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介质悬浮液管道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4661发布日期:2023-02-28 23:3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重介质悬浮液管道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介质悬浮液管道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2.重介质选煤过程中,悬浮液的密度直接影响实际分选密度,悬浮液密度正常与否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为了提高分选过程的工艺效果,实际分选密度的波动尽可能小,通常检查悬浮液密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人工采样检测;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密度计、磁性物含量计进行在线监测,根据检测结果补加水、分流或补充加重质的方法,使悬浮液的密度维持稳定状态。在实际生产中,为了获得更加精确地检测数据,需进行自动检测和人工采样的校对。
3.2020.04.21公开的、公开号为cn 111044408 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重介质悬浮液密度在线测量装置,包括稳流箱、测量筒、电子拉力秤和丝杠。安装有采样阀的采样管一端安装于泵送重介质悬浮液管道上,另一端连接稳流箱。重介质悬浮液通过稳流箱上连接的出料管进入测量筒,测量筒上设有溢流口和安装有放料阀的放料管,并且吊挂在电子拉力秤上,电子拉力秤悬挂在丝杠一端,丝杠另一端悬挂固定。通过电子拉力称读数与事先测得的悬浮液体积可获得悬浮液密度。
4.该装置过管道进行输送重介质悬浮液,通过出料管、阀门进行采样,该采样方式存在以下缺点:一是由于采样时间间隔2小时以上,导致支路内煤泥及介质积聚,易造成支管堵塞,疏通困难,劳动量大;二是采样时打开阀门后,使用测量筒接料时,不易掌控、操作不便,同时悬浮液四处迸溅,污染现场环境,增大了职工的清扫卫生工作量,降低了现场文明形象。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填补现有技术的上述空白,提供一种重介质悬浮液管道采样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重介质悬浮液管道采样装置包括主管,该主管上设有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为竖直主管,所述采样管为方管,该采样管下端与主管相交,其上端向外倾斜,且采样管上还设有自流管,该自流管顶端与采样管相通,其还包括截流装置,该截流装置包括底板、截流板和介质流挡板,所述介质流挡板下沿和截流板下沿焊接在底板上表面上,且介质流挡板垂直于底板,截流板与底板之间呈锐角,底板的邻近介质流挡板的一端设有两个相对的转轴套,该转轴套内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中段焊有一个t型把手,介质流挡板与截流板下沿之间的底板设有自流孔,截流装置设置在采样管内,其底板下表面压在采样管的下坡面,底板、截流板和介质流挡板的两侧边均可同时与所述采样管的侧壁相接触,向主管内推t型把手,至自流孔与自流管相通状态,截流板上沿伸入主管内,向外拉t型把手,可使截流板缩入采样管内,其截流板上沿可抵在采样管的上坡面上。如此设计,结构简单,取样方便。
7.作为优化,主管上端、下端分别设有法兰盘,采样管另一侧的主管上还设有水平管口,该水平管口上也设有法兰盘,所述主管及水平管口形成三通结构。如此设计,便于连接配套管道。
8.本实用新型重介质悬浮液管道采样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选煤厂重介质悬浮液管道使用。
附图说明
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重介质悬浮液管道采样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重介质悬浮液管道采样装置的截流装置抽出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重介质悬浮液管道采样装置的采样状态立体示意图;
12.图3是图2所示重介质悬浮液管道采样装置的采样状态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沿过主管轴心线的竖直平面剖去四分之一主管,并顺势剖除一块取样管);
13.图4是本实用新型重介质悬浮液管道采样装置的封闭状态立体示意图;
14.图5是图4所示重介质悬浮液管道采样装置的封闭状态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沿过主管轴心线的竖直平面剖去四分之一主管,并顺势剖除一块取样管)。
