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原状土的取土器

文档序号:33028094发布日期:2023-01-20 20:06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形原状土的取土器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取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形原状土的取土器。


背景技术:

2.原状土是指在土样采取过程中保持土样的天然结构,即物理成分和化学成分均保持不变,从而相对保持天然结构和天然含水率的土样。
3.现有的技术中,在土壤分段剖面标本取样中,需要取方形原状土块,一般通过挖取较大块的土壤,并将其加工成预定大小的方形土块,此种方式较为费力,且不便于多次取样,并对土壤剖面破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形原状土的取土器,该装置将刃口垂直于土壤剖面,使刃口与土壤的剖面贴合,通过橡胶锤将整个装置锤入土中,再将装置拔出,将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分离,从而将方形土块完整的取出,避免破坏土壤的剖面,且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重复使用。
5.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6.一种方形原状土的取土器,包括:盛土器、挡板、导向结构、插块和手柄;盛土器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且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拼接成两端具有开口的方框;挡板设置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拼接成的方框的底端开口处;导向结构设置在挡板的两端;插块设置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底端的两侧,插块嵌入导向结构内;手柄的顶部与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7.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方形原状土的取土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导向结构包括:连接部和滑槽;连接部设置在挡板的两端,且连接部与挡板为一体式结构;滑槽贯穿设置在连接部上,且插块嵌入滑槽内。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拼接边为锯齿边,且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锯齿边相啮合。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底托;底托与手柄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底托的直径大于手柄的直径。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刃口;刃口设置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顶部边缘处。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插块与滑槽相适配。
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形原状土的取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4.将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通过锯齿边拼接在一起,组成方框,且拼接后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通过插块和导向机构配合,实现将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安装在挡板上的作用,工作人员将刃口垂直于土壤的剖面,使刃口与土壤的剖面贴合,握住手柄,通
过橡胶锤锤击手柄底部的底托,将整个装置锤入土中,从而使土壤填满盛土器,再通过手柄将装置拔出,以得到完整的方形土块,并将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通过导向机构从挡板上滑出,将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分离,从而将方形土块完整的取出,避免破坏土壤剖面,进而最大限度的保证方形原状土的结构,且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形原状土的取土器的主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盛土器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9.10盛土器,101第一安装部,102第二安装部,11挡板,12导向结构,121连接部,122滑槽,13插块,14手柄,15底托,16刃口。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21.一种方形原状土的取土器,如图1-3所示,包括:盛土器10、挡板11、导向结构12、插块13和手柄14;盛土器10包括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且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拼接成两端具有开口的方框;挡板11设置在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拼接成的方框的底端开口处;导向结构12设置在挡板11的两端;插块13设置在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底端的两侧,插块13嵌入导向结构12内;手柄14的顶部与挡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
22.通过将盛土器10包括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且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拼接成两端具有开口的方框,实现了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拼接后用于对土壤取样的作用;再次,通过将挡板11设置在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拼接成的方框的底端开口处,实现了挡板11对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的底端开口进行遮挡,便于对土壤取样的作用;再次,通过将导向结构12设置在挡板11的两端,实现了导向结构12与挡板11相连接;再次,通过将插块13设置在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底端的两侧,插块13嵌入导向结构12内,实现了导向结构12对插块13起到导向的作用,使插块13沿着导向结构12滑动,便于将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从挡板11上滑出的作用;再次,通过将手柄14的顶部与挡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实现了当工作人员将装置锤入土壤进行取样后,以手柄14为支点,将装置拉出的作用,便于工作人员操作。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拼接在一起,组成方框,且拼接后的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通过插块13和导向机构配合,实现将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安装在挡板11上的作用,握住手柄14,通过橡胶锤锤击手柄14,将整个装置锤入土中,从而使土壤填满盛土器10,再通过手柄14将装置拔出,以得到完整的方形土块,并将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通过导向机构从挡板11上滑出,将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分离,从而将方形土块完整的取出,避免破坏土块的剖面,进而最大限度的保证方形原状土的结构,且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重复使用。
2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导向结构12包括:连接部121和滑槽122;连接部121设置在挡板11的两端,且连接部121与挡板11为一体式结构;滑槽122贯穿设置在连接部121上,且插块13嵌入滑槽122内。
24.通过将连接部121设置在挡板11的两端,且连接部121与挡板11为一体式结构,实现了连接部121与挡板11相连接的作用;再次,通过将滑槽122贯穿设置在连接部121上,且插块13嵌入滑槽122内,实现了插块13沿着滑槽122滑动,从而达到将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滑入或滑出挡板11的作用。
2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的拼接边为锯齿边,且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的锯齿边相啮合。
26.通过将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的拼接边为锯齿边,且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的锯齿边相啮合,实现了通过锯齿边啮合,将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拼接在一起的作用。
2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还包括:底托15;底托15与手柄14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底托15的直径大于手柄14的直径。
28.通过将底托15与手柄14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底托15的直径大于手柄14的直径,实现了工作人员一只手握住手柄14,另一只手持橡胶锤锤击底托15,将整个装置锤入土中,从而对土壤进行取样的作用。
2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还包括:刃口16;刃口16设置在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的顶部边缘处。
30.通过将刃口16设置在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的顶部边缘处,实现了将装置倒置,使刃口16与土壤剖面贴合,并将装置锤入土中,完成对土壤的取样的作用,刃口16便于对土壤进行切割,使装置可以顺利进入土壤内的作用。
3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插块13与滑槽122相适配。
32.通过将插块13与滑槽122相适配,实现了便于插块13沿着滑槽122滑动的作用,从而便于将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滑入或滑出挡板11的作用。
33.实施过程:将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通过锯齿边拼接在一起,组成方框,且拼接后的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通过插块13和滑槽122配合,实现将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安装在挡板11上的作用,工作人员将刃口16垂直于土壤剖面,使刃口16与土壤的剖面贴合,握住手柄14,通过橡胶锤锤击手柄14底部的底托15,将整个装置锤入土中,从而使土壤填满盛土器10,再通过手柄14将装置拔出,以得到完整的方形土块,并将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通过滑槽122从挡板11上滑出,将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分离,从而将方形土块完整的取出,避免破坏土块的剖面,进而最大限度的保证方形原状土的结构,且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重复使用。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