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空气体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79421发布日期:2023-03-24 17:43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空气体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顶空气体分析仪。


背景技术:

2.目前,在食品包装中通常会采用气调保鲜技术,即人为控制包装袋内气体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比例,通过抑制细胞呼吸量来达到长效保鲜的目的。
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622707y、授权公告日为2004年6月30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气调库气体检测装置,具体公开了该气调库气体检测装置包括装有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采样显示面板的机壳,机壳内装有与气体采样显示面板连接的被检测气调库的气体采样显示部分和工控机;其中气体采样显示部分的单片机通过一根导线连接在用于自动控制的工控机上。气体采样显示部分主要包括单片机、与各气调库连接的采样电磁阀门组、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氧传感器。在二氧化碳传感器、氧传感器的输入端和与各气调库连接的采样电磁阀门组之间串联连接采气泵、流量计。
4.现有技术中的气调库气体检测装置控制电磁阀门打开进行气样采集,采集后的气体浓度值通过二氧化碳显示窗和氧显示窗显示出来,剩余气体从排气口排出。但是,由于气调包装产品的密封性好,一旦开启封口气体容易扩散至周围环境中,进气采集的难度大;而且,环境空气还可能混入采样气体中,进而影响气体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空气体分析仪,以解决由于气调包装产品的密封性好,一旦开启封口气体容易扩散至周围环境中,进气采集的难度大;而且,环境空气还可能混入采样气体中,进而影响气体分析结果准确性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顶空气体分析仪的技术方案为:
7.顶空气体分析仪包括主机壳、针管手柄、气体管路,以及设于所述主机壳内部的控制电路板、微量真空泵、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
8.所述气体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针管手柄连接,所述气体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微量真空泵连接,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所述氧气传感器串接于所述气体管路上;
9.所述针管手柄上安装有穿刺针头,且所述针管手柄的内部设有筛孔过滤器,所述主机壳上设置有针管插孔,所述针管插孔与所述针管手柄插装配合,以供所述穿刺针头插入所述主机壳的内部;
10.所述主机壳还安装有显示屏和打印组件,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氧气传感器、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打印组件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采样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和氧气含量,所述打印组件用于打印气体分析的结果;
11.所述主机壳开设有两个通风窗口,两个所述通风窗口布置于所述主机壳的相对侧壁上,所述微量真空泵位于两个所述通风窗口之间的散热通道上,所述通风窗口处安装有通风筛网。
12.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主机壳的轮廓形状为楔子形,所述主机壳包括底板、背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前面板,所述背板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后侧边缘,所述前面板倾斜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前边缘和所述背板的上边缘之间,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形状均为直角三角形。
13.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中部,所述打印组件位于所述显示屏的后部,所述针管插孔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左下角位置。
14.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电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主机壳的底板上,且所述控制电路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主机壳的底板布置,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所述氧气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
15.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主机壳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安装有直通接头,所述气体管路包括内部管路和外部管路,所述外部管路连接于所述直通接头与所述针管手柄之间;所述内部管路连接于所述直通接头与所述微量真空泵之间,且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所述氧气传感器位于所述内部管路上。
16.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主机壳上开设有主窗口,所述主窗口与所述显示屏之间填充设有美缝装饰块。
17.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气体管路为特氟龙毛细管。
18.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通风筛网的外部还安装有扰流挡片。
