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电换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17579发布日期:2023-03-10 22:56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带电换表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带电换表结构。


背景技术:

2.电能表,又称电度表,主要是用来对电能进行测量的仪表,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工作中使用比较广泛,现有的电能表在使用中需要采用485线接线方式,将入户线接入到电能表中从而对电能进行测量计数。当电能表在进入轮换周期、配置不满足要求或者出现计量准确度或功能故障等情况下要对计量电能表予以调换。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用户用电的影响,一般要求实现不断电换表。
3.例如专利cn112162130b提供的一种带电换表结构,其设置有旋转切换机构以及压电机构,旋转切换机构转动使电表与电路断开连接,压电机构插入电表架,使触电之间短接,保持电路连通,从而实现取更换电表时不需要断电,减少对用户用电的影响。
4.上述自带电换表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存在两个设备,需要操作员分进行多步操作:先插入压电机构,再转动旋转切换机构,更换电表后,再反向转动旋转切换机构,最后拔出压电机构;操作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带电换表结构,解决现有的带电换表结构操作复杂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带电换表结构,包括:
7.电表安装架,包括用于安装电表的安装底座以及设置在安装底座一侧的接线壳体,
8.若干插接件,所述插接件设置在所述接线壳体上,
9.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包括转动把手以及电连接片,所述电连接片嵌设于所述转动把手上,所述电连接片的两端在所述转动把手上形成两个接触面,所述转动把手可转动的设置在接线壳体上,
10.以及若干推动部件,所述推动部件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接线壳体内并与所述插接件一一对应,所述推动部件一端与所述转动把手抵接,所述转动把手能够相对所述接线壳体转动并至少具有驱动所述推动部件内撑所述插接件发生形变、与电表过盈配合的锁定位置以及使所述推动部件相对插接件移动、所述插接件形变恢复的回复位置;当所述转动把手处于所述回复位置时,所述插接件与电表间隙插入,两个所述接触面分别与两个所述推动部件接触,以使一相电路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短接。
11.可选的,所述转动把手包括凸轮部、连接部以及握持部,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所述凸轮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握持部连接,所述凸轮部与所述接线壳体偏心铰接且所述凸轮部外表面与所述推动部件抵接。
12.可选的,所述凸轮部具有与铰接处较近的一端以及与铰接处较远的一端;所述凸
轮部与铰接处较近的一端与所述推动部件接触时,所述转动把手处于所述回复位置;所述凸轮部与铰接处较远的一端与所述推动部件接触时,所述转动把手处于所述锁定位置。
13.可选的,所述电连接片主体嵌设在所述凸轮部内部,所述电连接片部分相对所述凸轮部露出,在所述凸轮部表面形成所述接触面,当所述转动把手处于所述回复位置时,两个所述接触面分别与两个所述推动部件接触,以使一相电路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短接。
14.可选的,所述插接件包括插接部和内嵌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内嵌部一侧固定,所述插接件通过所述内嵌部内嵌进入到所述接线壳体内,所述插接部由若干弧形片合围形成,所述弧形片具有弹性,所述弧形片受到挤压后则会发生形变。
15.可选的,当所述推动部件处于回复位置时,所述插接部呈锥状,具有锥度。
16.可选的,所述弧形片的内侧设有具有厚度差的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所述第一阶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阶梯的厚度,所述第一阶梯和所述第二阶梯圆滑连接,多个所述弧形片合围形成涨缩腔,所述涨缩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阶梯腔和第二阶梯腔,所述第一阶梯腔由所述第一阶梯之间围合组成,所述第二阶梯腔由所述第二阶梯之间围合组成,所述推动部件与所述第一阶梯或第二阶梯滑动抵接。
17.可选的,所述推动部件包括第一方向移动件以及第二方向移动件,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沿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接线壳体内部,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一端与所述转动把手抵接,能够在所述转动把手驱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另一端伸入所述内嵌部内、与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一端抵接,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沿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涨缩腔内部,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驱动下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涨缩腔移动。
18.可选的,所述转动把手上设置有一显示灯,所述显示灯的两端与所述电连接片的两端电连接。
19.可选的,所述接线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接入户外线的进线口,所述接线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接出户外线的出线口,所述电表安装架还包括一盖板,所述盖板卡接于所述接线壳体的上表面,所述盖板用于遮盖所述出线口。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带电换表结构,设置有转动把手以及电连接片,所述电连接片嵌设在所述转动把手上,当所述转动把手转动到回复位置,所述电连接片与所述推动部件接触,其实现类似于现有技术中压电机构的效果,使一相电路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短接,以达到不断电更换电表的技术效果;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不再需要单独插入压电机构,其在旋转转动把手的过程中就实现了短接,简化了操作员的操作步骤,提升换电表的速度。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带电换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中自带电换表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1中旋转部件的爆炸示意图;
26.图4为图1中旋转部件、推动部件以及插接件的装备示意图;
27.图5为图4的截面示意图;
28.图6为图4中插接部的截面示意图;
