块石,这些块石有的规模很大,有的只是陡坡上的一块孤石。危岩体多是位于陡坡上、被裂缝切割的岩体,易受降雨、振动甚至大风等因素影响而坠落,危岩崩塌的早期征兆不太明显,且具有突发性,因此需要对危岩体进行持续或定期监测,以为防灾减灾提供预警。
3.现有技术中,对于危岩体的监测,通常通过裂缝监测技术,即在危岩体与母岩体之间的裂缝中设置监测装置,监测装置通过可随着危岩体移动的杆与固定的测量尺之间的相对移动实现监测。危岩体在发生崩塌前,其出现位移的角度或者崩塌的方向无法判断,而现有的监测装置仅能够在危岩体位移方向与裂缝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同向时进行监测,因为当危岩体的位移方向与裂缝的延伸方向呈锐角时,危岩体会给杆和测量尺一个沿着裂缝延伸方向的分力(出现扭矩),所以当裂缝的变大后,二者很容易出现弯曲形变,严重时被折断,此时监测工作也会失效,其适应性较差。另外,单个监测装置的成本较高,对于较大的危岩体,其裂缝也较大,此时可能需要多个监测装置,进一步增大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危岩体裂缝监测辅助装置,旨在能够解决现有的危岩体裂缝监测辅助装置适应性差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危岩体裂缝监测辅助装置,包括:
6.支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座用于分别设置在危岩体裂缝的两侧,且分别固设在危岩体和母岩体上;
7.套管,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支座万向转动连接;所述套管具有管腔,在所述套管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管腔连通的长条滑口,所述长条滑口沿着所述套管的长度方向设置;
8.刻度尺,沿着所述套管的长度方向固设在所述套管的外侧壁上;以及
9.滑杆结构,一端与所述管腔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座万向转动连接;所述滑杆结构上固设有与所述刻度尺适配且滑动设置在所述长条滑口中的指针;所述滑杆结构用于在危岩体裂缝增大过程中,带动所述指针相对所述套管滑动,以对危岩体裂缝进行监测。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支座均包括底板、立杆及关节轴承;所述底板用于固设在危岩体或者母岩体上;所述立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上方伸出;所述关节轴承具有外圈及与嵌装在所述外圈中的内圈,所述关节轴承的外圈固设在所述立杆的伸出端,且轴线与所述立杆的伸出方向垂直设置。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套管包括连接柱以及方管;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
对应的所述关节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方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接柱的中轴线方向共线设置,且所述方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柱相连;所述管腔位于所述方管中,在所述方管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管腔连通的通孔;
12.其中,所述长条滑口设置在所述方管的侧壁上。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管腔为长方体腔。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刻度尺固设在所述方管上,且靠近所述长条滑口。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杆结构包括螺杆以及滑动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关节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滑动杆为与所述管腔适配的长方体外形结构,所述滑动杆滑动设置在所述管腔中,且与所述螺杆的伸出端螺纹连接,所述滑动杆的中轴线与所述螺杆的轴线共线设置,所述滑动杆上设有与所述螺杆适配的螺纹孔;
16.其中,所述指针位于所述滑动杆上。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杆结构还包括螺母部,所述螺母部同轴固设在所述螺杆上,且靠近对应的所述支座。
18.本实现方式/申请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支座能够带动套管随着危岩体同步移动,而另一个支座为固定,进而能够使套管与滑杆结构相对移动,通过指针在刻度尺上移动的距离即可对危岩体的位移进行监测,可保证危岩体的监测效果;另外,套管与支座为万向转动连接,而滑杆结构与支座也为万向转动连接,二者能够在危岩体与裂缝的延伸方向呈锐角位移过程中进行适应性转动,可消除自身受到的扭矩,该种结构可适应危岩体的各个位移方向或位移角度,适应性强,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危岩体裂缝监测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危岩体裂缝监测辅助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与危岩体和母岩体连接);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危岩体裂缝监测辅助装置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0、支座;11、底板;12、立杆;13、关节轴承;20、套管;21、连接柱;22、方管;23、管腔;24、长条滑口;30、刻度尺;40、滑杆结构;41、螺杆;42、滑动杆;43、螺母部;44、指针。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危岩体裂缝监测辅助装置进行说明。所述危岩体裂缝监测辅助装置,包括支座10、套管20、刻度尺30以及滑杆结构40。其中,支座10设有两个,两个支座10能够分别设置在危岩体裂缝的两侧,且分别固设在危岩体和母岩体上。套管20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支座10万向转动连接。套管20具有管腔23,在套管20的侧壁上设有与管腔23连通的长条滑口24,长条滑口24沿着套管20的长度方向设置。刻度尺
