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容器内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68127发布日期:2023-01-17 19:4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容器内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容器内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压力容器内径是压力容器制造和定期检验中测量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压力容器规格都是以内径定义,直径从小到大都有,需要用到测量装置对筒体内径进行测量,方便后期使用。
3.申请号为201720026693.0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锅炉压力容器筒体内径简易测量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板、测量板和对接板,所述底板位于对接板的一侧,所述底板和对接板的一侧外侧壁设有刻度,所述底板和对接板远离固定板的一侧设有滑槽。但是传统的压力容器内径测量装置因为容器体积较大,在测量过程中不仅不方便移动校对测量位置,且在读取刻度时因装置不固定容易造成测量位置偏移,导致测量误差增大,测量不便,精准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压力容器内径测量装置,旨在解决压力容器内径测量装置因为容器体积较大,在测量过程中不仅不方便移动校对测量位置,且在读取刻度时因装置不固定容易造成测量位置偏移的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压力容器内径测量装置,包括压力罐和测量杆,所述测量杆的一侧外壁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外壁上设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外壁上设有记号笔,所述衔接块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套块,所述套块的圆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空心杆,所述空心杆的圆周内壁上连接活动有连杆,所述测量杆的一端安装有滚轮,所述压力罐的一侧圆周外壁上设有两个连接管,所述压力罐靠近所述滚轮的一侧外壁上还设有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所述测量杆配合使用。
7.在本方案中使用时将测量杆通过连接管放置在压力罐的内部,找到垂直于压力罐底部的位置,然后旋转连杆,连杆通过空心杆上的螺纹上下移动,将空心杆和连杆固定在压力罐的内部边缘上,通过第一滑槽调节测量杆位置使滚轮紧贴压力罐的内壁,然后转动测量杆,测量杆在轴承的作用下围绕套块旋转,滚轮沿着压力罐圆周内壁上下曲线运动,因滚轮运动,滚轮接触点和连杆固定点距离改变,测量杆改变,移动块沿着第一滑槽运动,记号笔在移动块的带动下在测量杆的表面留下痕迹,最后取出测量杆,根据测量杆上记号笔留下的痕迹,测量痕迹到滚轮接触点的最长距离,并通过简单计算得出内径,在测量过程中测量杆能过轻松移动,不用压力罐内部读取刻度,避免了读取刻度时测量杆位置偏移导致误差增大,测量方便,精准度高。
8.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固定块、磁条、第二滑槽和磁铁块,所述
固定块安装在所述压力罐的一侧圆周外壁上,两个所述磁条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块一侧外壁的两端,所述第二滑槽开在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磁铁块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
9.通过两个磁条将固定块紧贴在压力罐靠近测量杆的外壁上,然后移动磁铁块,在磁力作用下带动测量杆运动,使滚轮沿着压力罐内壁运动,在杠杆作用下,方便测量杆移动,检测效率高。
10.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空心杆的底端和所述连杆的顶端均连接有支撑垫。
11.支撑垫根据接触面形状改变自身形态,加强固定效果,避免测量杆偏移,提高了检测精准度。
12.由上可知,一种压力容器内径测量装置,包括压力罐和测量杆,所述测量杆的一侧外壁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外壁上设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外壁上设有记号笔,所述衔接块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套块,所述套块的圆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空心杆,所述空心杆的圆周内壁上连接活动有连杆,所述测量杆的一端安装有滚轮,所述压力罐的一侧圆周外壁上设有两个连接管,所述压力罐靠近所述滚轮的一侧外壁上还设有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所述测量杆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力容器内径测量装置具有方便测量、稳定性高和降低误差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压力容器内径测量装置的压力罐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压力容器内径测量装置的压力罐安装结构俯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压力容器内径测量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压力容器内径测量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压力容器内径测量装置的固定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18.