29.图7为图5中第二方向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其中:1-电表安装架,11-安装底座,12-接线壳体,121-进线口,122-出线口,13-盖板,2-插接件,21-插接部,211-弧形片,211a-第一阶梯,211b-第二阶梯,212-涨缩腔,212a-第一阶梯腔,212b-第二阶梯腔,22-内嵌部,221-适配孔,3-推动部件,31-第一方向移动件,31-第一方向移动件,32-第二方向移动件,311-第一弹珠,312-连接弹簧,313-第二弹珠,4-旋转部件,41-转动把手,411-凸轮部,412-连接部,413-握持部,42-电连接片,421-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2.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带电换表结构,其包括:电表安装架1、若干插接件2、若干推动部件3、旋转部件4,所述电表安装架1包括用于安装电表的安装底座11以及设置在安装底座11一侧的接线壳体12,若干所述插接件2固定在所述接线壳体12上,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插接件2形成电表上一相电路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所述旋转部件4包括转动把手41以及电连接片42,所述电连接片42嵌设于所述转动把手41上,所述电连接片42的两端在所述转动把手41上形成两个接触面421,所述转动把手41可转动的设置在接线壳体12上,若干所述推动部件3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接线壳体12内并与所述插接件2一一对应,所述推动部件3一端与所述转动把手41抵接,所述转动把手41能够相对所述接线壳体12转动并至少具有驱动所述推动部件3内撑所述插接件2发生形变、与电表过盈配合的锁定位置以及使所述推动部件3相对插接件2移动、所述插接件2形变恢复的回复位置;当所述转动把手41处于所述回复位置时,所述插接件2与电表间隙插入,两个所述接触面421分别与两个所述推动部件3接触,以使一相电路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短接。
33.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转动把手41以及电连接片42,电连接片42嵌设在所述转动把手41上,当所述转动把手41转动到回复位置,所述电连接片42与所述推动部件3接触,其实现类似于现有技术中压电机构的效果,使一相电路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短接,以达到不断电更换电表的技术效果;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不再需要单独插入压电机构,其在旋转转动把手41的过程中就实现了短接,简化了操作员的操作步骤,提升换电表的速度。
34.具体的,所述接线壳体12内部中空;电表能够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11上,所述插接件2一端内嵌进入到所述接线壳体12内且所述插接件2的另一端沿着安装电表的一侧延伸出所述接线壳体12,电表与所述插接件2形成插接装配,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件2采用导电材质制成。
35.进一步的,所述接线壳体12上设置有进线口121以及出线口122,所述进线口121用
于将户外线接入到所述接线壳体12内,户外线从所述接线壳体12表面的所述出线口122伸出。
36.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表安装架1还包括一盖板13,所述盖板13卡接于所述接线壳体12的上表面。只有破坏所述盖板13或其他零部件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窃电,所述盖板13可以阻止用户私自接线,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给供电部门造成损失。
37.具体的,所述插接件2包括圆柱形的插接部21和长方体结构的内嵌部22;所述插接部21与所述内嵌部22一侧固定,所述内嵌部22表面开设有适配孔22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插接件2通过所述内嵌部22内嵌进入到所述接线壳体12内,且所述插接件2其内嵌部表面的所述适配孔221与所述接线壳体12表面的走线孔相配合,即所述适配孔221位于走线孔的正下方,且同心同轴。
38.进一步的,所述插接部21由若干弧形片211合围形成,所述弧形片211具有弹性,所述弧形片211受到挤压后则会发生形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21的的截面为十字形,由四个所述弧形片211合围形成,四个所述弧形片211合围的结构对所述推动部件3的限定更加严密,加工更加简单,实用性更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插接部21的截面还可以是一字型、y形或者米字形等等,通过改变所述弧形片211的数量,可以改变所述插接部21的形状。
39.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所述推动部件3处于回复位置时,所述插接部21呈锥状,具有锥度。具体而言,每个所述弧形片211并不是与轴线平行设置,而是所述弧形片211靠近电表的一端远离轴线,所述弧形片211远离电表的一端靠近轴线,所述弧形片211相对轴线倾斜;当多个所述弧形片211合围时,所述插接部21呈锥状,具有锥度。
40.请具体参阅图6,所述弧形片211的内侧设有具有厚度差的第一阶梯211a和第二阶梯211b,所述第一阶梯211a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阶梯211b的厚度,所述第一阶梯211a和所述第二阶梯211b圆滑连接,多个所述弧形片211合围形成涨缩腔212,所述涨缩腔212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阶梯腔212a和第二阶梯腔212b,所述第一阶梯腔212a由所述第一阶梯211a之间围合组成,所述第二阶梯腔212b由所述第二阶梯211b之间围合组成,所述推动部件3与所述第一阶梯211a或第二阶梯211b滑动抵接,当所述推动部件3从所述第一阶梯腔212a运动到所述第二阶梯腔212b时,所述插接部21被张开,与电表过盈配合。当所述推动部件3从所述第二阶梯腔212b运动到所述第一阶梯腔212a时,所述插接部21收缩复原。所述推动部件3的端部为球形或者圆柱形,圆形的外轮廓可以较为均匀地扩张各个所述插接部21,使得电表的接线端子的受力更加均匀,二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41.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推动部件3包括第一方向移动件31以及第二方向移动件32,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31沿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接线壳体12内部,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31一端与所述转动把手41抵接,能够在所述转动把手41驱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31另一端伸入所述内嵌部22内、与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32一端抵接,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32沿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插接部21内部,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32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31驱动下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插接部21移动。当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32一端向电表方向移动时,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32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阶梯腔212b,使所述插接部21的所述弧形片211被撑开,所述弧形片211与电表上的安装孔形成过盈配合,使电表与所述接线壳体12之间形成稳定固定;当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32一端沿背离电表的方向
