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补偿器的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76939发布日期:2023-01-12 19:2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补偿器的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补偿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了一种控制补偿器的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2.目前燃油汽车发动机舱需要对进气口的进气进行过滤,过滤尘土时用到抽尘电机,控制补偿器用于对抽尘电机进行控制补偿,根据被处理烟气和粉尘的性质,随时调整供给电机工作的最高电压,使之能够保持平均电压在稍低于即将发生火花放电的电压下运行。
3.现阶段对控制补偿器测试时,检测过程较为复杂,联调时需要四台电机进行联调且接线过于复杂,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控制补偿器的测试工装。
5.一种控制补偿器的测试工装,包括工装壳体、设置在所述工装壳体上的显示屏和设置在所述工装壳体内的测试电路板,所述测试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单元、插座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电流检测单元、电容检测单元、转速调节单元和合格指示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插座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电流检测单元、电容检测单元、转速调节单元和合格指示单元。
6.基于上述,所述插座检测单元包括检测输入电流和检测输出电路,所述检测输入电路为分压电路,分压电路的输入端用于采集连接电源插头,分压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检测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7、电阻r18、二极管d6、三极管q1和蜂鸣器ls1,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电源,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通过电阻r18连接蜂鸣器ls1的输入端,所述蜂鸣器ls1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7连接控制单元。
7.基于上述,所述电压检测单元包括运放u3a,所述运放u3a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1和电阻r26连接电源,所述电阻r21和电阻r26的连接点处用于连接测试电压,所述运放u3a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2连接电源,所述运放u3a的同相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24接地,所述运放u3a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3连接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3a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控制单元,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z2的阴极,二极管z2的阳极接地,电阻r25的另一端还通过电容c10接地;工装壳体上对应设置有电压检测端子,检测端子通过导线连接有检测探针。
8.基于上述,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中电阻r6的一端连接控制单元,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v4的阴极和二极管v6的阴极,二极管v4的阳极连接二极管v3的阴极并分别通过电容c1和电阻r2接地,二极管v3的阳极通过电阻r3接地;二极管v6的阳极连接二极管v5的阴极并分别通过电容c2和电阻r4接地,二极管v5的阳极通过电阻r5接地;二极管v3的阳
极和二极管v5的阳极分别连接电流采样点;工装壳体上对应设置有电流检测端子,检测端子通过导线连接有检测线圈。
9.基于上述,所述电容检测单元包括555定时器,所述555定时器的2脚和6脚分别作为采样端连接测试电容并分别通过电阻r34和电阻r33连接电源,所述555定时器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22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通过电阻r35连接控制单元,二极管d1的阳极还分别通过电阻r36和二极管d2接地,电阻r35与控制单元的连接端还分别通过电阻r37和电容c23接地;工装壳体上对应设置有电容检测端子,检测端子通过导线连接有检测探针。
10.基于上述,所述转速调节单元包括线性稳压器u3和三极管q3,所述线性稳压器u3用于提供稳定电压且输出端通过电阻r43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42连接控制单元,电阻r42的两端分别通过电容c25接地、通过电阻r44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作为测试输出端;工装壳体上对应设置有调速旋钮,调速旋钮连接控制单元。
11.基于上述,所述合格指示单元包括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11连接控制单元,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阴极,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电源;发光二极管d3作为指示灯对应设置在工装壳体上。
12.基于上述,所述控制单元为mcu控制器。
13.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种测试功能集成在一个测试工装内,方便对电压、电流、电容、转速等参数进行测试,无需采用实际的多台电机进行测试,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大大提高了控制补偿器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座检测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压检测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流检测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容检测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转速调节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本实用新型合格指示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21.图8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22.图9是本实用新型显示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1.工装壳体;2.显示屏;3.电压检测端子;4.电流检测端子;5.电容检测端子;6.转速测试端子;7.调节旋钮;8.指示灯;9.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如图1所示,一种控制补偿器的测试工装,包括工装壳体1、设置在所述工装壳体1上的显示屏2和设置在所述工装壳体内的测试电路板,所述测试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单元、插座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电流检测单元、电容检测单元、转速调节单元和合格指示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插座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电流检测单元、电容检测单元、转速调节单元和合格指示单元。
