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COD消解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80542发布日期:2023-01-17 21:59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COD消解仪的制作方法
一种智能cod消解仪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析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cod消解仪。


背景技术:

2.随着人口的增长及经济的发展,用水量在日益增长,同时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导致地表、地下水体的污染不断恶化,这都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张。为加强对水体污染的执法和监管,提高检测部门对水质监控检测的效率,相关检测单位通过cod消解仪来测定化学需氧量,用于反映和表征水体被污染的程度。
3.传统的cod消解仪一般包括加热底座以及设置于加热底座上方的仪器箱,仪器箱上竖直滑动连有多个冷凝管,加热底座上固定有加热面板,加热面板上放置有多个消解瓶,多个冷凝管的下端伸入于对应消解瓶内,在仪器箱内还设有作用于冷凝管的冷却风扇,以提高冷却速率。
4.但是上述装置仅仅采用风冷的方式进行降温,效率有待提高,且只能对冷凝管部分区域进行冷却,作用区域有限,另外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的一段时间内,加热面板温度较高,很容易对操作者造成烫伤,安全系数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cod消解仪,其通过水冷和风冷双重冷却方式进行冷却,提高冷却降温效果,同时能提高操作安全性。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cod消解仪,包括加热底座和固定在所述加热底座上的仪器箱,所述加热底座上放置有多个消解瓶,所述仪器箱内放置有多个能上下位移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下端一一对应伸入所述消解瓶内,还包括
7.加热板,固定在所述加热底座的上端,且受温控装置控制;
8.防护罩,铰接在所述加热底座的前侧,所述防护罩上开设有多个供所述消解瓶穿过的放置孔;
9.进水管,所述仪器箱具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腔体,该冷却液作用于所述冷凝管的上部,所述进水管连接在所述仪器箱的一侧;
10.出水管,连接在所述仪器箱的另一侧;
11.风冷机构,位于所述加热底座和所述仪器箱之间,作用于所述冷凝管的下部。
12.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底座的后侧通过连接板与所述仪器箱相固定,使得所述加热底座、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仪器箱之间形成左右贯穿、前侧开口的工作区域。
13.作为优选,所述防护罩包括铰接板和与所述铰接板垂直固定的盖板,所述铰接板铰接在所述加热底座的前侧,所述放置孔阵列开设在所述盖板上,所述连接板上还间隔设置有多个搁置块,当所述盖板与所述搁置块相接触时,所述盖板处于水平状态。
14.作为优选,所述风冷机构包括两个散热风扇,所述仪器箱的左右两侧与所述连接
板之间分别设置有三角斜板,所述散热风扇安装在对应所述三角斜板上。
15.作为优选,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加热盘、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加热盘固定在所述加热底座内,且作用于所述加热板,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分别固定在所述加热底座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加热板的温度,且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盘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6.作为优选,多个所述冷凝管呈两行三列矩阵式分布,所述仪器箱上设置有多个对应所述冷凝管的通孔,所述仪器箱的下表面在每个所述通孔的正下方设置有弹性夹持套。
17.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底座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散热百叶窗。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9.1、采用水冷和风冷的方式进行双重降温,且作用于冷凝管的不同部位,大大提高了降温效果;
