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添加药剂的可拆卸滴定管

文档序号:32549493发布日期:2022-12-14 02:34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添加药剂的可拆卸滴定管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添加药剂的可拆卸滴定管。


背景技术:

2.分析化学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是化学生产领域必不可少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堪称生产的“眼睛”。原料、中间产品和出场产品的质量检查,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都需要这双“眼睛”;新技术、新工艺的探索和推广,也常以分析化学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为此对试验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仪器分析在我国造纸工业中的使用日益广泛,尤其是对微量组分的分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分析与检验工作,是产品生产、技术创新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在控制技术参数,工艺流程,保证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产量、质量,进行经济核算和制定生产计划等方面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检测结果出现错误,会误导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制订的先进性、合理性,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将给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滴定管作为常用的滴定仪器,在分析与检验工作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传统的滴定管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滴定管中药剂使用完之后,只能取下来重新添加药剂,再固定在铁架台上;其次为了避免酸式滴定管漏液,常在活塞处涂抹凡士林,但是在药剂流下来的过程中势必会携带凡士林到尖嘴部分,导致滴定管尖嘴堵塞,另外滴定药剂中的气泡(尤其是碱式滴定管)不宜排除,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添加药剂的可拆卸滴定管,解决现有技术中滴定管需要取下才能重新添加药剂,影响实验进度和测定结果准确性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添加药剂的可拆卸滴定管,包括滴定管管体,所述滴定管管体上一侧连接有滴液漏斗,所述滴液漏斗与所述滴定管管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滴液漏斗上部连接有溢液管,所述溢液管与所述滴液漏斗的零刻度线齐平。
6.工作原理:使用时当滴定管管体内的滴定液不够滴定时,可以直接从滴液漏斗补充滴定液。通过设置滴液漏斗与所述滴定管管体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滴液漏斗的安装和拆卸,便于滴定液的补充。通过将滴液漏斗设置在滴定管管体一侧,可以避免滴定管管体内压强发生变化导致滴定受阻。通过设置溢液管,通过活塞调节较方便的把滴液漏斗内的气泡排除,有效避免由于气泡存在影响滴定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设置溢液管与所述滴液漏斗的零刻度线齐平,可以将多余的滴定液排出,保证滴定液的添加量是确定的。
7.进一步的,所述滴液漏斗为聚丙烯(pp)材质。
8.通过设置滴液漏斗为聚丙烯材质,pp材质所制作的制品基本不与酸碱物发生化学作用,性能比较稳定。
9.进一步的,所述滴液漏斗下部设置有第一活塞。
10.通过设置第一活塞,能够控制滴液漏斗内的滴定液排放时间和排放量,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取下滴液漏斗再次为滴定漏斗添加滴定液。
11.进一步的,所述溢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活塞。
12.通过设置第二活塞,能够控制溢液管内的滴定液排放时间和排放量,避免滴定液污染实验环境。
13.进一步的,所述溢液管管口朝下设置。
14.通过设置溢液管管口朝下,溢液管内的滴定液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向下排放,不需要其它操作。
15.进一步的,所述滴液漏斗与所述滴定管管体通过螺纹连接。
16.通过设置滴液漏斗与所述滴定管管体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滴液漏斗的拆卸,并且螺纹连接的密封性和安全性都较高。
17.进一步的,所述滴定管管体下方连接有滴定口,所述滴定口上设置有第三活塞。
18.通过设置第三活塞,能够控制滴定的进行。
19.进一步的,所述滴定管管体与所述滴定口为可拆卸连接。
20.传统的酸式滴定管不能拆卸,长度较长(约为80-90cm),一旦堵塞就需要整根清洗,洗净难度较大,洗不净会导致滴定读数存在误差,影响滴定结果,继而影响实验结果。通过设置滴定管管体与所述滴定口为可拆卸连接,拆卸后可以对滴定口进行单独清洗,使用更加方便。
21.进一步的,所述滴定管管体与所述滴定口通过螺纹连接。
22.通过设置滴定管管体与所述滴定口通过螺纹连接,外螺纹和内螺纹处都是增加了壁厚,虽然增加了壁厚,但是内径是固定的,保证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仪器的寿命。
23.进一步的,所述滴定口为聚丙烯(pp)材质。
24.通过设置滴定口为聚丙烯材质,pp材质所制作的制品基本不与酸碱物发生化学作用,性能比较稳定。
