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绳芯输送带检测传感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37595发布日期:2023-03-14 21:4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绳芯输送带检测传感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绳芯输送带检测传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2.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具有抗张强度高、伸长率小、体柔软、设备紧凑,使用寿命长,耐曲挠疲劳,抗冲击性能好,运输能力大,启动平稳,运行安全等优点,在长距离运输时,具有其它运输设备不可替代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港口、煤矿、钢厂、电厂、船厂、冶矿等各重要行业的生产中。钢丝绳芯输送带的绳芯全部密封在胶带内部,维护人员靠肉眼很难及时准确的发现其缺陷。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没有科学有效的检测手段,硫化接头因受力过大抽动、钢丝绳芯因受外力冲击砸断、胶皮破损进水导致钢丝绳芯锈蚀、锈断隐患,都不能及时发现、排除,严重地威胁着输送机的安全运转,甚至由于抽头、断绳等重大隐患导致运行过程中断带的恶性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3.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如图1所示的传感器装置来检测钢丝绳芯,其是将固定传感器安装到探伤仪上,但是该装置中将固定传感器设于探伤仪外,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仅设置了一个固定传感器,探测范围较窄,进而影响探测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钢绳芯输送带检测传感器装置。
5.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绳芯输送带检测传感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主控板以及多个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测量模组,各所述测量模组在壳体内成线性阵列式设置,每个测量模组均测量模组主控板以及与所述测量模组主控板电连接的测量传感器,所述测量模组主控板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且所述主控板连接rs485接口。
7.进一步的改进,各所述测量模组主控板分别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8.进一步的改进,各所述测量模组主控板串联后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9.进一步的改进,各所述测量模组主控板均电连接多个测量传感器。
10.进一步的改进,所述rs485接口内置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包括485芯片u1,所述485芯片u1的1和4引脚均连接主控板,2引脚和3引脚并联后连接主控板以及通过电阻r3连接电源p3.3v,8引脚连接电源p3.3v,7引脚通过电阻r1连接测量模组主控板,并通过电阻tr1连接tvs二极管的2引脚,6引脚通过电阻r4连接电源p3.3v,并通过电阻tr2连接tvs二极管的1引脚,5引脚和tvs二极管的3引脚均连接测量模组主控板。
11.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钢绳芯输送带检测传感器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多个成线性阵列的测量模组,每个测量模组均包含有测量传感器,这样在检测钢丝绳芯时,每个测量传感器可以各检测一部分,或者相邻两传感器的检测会有交错部分,该设置可以提高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现有技术中传感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绳芯输送带检测传感器装置其中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绳芯输送带检测传感器装置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绳芯输送带检测传感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控板芯片的电路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传感器芯片的电路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接口电路的电路图;
20.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绳芯输送带检测传感器装置,如图2-图4所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主控板2以及多个与所述主控板2电连接的测量模组,各所述测量模组在壳体1内成线性阵列式设置,每个测量模组均测量模组主控板3以及与所述测量模组主控板3电连接的测量传感器4,所述测量模组主控板3与所述主控板2电连接,且所述主控板2连接rs485接口5。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钢绳芯输送带检测传感器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多个成线性阵列的测量模组,每个测量模组均包含有测量传感器,这样在检测钢丝绳芯时,每个测量传感器可以各检测一部分,或者相邻两传感器的检测会有交错部分,该设置可以提高检测精度。
24.本实施例中的测量传感器为天线传感器,其内设有传感器芯片,其电路如图6所示,用于向钢丝绳芯发送电磁信号,并接收钢丝绳芯返回的信号,将该信号发送给与之电连接的测量模组主控板进行处理后,发送给主控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最后主控板将信号通过rs485接口上传至主机系统;其中,主控板通过主控芯片实现信号的处理,主控芯片的电路图如图5所示,测量模组主控板通过芯片gcpu实现。
25.本实用新型中测量传感器和测量模组主控板依靠现有技术实现其检测和处理信号的功能,例如钢丝绳芯输送带缺陷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授权公告号为cn 102841131 b)中公开的检测和处理方法。
26.本实施例中将各测量传感器均置于壳体内,可以对传感器进行保护,避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述壳体架设在输送带上方,且与输送带的宽度方向平行。
27.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测量模组主控板3分别与所述主控板2电连接。
28.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测量模组主控板3串联后与所述主控板2电连接。
29.本实施例中各测量模组主控板之间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若是串联,则串联后与主控板连接,若并联,则各测量模组主控板分别与主控板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30.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测量模组主控板3均电连接多个测量传感器4。
31.本实施例中每个测量模组主控板都连接有多个测量传感器,这样测量传感器也为阵列式设置,可以扩大钢丝绳芯的检测范围,使得每一个部分都可以检测到,进而提高检测精度。
32.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rs485接口5内置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包括485芯片u1,所述485芯片u1的1和4引脚均连接主控板2,2引脚和3引脚并联后连接主控板2以及通过电阻r3连接电源p3.3v,8引脚连接电源p3.3v,7引脚通过电阻r1连接测量模组主控板3,并通过电阻tr1连接tvs二极管的2引脚,6引脚通过电阻r4连接电源p3.3v,并通过电阻tr2连接tvs二极管的1引脚,5引脚和tvs二极管的3引脚均连接测量模组主控板3。
33.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记载了部分电路图,如图8所示的电源电路图,还包括led、滤波电路等电路图,其均属于现有技术的电路图,本申请不再具体描述。
3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绳芯输送带检测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主控板(2)以及多个与所述主控板(2)电连接的测量模组,各所述测量模组在壳体(1)内成线性阵列式设置,每个测量模组均测量模组主控板(3)以及与所述测量模组主控板(3)电连接的测量传感器(4),所述测量模组主控板(3)与所述主控板(2)电连接,且所述主控板(2)连接rs485接口(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绳芯输送带检测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测量模组主控板(3)分别与所述主控板(2)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绳芯输送带检测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测量模组主控板(3)串联后与所述主控板(2)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绳芯输送带检测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测量模组主控板(3)均电连接多个测量传感器(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绳芯输送带检测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s485接口(5)内置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包括485芯片u1,所述485芯片u1的1和4引脚均连接主控板(2),2引脚和3引脚并联后连接主控板(2)以及通过电阻r3连接电源p3.3v,8引脚连接电源p3.3v,7引脚通过电阻r1连接测量模组主控板(3),并通过电阻tr1连接tvs二极管的2引脚,6引脚通过电阻r4连接电源p3.3v,并通过电阻tr2连接tvs二极管的1引脚,5引脚和tvs二极管的3引脚均连接测量模组主控板(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绳芯输送带检测传感器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钢绳芯输送带检测传感器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多个成线性阵列的测量模组,每个测量模组均包含有测量传感器,这样在检测钢丝绳芯时,每个测量传感器可以各检测一部分,或者相邻两传感器的检测会有交错部分,该设置可以提高检测精度。可以提高检测精度。可以提高检测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中电万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2
技术公布日:2023/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