附图中:1、压力罐;2、连接管;3、测量杆;4、固定块;5、磁铁块;6、磁条;7、第一滑槽;8、套块;9、空心杆;10、连杆;11、支撑垫;12、滚轮;13、移动块;14、衔接块;15、支架;16、记号笔。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压力容器内径测量装置主要应用于传统的压力容器内径测量装置因为容器体积较大,在测量过程中不仅不方便移动校对测量位置,且在读取刻度时因装置不固定容易造成测量位置偏移,导致测量误差增大的场景。
22.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压力容器内径测量装置,包括压力罐1和测量杆3,测量杆3的一侧外壁上开有第一滑槽7,第一滑槽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块13,移动块13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衔接块14,衔接块14的顶部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架15,支架15的顶部外壁上设有记号笔16,衔接块14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套块8,套块8的圆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空心杆9,空心杆9的圆周内壁上连接活动有连杆10,测量杆3的一端安装有滚轮12,压力罐1的一侧圆周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管2,压力罐1靠近滚轮12的一侧外壁上还设有牵引机构,牵引机构测量杆3配合使用。
23.其中,空心杆9的圆周内壁上设有螺纹孔,连杆10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在空心杆9的圆周内壁上,记号笔16出墨的一端与测量杆3相接触。
24.其中,衔接块14以套块8为圆心做圆周运动,连杆10沿着空心杆9做上下运动。
25.其中,测量杆3靠近滚轮12的一端为磁性材质,滚轮12和测量杆3均为软质材料。
26.其中,测量杆3旋转范围受限于连接管2口径大小,应尽可以放置在接近压力罐1内径位置。
27.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使用时将测量杆3通过连接管2放置在压力罐1的内部,找到垂直于压力罐1底部的位置,然后旋转连杆10,连杆10通过空心杆9上的螺纹上下移动,将空心杆9和连杆10固定在压力罐1的内部边缘上,通过第一滑槽7调节测量杆3位置使滚轮12紧贴压力罐1的内壁,然后转动测量杆3,测量杆3在轴承的作用下围绕套块8旋转,滚轮12沿着压力罐1圆周内壁上下曲线运动,因滚轮12运动,滚轮12接触点和连杆10固定点距离改变,测量杆3改变,移动块13沿着第一滑槽7运动,记号笔16在移动块13的带动下在测量杆3的表面留下痕迹,最后取出测量杆3,根据测量杆3上记号笔16留下的痕迹,测量痕迹到滚轮12接触点的最长距离,并通过简单计算得出内径,在测量过程中测量杆3能过轻松移动,不用压力罐1内部读取刻度,避免了读取刻度时测量杆3位置偏移导致误差增大。
28.参照图1、图2和图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牵引机构包括:固定块4、磁条6、第二滑槽和磁铁块5,固定块4安装在压力罐1的一侧圆周外壁上,两个磁条6分别位于固定块4一侧外壁的两端,第二滑槽开在所述固定块4的一侧外壁上,磁铁块5安装在第二滑槽的内部。
29.其中,固定块4采用软质材料。
30.其中,磁铁块5的活动范围大致为0
°
到35
°

31.具体地,通过两个磁条6将固定块4紧贴在压力罐1靠近测量杆3的外壁上,然后移动磁铁块5,在磁力作用下带动测量杆3运动,使滚轮12沿着压力罐1内壁运动,在杠杆作用下,方便测量杆3移动,检测效率高。
32.参照图3和图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空心杆9的底端和连杆10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垫11。
33.其中,两个支撑垫11均采用橡胶材质。
34.具体地,支撑垫11根据接触面形状改变自身形态,加强固定效果,避免测量杆3偏移,提高了检测精准度。
35.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测量杆3通过连接管2放置在压力罐1的内部,找到垂直于压力罐1底部的位置,然后旋转连杆10,连杆10通过空心杆9上的螺纹上下移动,支撑垫11根据接触面形状改变自身形态,将空心杆9和连杆10固定在压力罐1的内部边缘上,通过第一滑
槽7调节测量杆3位置使滚轮12紧贴压力罐1的内壁,通过两个磁条6将固定块4紧贴在压力罐1靠近测量杆3的外壁上,然后移动磁铁块5,在磁力作用下带动测量杆3运动,测量杆3在轴承的作用下围绕套块8旋转,滚轮12沿着压力罐1圆周内壁上下曲线运动,因滚轮12运动,滚轮12接触点和连杆10固定点距离改变,测量杆3改变,移动块13沿着第一滑槽7运动,记号笔16在移动块13的带动下在测量杆3的表面留下痕迹,最后取出测量杆3,根据测量杆3上记号笔16留下的痕迹,测量痕迹到滚轮12接触点的最长距离,并通过简单计算得出内径。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述替代可以是部分结构、器件、方法步骤的替代,也可以是完整的技术方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