20.2、防护罩的设置既能避免在消解过程中,人为误接触加热板,同时,能减少热量的散热,以减少对于消解瓶的加热时间,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温控装置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6.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智能cod消解仪,包括加热底座1和固定在加热底座1上的仪器箱2,加热底座1上放置有多个消解瓶3,仪器箱2内放置有多个能上下位移的冷凝管4,冷凝管4的下端一一对应伸入消解瓶3内,还包括
27.加热板5,固定在加热底座1的上端,且受温控装置控制;
28.防护罩7,铰接在加热底座1的前侧,防护罩7上开设有多个供消解瓶3穿过的放置孔71;
29.进水管21,仪器箱2具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腔体,该冷却液作用于冷凝管4的上部,进水管21连接在仪器箱2的一侧;
30.出水管22,连接在仪器箱2的另一侧;
31.风冷机构,位于加热底座1和仪器箱2之间,作用于冷凝管4的下部。
32.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翻转防护罩7,之后将消解瓶3穿过防护罩7后与加热板5相接触,接着将多个冷凝管4放置到对应位置,冷凝管4的下部伸入至消解瓶3内,启动温控装置进行消解操作,并同步启动风冷机构以及外部的循环泵,使位于腔体内的冷却液不断循环,以带走热量,进行降温。
33.本实施例中,加热底座1的后侧通过连接板11与仪器箱2相固定,使得加热底座1、连接板11与仪器箱2之间形成左右贯穿、前侧开口的工作区域。
34.实施例二:如图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防护罩7包括铰接板72和与铰接板72垂直固定的盖板73,铰接板72铰接在加热底座1的前侧,放置孔71阵列开设在盖板73上,连接板11上还间隔设置有多个搁置块12,当盖板73与搁置块12相接触时,盖板73处于水平状态。
35.在上述结构中,防护罩7采用隔热材料制成,铰接板72和盖板73一体成型,且两者呈垂直分布,铰接板72通过转轴轴接在加热底座1的前侧,如此便于进行翻转,盖板73上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二的放置孔71,具体而言,放置孔71呈两行三列分布,以对应消解瓶3的数量,放置孔71的直径大于消解瓶3的瓶底直径,以供消解瓶3穿过;
36.整个防护罩7能围绕铰接点进行翻转,当需要进行消解操作时,向内翻转防护罩7,使盖板73与搁置块12相接触时,此时盖板73处于水平状态,并且防护罩7与加热板5之间并未呈完全密闭的状态,而是留有左右贯穿的空间,以方便从侧面进行观察消解瓶3内的状况,操作时,将需要消解的消解瓶3穿过放置孔71与加热板5进行接触,以防止操作人员误接触加热板5,提高操作的安全性,消解结束后,取出消解瓶3,然后向外翻转防护罩7,以方便清理加热板5。
37.本实施例中,风冷机构包括两个散热风扇8,仪器箱2的左右两侧与连接板11之间分别设置有三角斜板25,散热风扇8安装在对应三角斜板25上。
38.在上述结构中,三角斜板25设置在仪器箱2和连接板11之间,既可以起到加固仪器箱2与连接板11之间的目的,同时又为散热风扇8的安装提供安装位置,两个散热风扇8固定在三角斜板上,其安装位置可以是相对设置,也可以是错位设置,以更好作用于冷凝管4的下部,提高散热效果。
39.实施例三:如图所示,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温控装置包括加热盘61、温度传感器62和控制器63,加热盘61固定在加热底座1内,且作用于加热板5,温度传感器62和控制器63分别固定在加热底座1内,温度传感器62用于实时检测加热板5的温度,且温度传感器62和加热盘61分别与控制器63电连接。
40.在上述结构中,加热盘61通电后对加热板5进行加热,采用加热盘61可以起到加热均匀的目的,温度传感器62安装在加热底座1内,其用于实时检测加热板5的温度,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控制器63电连接,温度传感器62可以选为ds18b20,而控制器63可以选用stc89c58rd,以便通过温度传感器62的反馈来智能控制加热盘61的加热时间以及加热温度。
41.本实施例中,多个冷凝管4呈两行三列矩阵式分布,仪器箱2上设置有多个对应冷凝管4的通孔,仪器箱2的下表面在每个通孔的正下方设置有弹性夹持套24。
42.在上述结构中,多个冷凝管4呈两行三列矩阵式分布,由此一次性能对六个消解瓶3进行消解操作,通孔的设置便于冷凝管4的下部穿过,弹性夹持套24设置在仪器箱2的下表面,其用于夹持冷凝管4,以便更好对冷凝管4进行夹持限位。
43.本实施例中,加热底座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散热百叶窗13。由此防止热气在加热底座1内聚集,起到较好散热的作用。
44.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各种零部件的构造进行材料和结构的改进,或者是采用技术等同物进行替换。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的等效结
构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他相关技术领域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