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地下水位探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79502发布日期:2023-01-12 20:0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地下水位探测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地下水位探测仪。


背景技术:

2.水位探测仪依靠声纳可以探测到水流的存在和方位,深度等依靠罗盘给出水下测量点的罗经方位,温度,俯仰角,由于声纳的速度传感器接口输出模拟信号计算机无法接受模拟信号,故此在系统中添加硬件设备数据采集仪,以对探仪输出的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并暂时地储存,计算机每隔一段时间去读取各设备的测量、探测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再通过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得到结果,最后同时显示在crt显示屏上,可纵观航行、探测、捕捞的全局,给捕捞作业带来很大方。
3.现有的水下探测仪技术比较单一,只能探测,而且下潜的速度和下潜的深度也不行,比如说目标是潜艇,潜艇是钢质外壳,回声不仅清晰,而且还有拖长的回鸣,技术不太行,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多功能地下水位探测仪,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地下水位探测仪,包括说水下探测仪,所述水下探测仪的表面上端活动连接有机器臂,所述机器臂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机器,所诉机器杆的内部上端活动连接有滑动轮,所述滑动轮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机器柱,所述机器柱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表面上端固定里连接有液压柱,所述液压柱的内部上端活动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表面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螺丝柱,所述螺丝柱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机器抓,所述机器抓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机器抓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导轨轮,所述导轨轮的表面上端活动连接有夹力臂。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器柱的外观呈长方形,且机器柱的上端设有圆形开口,而且机器柱的下端设有正方形开口,加强整体的使用性,耐久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安装在机器臂的内部下端,夹力臂安装在机器臂的内部上端,加强整体的安装性,能够很好的拆卸。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力臂的数量与支撑柱的数量相等,夹力臂安装在保护垫的表面上端,支撑柱安装在保护垫的表面右端,加强整体的固定性。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杆的外观呈长方形,且液压杆的上端设有圆形开口,而且液压杆的下端设有正方形开口,加强整体的稳定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泵安装在机器柱的表面上端,压板安装在液压杆的表面上端,加强整体的平衡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导轨轮、夹力臂的数量是相等的,有效的加强了对各个构件的稳定性,同时加强了对整体装置的支撑力。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该一种多功能地下水位探测仪,通过把机器臂装在水下探测仪的上端,然后机器臂下面安装底座,在底座的基础上安装机器杆,然后机器杆上端在安装滑动轮,继而滑动轮带动机器柱,机器柱运动从而带动液压泵进行工作,液压泵带动液压杆运行工作,继而驱动活动杆进行运动,然后活动杆带动机器抓,继而机器抓运动带夹力臂工作,继而机器臂与水下探测仪工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机器臂结构整体直视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7.图中:1、水下探测仪;2、机器臂;3、底座;4、机器杆;5、滑动轮;6、机器柱;7、液压泵;8、液压柱;9、液压杆;10、压板;11、活动杆;12、螺丝柱;13、机器抓;14、支撑柱;15、保护垫;16、导轨轮;17、夹力臂。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3,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多功能地下水位探测仪,包括说水下探测仪1,水下探测仪1的表面上端活动连接有机器臂2,加强整体的机动性,机器臂2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3,加强整体的稳定性,底座3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机器杆4,加强整体的灵活性,机器杆4的内部上端活动连接有滑动轮5,加强整体的使用效果,滑动轮5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机器柱6,加强整体的传动性,机器柱6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泵7,加强整体的灵活性,液压泵7的表面上端固定里连接有液压柱8,加强整体的使用性,液压柱8的内部上端活动连接有液压杆9,加强整体的灵活性,液压杆9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0,加强整体的耐磨性,压板10的表面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1,加强整体的固定性,活动杆11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螺丝柱12,增加整体的稳定性,螺丝柱12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机器抓13,加强整体的机器效果,机器抓13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4,加强整体的支撑性,机器抓13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垫15,增加整体的保护性,保护垫15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导轨轮16,加强整体的灵活性,导轨轮16的表面上端活动连接有夹力臂17,加强整体的固定性。
20.本实施例中,机器柱6的外观呈长方形,且机器柱6的上端设有圆形开口,而且机器柱6的下端设有正方形开口,加强整体的固定性使用性;底座3安装在机器臂2的内部下端,夹力臂17安装在机器臂2的内部上端,更好的增强了整体装置的灵活性,保证了在拆卸后再次安装时仍然能够正常使用;夹力臂17的数量与支撑柱14的数量相等,夹力臂17安装在保
护垫15的表面上端,支撑柱14安装在保护垫15的表面右端,加强了整体装置使用时的耐久性;液压杆9的外观呈长方形,且液压杆9的上端设有圆形开口,而且液压杆9的下端设有正方形开口,加强整体的使用性,耐久性,能灵活拆卸;液压泵7安装在机器柱6的表面上端,压板10安装在液压杆9的表面上端,更好的加强整体的灵活性,使用性;支撑柱14、导轨轮16、夹力臂17的数量是相等的,利用这些结构共同进行机械运动,从而保证了整体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将可能发生的故障性降到最低
21.工作原理:在使用时,请参阅图1-3首先工作人员把机器臂2装在水下探测仪1的上端,然后机器臂2下面安装底座3,在底座3的基础上安装机器杆4,然后机器杆4上端在安装滑动轮5,继而滑动轮5带动机器柱6,机器柱6运动从而带动液压泵7进行工作,液压泵7带动液压杆9运行工作,继而驱动活动杆11进行运动,然后活动杆11带动机器抓13,继而机器抓13运动带夹力臂17工作,继而机器臂2与水下探测仪1工作。
2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