30沿着套管20的长度方向固设在套管20的外侧壁上。滑杆结构40的一端与管腔23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支座10万向转动连接。滑杆结构40上固设有与刻度尺30适配且滑动设置在长条滑口24中的指针44。滑杆结构40能够在危岩体裂缝增大过程中,带动指针44相对套管20滑动,以对危岩体裂缝进行监测。
26.本实施例提供的危岩体裂缝监测辅助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中一个支座10能够带动套管20随着危岩体同步移动,而另一个支座10为固定,进而能够使套管20与滑杆结构40相对移动,通过指针44在刻度尺30上移动的距离即可对危岩体的位移进行监测,可保证危岩体的监测效果;另外,套管20与支座10为万向转动连接,而滑杆结构40与支座10也为万向转动连接,二者能够在危岩体与裂缝的延伸方向呈锐角位移过程中进行适应性转动,可消除自身受到的扭矩,该种结构可适应危岩体的各个位移方向或位移角度,适应性强,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27.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对于指针44的移动距离监测,可通过人工定期进行查看并记录;当然也可设置位移传感器进行监测,即在指针44及套管20上设置位移传感器,且设置电池及控制器,进行自动监测,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28.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座10可以采用如图1至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1至图2,每个支座10均包括底板11、立杆12及关节轴承13。底板11能够固设在危岩体或者母岩体上。立杆12的一端与底板11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上方伸出。关节轴承13具有外圈及与嵌装在外圈中的内圈,关节轴承13的外圈固设在立杆12的伸出端,且轴线与立杆12的伸出方向垂直设置。底板11可保证固定,而立杆12可对关节轴承13进行支撑,进而保证关节轴承13的固定安装,支座10的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保证对套管20及滑杆结构40的万向转动连接,进而保证适应性。
29.本实施例中,对于底板11的固定,可直接通过螺栓固定在危岩体或母岩体上。
30.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套管20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套管20包括连接柱21以及方管22。连接柱21的一端与对应的关节轴承13的内圈固定连接。方管22的长度方向与连接柱21的中轴线方向共线设置,且方管22的一端与连接柱21相连。管腔23位于方管22中,在方管22的另一端设有与管腔23连通的通孔。其中,长条滑口24设置在方管22的侧壁上。连接柱21与方管22的连接结构可保证与关节轴承13的连接,优选的连接柱21可为圆柱,且与关节轴承13的内圈为过盈配合,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另外,因为关节轴承13的尺寸较小,连接柱21可防止方管22与关节轴承13出现干涉。
31.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套管20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管腔23为长方体腔,长方体腔的管腔23可由方管22直接形成,材料便于选取,制作方便。
3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刻度尺30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刻度尺30固设在方管22上,且靠近长条滑口24,该种结构可便于对指针44位置刻度的查看。
33.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滑杆结构40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滑杆结构40包括螺杆41以及滑动杆42。螺杆41的一端与对应的关节轴承13的内圈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滑动杆42为与管腔23适配的长方体外形结构,滑动杆42滑动设置在管腔23中,且与螺杆41的伸出端螺纹连接,滑动杆42的中轴线与螺杆41的轴线共线设置,滑动杆42上设有与螺杆41适配的螺纹孔。其中,指针44位于滑动杆42上。因为危岩体的裂缝宽度各不相同,而且支座10固定时需要选取适宜的位置,即导致两个支座10的间隔距离不同,且套管20的长度
为固定。此时,通过转动螺杆41,可实现滑动杆42在其长度方向的移动,进而螺杆41与滑动杆42的组合体的总长度能够增大或减少,进而能够有效的适应两个支座10的间隔距离,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实用性强。
34.本实施例中,螺杆41与螺纹孔具有自锁功能。
35.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滑杆结构40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滑杆结构40还包括螺母部43,螺母部43同轴固设在螺杆41上,且靠近对应的支座10,因为螺杆41需要进行转动,通过螺母部43可便于夹持,进而保证对螺杆41的转动。
36.需要进行说明的是,转动螺母部43时,需手动固定方管22,以防止方管22随着转动。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