26.实际中,工装壳体1上对应电压、电容、电流、转速等单元设置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通过导线连接有测试部件如探针等,测试部件用于对测试部位进行接触测试接收信号或输出信号。使用时,通过测试探针接触测试部位获取或输出测试信息。通过插座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电流检测单元、电容检测单元、转速调节单元和合格指示单元等,分别对测试工装的通电情况进行测试,并对补偿器的电压信息、电流信息、电容信息、转速信息进行测试,并通过合格指示单元对测试结果进行直观呈现。显示屏用于对部分测试信息进行显示,如电压值、电流值等。
27.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插座检测单元包括检测输入电流和检测输出电路,所述检测输入电路为分压电路,分压电路的输入端sox1用于采集连接电源插头,分压电路的输出端sox2用于连接控制单元,测试工装连接电源后,若电源正常通电,则控制单元接收到分压电压后,控制单元无控制输出,也即蜂鸣器不报警;若无分压电压,说明没通电,控制单元控制蜂鸣器报警提醒。实际中工装壳体内电路板上设置有电子也即纽扣电池,用于为单片机等提供低功耗直流电源;测试工装在实际使用时会与控制补偿器连接在同一路电源上,若测试工装检测到有电,说明控制补偿器的供电线路没问题,若没电说明控制补偿器的供电线路没电,此时由电子提供直流电压,用于给单片机和蜂鸣器供电。蜂鸣器9设置在工装壳体1上。所述检测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7、电阻r18、二极管d6、三极管q1和蜂鸣器ls1,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电源,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通过电阻r18连接蜂鸣器ls1的输入端,所述蜂鸣器ls1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7连接控制单元。控制器控制三极管q1的通断,三极管q1截止时蜂鸣器不工作,三极管q1导通时蜂鸣器报警提醒。
28.如图3所示,所述电压检测单元包括运放u3a,所述运放u3a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1和电阻r26连接电源,所述电阻r21和电阻r26的连接点处用于连接测试电压,所述运放u3a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2连接电源,所述运放u3a的同相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24接地,所述运放u3a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3连接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3a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控制单元,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z2的阴极,二极管z2的阳极接地,电阻r25的另一端还通过电容c10接地;工装壳体上对应设置有电压检测端子3,检测端子通过导线连接有检测探针。检测探针与控制补偿器的电压检测点接触,接入测试电压后,运放u3a对两个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输出后输出至控制器,控制器将检测的电压值通过显示屏显示,同时在电压检测值合格时通过合格指示单元进行指示提醒。
29.如图4所示,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中电阻r6的一端连接控制单元,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v4的阴极和二极管v6的阴极,二极管v4的阳极连接二极管v3的阴极并分别通过电容c1和电阻r2接地,二极管v3的阳极通过电阻r3接地;二极管v6的阳极连接二极管v5的阴极并分别通过电容c2和电阻r4接地,二极管v5的阳极通过电阻r5接地;二极管v3的阳
极和二极管v5的阳极分别连接电流采样点;工装壳体上对应设置有电流检测端子4,检测端子通过导线连接有检测线圈。lm1-m和lm2-m处分别为电流采样点,通过线圈互感采样控制补偿器的电流采样处,通过电阻转换分电压信号后输入至控制器,控制器将检测值转换为电流值通过显示屏显示,同时在电流检测值合格时通过合格指示单元进行指示提醒。
30.如图5所示,所述电容检测单元包括555定时器,所述555定时器的2脚和6脚分别作为采样端连接测试电容并分别通过电阻r34和电阻r33连接电源,所述555定时器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22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通过电阻r35连接控制单元,二极管d1的阳极还分别通过电阻r36和二极管d2接地,电阻r35与控制单元的连接端还分别通过电阻r37和电容c23接地;工装壳体上对应设置有电容检测端子5,检测端子通过导线连接有检测探针。cx端用于通过探针接触连接控制补偿器的电容测试点,通过555定时器将电容信号转换成电压后,由单片机获取电压值并转换为电容值通过显示屏显示。同时在电容检测值合格时通过合格指示单元进行指示提醒。
31.如图6所示,所述转速调节单元包括线性稳压器u3和三极管q3,所述线性稳压器u3用于提供稳定电压且输出端通过电阻r43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42连接控制单元,电阻r42的两端分别通过电容c25接地、通过电阻r44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作为测试输出端;工装壳体上对应设置有转速调节旋钮7,调速旋钮连接控制单元。本实施例中,线性稳压器用于提供稳定的10v直流电压。c_speed端也即工装壳体上的转速测试端子6用于通过接线柱等与控制补偿器的转速信号接收端进行连接,旋钮(旋钮电路采用现有的常规电路,图中未示出)与控制器连接(key1处)并用于模拟设定不同的转速值,模拟的转速值通过显示屏显示,控制器同时通过输出pwm信号控制三极管q3的通断,从而模拟不同的转速频率,控制补偿器接收到测试的转速频率后,观察控制补偿器的输出是否与设定的转速值一致。实际中转速调节单元有多个,通过该方式,无需采用实际的电机进行转速测试,大大简化了测试系统结构,节省了测试成本。
32.如图7所示,所述合格指示单元包括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11连接控制单元,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阴极,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电源;发光二极管d3作为指示灯8对应设置在工装壳体上。检测信息符合预设范围时,控制器输出高电平,控制三极管q2接通,发光二极管d3点亮,提醒测试信息合格,不合格时输出低电平,发光二极管d3不亮,说明不合格。
33.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为mcu控制器,如图8所示,型号为stc8a8k64s4a12_lqfp44。实际中还包括显示电路,如图9所示,控制器通过显示电路连接显示屏,显示屏为显示数码管。
3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