15.图中:1为主管、2为采样管、21为采样管2的下坡面、22为采样管2的上坡面、3为自流管、4为底板、5为截流板、6为介质流挡板、7为转轴套、8为连接轴、9为t型把手、10为自流孔、11为法兰盘、12为水平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16.实施方式一: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重介质悬浮液管道采样装置包括主管1,该主管1上设有采样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为竖直主管,所述采样管2为方管,该采样管2下端与主管1相交,其上端向外倾斜,且采样管2上还设有自流管3,该自流管3顶端与采样管2相通。
17.其还包括截流装置,该截流装置包括底板4、截流板5和介质流挡板6,所述介质流挡板6下沿和截流板5下沿焊接在底板4上表面上,且介质流挡板6垂直于底板4,截流板5与底板4之间呈锐角,底板4的邻近介质流挡板6的一端设有两个相对的转轴套7,该转轴套7内设有连接轴8,连接轴8中段焊有一个t型把手9,介质流挡板6与截流板5下沿之间的底板4设有自流孔10,截流装置设置在采样管2内,其底板4下表面压在采样管2的下坡面21,底板4、截流板5和介质流挡板6的两侧边均可同时与所述采样管2的侧壁相接触。
18.向主管1内推t型把手9,至自流孔10与自流管3相通状态,截流板5上沿伸入主管1内,向外拉t型把手9,可使截流板5缩入采样管2内,其截流板5上沿可抵在采样管2的上坡面22上。
19.主管1上端、下端分别设有法兰盘11,采样管2另一侧的主管1上还设有水平管口12,该水平管口12上也设有法兰盘11,所述主管1及水平管口12形成三通结构。
20.如图2、3所示需要取样时,手持t型把手9,将截流装置向内推,使截流板5上沿伸入主管1内,底板4上的自流孔10恰好位于自流管3上口上方,重介质悬浮液在主管内自上而下流动,截流板5上沿从主管1内截流部分重介质悬浮液,这部分重介质悬浮液沿截流板5,流至自流孔10,后从自流管3流至配用的取样容器(图中未示出)中。
21.不需取样时,手持t型把手9,将本截流装置向外拉,使截流板5缩入采样管2内,底板4盖住自流管3上口,截流板5上沿抵在采样管2的上坡面22上,底板4及截流板5两侧边均可同时与所述采样管2的侧壁相接触,本实用新型重介质悬浮液管道采样装置被封闭,如图4、5。重介质悬浮液在主管内自上而下流动。


技术特征:
1.一种重介质悬浮液管道采样装置,包括主管,该主管上设有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为竖直主管,所述采样管为方管,该采样管下端与主管相交,其上端向外倾斜,且采样管上还设有自流管,该自流管顶端与采样管相通,其还包括截流装置,该截流装置包括底板、截流板和介质流挡板,所述介质流挡板下沿和截流板下沿焊接在底板上表面上,且介质流挡板垂直于底板,截流板与底板之间呈锐角,底板的邻近介质流挡板的一端设有两个相对的转轴套,该转轴套内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中段焊有一个t型把手,介质流挡板与截流板下沿之间的底板设有自流孔,截流装置设置在采样管内,其底板下表面压在采样管的下坡面,底板、截流板和介质流挡板的两侧边均可同时与所述采样管的侧壁相接触,向主管内推t型把手,至自流孔与自流管相通状态,截流板上沿伸入主管内,向外拉t型把手,可使截流板缩入采样管内,其截流板上沿可抵在采样管的上坡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介质悬浮液管道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主管上端、下端分别设有法兰盘,采样管另一侧的主管上还设有水平管口,该水平管口上也设有法兰盘,所述主管及水平管口形成三通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介质悬浮液管道采样装置。为填补现有技术空白,本重介质悬浮液管道采样装置包括主管,该主管上设有采样管,主管为竖直主管,采样管为方管,该采样管下端与主管相交,其上端向外倾斜,且采样管上还设有自流管,该自流管顶端与采样管相通,其还包括截流装置,该截流装置包括底板、截流板和介质流挡板,介质流挡板下沿和截流板下沿焊接在底板上表面上,且介质流挡板垂直于底板,截流板与底板之间呈锐角,介质流挡板与截流板下沿之间的底板设有自流孔,截流装置设置在采样管内,其底板下表面压在采样管的下坡面,底板、截流板和介质流挡板的两侧边均可同时与采样管的侧壁相接触。的侧壁相接触。的侧壁相接触。


技术研发人员:韩兴勇 朱绍文 滕长利 张维朔 李新祥 孟庆香 张海燕 林建成 孙久强 朱永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6
技术公布日:2023/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