19.有益效果:该顶空气体分析仪采用了主机壳、针管手柄、气体管路,以及设于主机壳内部的控制电路板、微量真空泵、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的结构形式,气体管路连接于针管手柄和微量真空泵之间,且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串接于气体管路,且针管手柄上安装有穿刺针头。
20.在气体采样时,工作人员手持针管手柄将穿刺针头插入待测包装物上,通过微量真空泵将采样气体抽吸入气体管路中,由于穿刺针头并不会对待测包装物造成大开口破坏,避免了包装气体快速扩散至周围环境中,以及环境空气混入采样气体,进气采集的难度更低,确保了气体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1.其中,主机壳上设置有针管插孔,采样操作完成后,将针管手柄插装于针管插孔中,且穿刺针头伸入主机壳的内部,避免了尖锐的针头外露而造成意外伤害,需要气体采样时,从针管插孔中直接拔出针管手柄即可,操作方便且安全性好。
22.主机壳还安装有显示屏和打印组件,通过显示屏可显示二氧化碳含量和氧气含量,打印组件用于打印气体分析的结果,能够直观地显示出采样气体的分析结果。另外,主机壳开设有两个通风窗口,微量真空泵位于两个通风窗口之间的散热通道上,保证了微量真空泵运行工作时,可供热量快速地向外散发,避免了分析仪内部出现高温情况。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空气体分析仪的具体实施例中顶空气体分析仪的立体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空气体分析仪的具体实施例中顶空气体分析仪的主视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空气体分析仪的具体实施例中顶空气体分析仪的原理示意
图。
26.图中:1、主机壳;10、针管插孔;11、底板;12、前面板;13、第一侧壁;14、第二侧壁;15、通风筛网;16、扰流挡片;2、针管手柄;20、穿刺针头;21、筛孔过滤器;
27.3、气体管路;4、控制电路板;40、微量真空泵;41、二氧化碳传感器;42、氧气传感器;5、显示屏;50、美缝装饰块;6、打印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9.本实用新型的顶空气体分析仪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顶空气体分析仪包括主机壳1、针管手柄2、气体管路3,以及设于主机壳1内部的控制电路板4、微量真空泵40、二氧化碳传感器41和氧气传感器42;气体管路3的一端与针管手柄2连接,气体管路3的另一端与微量真空泵40连接,二氧化碳传感器41和氧气传感器42串接于气体管路3上;针管手柄2上安装有穿刺针头20,且针管手柄2的内部设有筛孔过滤器21,主机壳1上设置有针管插孔10,针管插孔10与针管手柄2插装配合,以供穿刺针头20插入主机壳1的内部。
30.主机壳1还安装有显示屏5和打印组件6,二氧化碳传感器41、氧气传感器42、显示屏5和打印组件6分别与控制电路板4电连接;显示屏5用于显示采样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和氧气含量,打印组件6用于打印气体分析的结果;主机壳1开设有两个通风窗口,两个通风窗口布置于主机壳1的相对侧壁上,微量真空泵40位于两个通风窗口之间的散热通道上,通风窗口处安装有通风筛网15。
31.该顶空气体分析仪采用了主机壳1、针管手柄2、气体管路3,以及设于主机壳1内部的控制电路板4、微量真空泵40、二氧化碳传感器41和氧气传感器42的结构形式,气体管路3连接于针管手柄2和微量真空泵40之间,且二氧化碳传感器41和氧气传感器42串接于气体管路,且针管手柄2上安装有穿刺针头20。在气体采样时,工作人员手持针管手柄2将穿刺针头20插入待测包装物上,通过微量真空泵40将采样气体抽吸入气体管路3中,由于穿刺针头20并不会对待测包装物造成大开口破坏,避免了包装气体快速扩散至周围环境中,以及环境空气混入采样气体,进气采集的难度更低,确保了气体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32.其中,主机壳1上设置有针管插孔10,采样操作完成后,将针管手柄2插装于针管插孔10中,且穿刺针头20伸入主机壳1的内部,避免了尖锐的针头外露而造成意外伤害,需要气体采样时,从针管插孔10中直接拔出针管手柄2即可,操作方便且安全性好。主机壳1还安装有显示屏5和打印组件6,通过显示屏5可显示二氧化碳含量和氧气含量,打印组件6用于打印气体分析的结果,能够直观地显示出采样气体的分析结果。另外,主机壳1开设有两个通风窗口,微量真空泵40位于两个通风窗口之间的散热通道上,保证了微量真空泵40运行工作时,可供热量快速地向外散发,避免了分析仪内部出现高温情况。
33.在本实施例中,主机壳1的轮廓形状为楔子形,主机壳1包括底板11、背板、前面板12、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背板连接于底板11的后侧边缘,前面板12倾斜连接于底板11的前边缘和背板的上边缘之间,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固定连接于底板11的两侧,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的形状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示屏5设置于前面板12的中部,打印组件6位于显示屏5的后部,针管插孔10设置于前面板12的左下角位置。显示屏5和打印组件6均设
于主机壳1的前面板12上,便于工作人员直接查看和获取检测结果,更符合人性化设计的要求。
34.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控制电路板4固定安装于主机壳1的底板11上,且控制电路板4的板面垂直于主机壳的底板11布置,二氧化碳传感器41和氧气传感器42分别安装于控制电路板4上。并且,主机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中安装有直通接头30,气体管路3包括内部管路和外部管路,外部管路连接于直通接头30与针管手柄2之间;内部管路连接于直通接头30与微量真空泵40之间,且二氧化碳传感器41和氧气传感器42位于内部管路上。
35.具体的,主机壳1上开设有主窗口,主窗口与显示屏5之间填充设有美缝装饰块50,提高了前面板12的外观规整度。而且,气体管路3为特氟龙毛细管,通风筛网15的外部还安装有扰流挡片16,在保证通风散热顺畅的前提下,还能够起到良好的防尘作用。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