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6.1.通过设置滴液漏斗与所述滴定管管体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滴液漏斗的安装和拆卸,便于滴定液的补充;
27.2.通过将滴液漏斗设置在滴定管管体一侧,可以避免滴定管管体内压强发生变化导致滴定受阻;
28.3.通过设置溢液管,通过活塞调节较方便的把滴液漏斗内的气泡排除,有些避免由于气泡存在影响滴定结果的准确性;
29.4.通过设置溢液管与所述滴液漏斗的零刻度线齐平,可以将多余的滴定液排出,保证滴定液的添加量是确定的;
30.5.通过设置滴液漏斗为聚丙烯材质,pp材质所制作的制品基本不与酸碱物发生化学作用,性能比较稳定;
31.6.通过设置第一活塞,能够控制滴液漏斗内的滴定液排放时间和排放量,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取下滴液漏斗再次为滴定漏斗添加滴定液;
32.7.通过设置第二活塞,能够控制溢液管内的滴定液排放时间和排放量,避免滴定
液污染实验环境;
33.8.通过设置溢液管管口朝下,溢液管内的滴定液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向下排放,不需要其它操作;
34.9.通过设置滴液漏斗与所述滴定管管体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滴液漏斗的拆卸,并且螺纹连接的密封性和安全性都较高;
35.10.传统的酸式滴定管不能拆卸,长度较长(约为80-90cm),一旦堵塞就需要整根清洗,洗净难度较大,洗不净会导致滴定读数存在误差,影响滴定结果,继而影响实验结果。通过设置滴定管与所述滴定口为可拆卸连接,拆卸后可以对滴定口进行单独清洗,使用更加方便;
36.11.通过设置滴定管与所述滴定口通过螺纹连接,外螺纹和内螺纹处都是增加了壁厚,虽然增加了壁厚,但是内径是固定的,保证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仪器的寿命;
37.12.通过设置滴定口为聚丙烯材质,pp材质所制作的制品基本不与酸碱物发生化学作用,性能比较稳定。
附图说明
38.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滴定管结构示意图;
39.图2为本实用新型滴液漏斗与滴定管管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40.图3为本实用新型滴定口与滴定管管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41.图中:1-滴定管管体,2-滴液漏斗,3-溢液管,4-第一活塞,5-第二活塞,6-滴定口,7-第三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4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3.实施例1
44.一种便于添加药剂的可拆卸滴定管,其具体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滴定管管体1,所述滴定管管体1上一侧连接有滴液漏斗2,所述滴液漏斗2与所述滴定管管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滴液漏斗2上部连接有溢液管3,所述溢液管3与所述滴液漏斗2的零刻度线齐平。
45.工作原理:使用时当滴定管管体1内的滴定液不够滴定时,可以直接从滴液漏斗2补充滴定液。通过设置滴液漏斗2与所述滴定管管体1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滴液漏斗2的安装和拆卸,便于滴定液的补充。通过将滴液漏斗2设置在滴定管管体1一侧,可以避免滴定管管体1内压强发生变化导致滴定受阻。通过设置溢液管3,通过活塞5调节较方便的把滴液漏斗2内的气泡排除。通过设置溢液管3与所述滴液漏斗2的零刻度线齐平,可以将多余的滴定液排出,保证滴定液的添加量是确定的。
46.实施例2:
47.在本实施方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具体结构如图1-图3所示,其在实施方式1的基础上公开了如下改进,所述滴液漏斗2为聚丙烯(pp)材质,所述滴液漏斗2下部设置有第一活塞4,所述溢液管3上设置有第二活塞5,所述溢液管3管口朝下设置,滴液漏斗
2与所述滴定管管体1通过螺纹连接。
48.通过设置滴液漏斗2为聚丙烯材质,pp材质所制作的制品基本不与酸碱物发生化学作用,性能比较稳定。
49.通过设置第一活塞4,能够控制滴液漏斗2内的滴定液排放时间和排放量,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取下滴液漏斗2再次为滴定漏斗添加滴定液。
50.通过设置第二活塞5,能够控制溢液管3内的滴定液排放时间和排放量,避免滴定液污染实验环境。
51.通过设置溢液管3管口朝下,溢液管3内的滴定液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向下排放,不需要其它操作。
52.通过设置滴液漏斗2与所述滴定管管体1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滴液漏斗2的拆卸,并且螺纹连接的密封性和安全性都较高。
53.实施例3:
54.在本实施方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具体结构如图1-图3所示,其在实施方式2的基础上公开了如下改进,所述滴定管管体1下方连接有滴定口6,所述滴定口6上设置有第三活塞7,所述滴定管管体1与所述滴定口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滴定口6为聚丙烯(pp)材质。
55.通过设置第三活塞7,能够控制滴定的进行。
56.通过设置滴定管管体1与所述滴定口6通过螺纹连接,外螺纹和内螺纹处都是增加了壁厚,虽然增加了壁厚,但是内径是固定的,保证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仪器的寿命。
57.通过设置滴定口6为聚丙烯材质,pp材质所制作的制品基本不与酸碱物发生化学作用,性能比较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