移动时,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阶梯腔212a接触,所述弧形片211形变回复,所述弧形片211与电表上的安装孔脱离接触,使电表与所述接线壳体12之间能够脱离。
4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并不平行,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31以及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32之间能够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
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31为一t型柱体,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31与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32接触的一面为锥面。
44.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32的作用在于传递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31的运动,撑开所述插接部21。所以,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32只需要满足上述目的即可,无需限制其具体结构。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32为一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为半球状,一端与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31抵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涨缩腔212内。
45.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32包括第一弹珠321、连接弹簧322以及第二弹珠323,所述第一弹珠321、所述连接弹簧322以及所述第二弹珠323沿朝向电表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连接弹簧322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弹珠321以及所述第二弹珠323抵接,所述第一弹珠321与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31抵接。当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31沿第一方向移动,将所述第一弹珠321向所述插接部21内部挤压,所述连接弹簧322压缩,并驱动所述第二弹珠323向电表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弹珠323则将所述弧形片211撑开,与电表上的安装孔形成过盈配合,使电表与所述接线壳体12之间形成稳定固定。
46.需要注明的是:在所述连接弹簧322的作用下,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31始终与所述转动把手41抵接,二者始终保持紧密接触。
47.具体的,所述转动把手41包括凸轮部411、连接部412以及握持部413,所述连接部412一端与所述凸轮部4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握持部413连接,所述凸轮部411与所述接线壳体12偏心铰接且所述凸轮部411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31抵接。由于所述凸轮部411与所述接线壳体12偏心铰接,则所述凸轮部411相对所述接线壳体12转动时,则会偏心转动,推动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31沿第一方向移动。
48.具体而言,由于所述凸轮部411与所述接线壳体12偏心铰接,则所述凸轮部411具有与铰接处较近的一端以及与铰接处较远的一端;转动所述凸轮部411,使所述凸轮部411与铰接处较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31接触时,所述转动把手41处于所述回复位置;转动所述凸轮部411,使所述凸轮部411与铰接处较远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31接触时,所述转动把手41则处于所述锁定位置。
49.具体的,所述电连接片42主体嵌设在所述凸轮部411内部,所述电连接片42部分相对所述凸轮部411露出,在所述凸轮部411表面形成所述接触面421。当所述转动把手41处于所述回复位置时,两个所述接触面421分别与两个所述推动部件3接触,以使一相电路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短接。
50.另外,所述转动把手41上设置有一显示灯,所述显示灯的两端与所述电连接片42的两端电连接,当两个所述接触面421分别与两个所述推动部件3接触时,显示灯得电发光,操作员能够根据显示灯是否发光确认,入户线路是否已经切换至所述电连接片42。
51.更换电表时,先转动所述转动把手41,使所述转动把手41处于所述回复位置;此
时,所述凸轮部411与铰接处较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31接触,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31则在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32的抵压下上升,所述第二弹珠323向远离电表方向移动,所述弧形片211的形变回复,所述弧形片211与电表上的安装孔脱离接触,使电表与所述接线壳体12之间能够脱离,与此同时,所述接触面421分别与两个所述推动部件3接触,以使一相电路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短接,保障入户线始终导通;接着,操作员取下电表并更换上新的电表,最后,操作员转动所述转动把手41,使所述转动把手41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此时,所述凸轮部411与铰接处较远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31接触,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31则在所述凸轮部411的抵压下移动,抵压所述第二弹珠323向电表方向移动,使所述弧形片211发生形变,所述弧形片211被撑开,所述弧形片211与电表上的安装孔形成过盈配合,使电表与所述接线壳体12之间形成稳定固定。由此完成,整个换电表过程。
5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53.设置有转动把手41以及电连接片42,电连接片42嵌设在所述转动把手41上,当所述转动把手41转动到回复位置,所述电连接片42与所述推动部件3接触,其实现类似于现有技术中压电机构的效果,使一相电路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短接,以达到不断电更换电表的技术效果;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不再需要单独插入压电机构,其在旋转转动把手41的过程中就实现了短接,简化了操作员的操作步骤,提升换电表的速度。
5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