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勘查取样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7915发布日期:2023-01-25 09:4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质勘查取样装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勘察相关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质勘查取样装备。


背景技术:

2.在地质勘察过程中,需要对地表下的地质进行检测,通常都会使用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设备对地表下的矿石沙土进行取样检测。
3.现有的地质勘察取样设备通常都是需要人工去扶持设备达到对地面进行钻孔取样,操作费力,效率差,容易因手扶不稳定使得取样管倾倒或歪斜,影响取样效果,并且大多取样品在钻筒中不易取出,增加取样难度,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的问题,解决现有的地质勘察取样设备通常都是需要人工去扶持设备达到对地面进行钻孔取样,操作费力,效率差,同时手扶设备因长期震动,会出现手麻的现象,影响使用体验,并且大多取样品在钻筒中不易取出,增加取样难度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地质勘查取样装备,以改善上述问题。
7.本技术具体是这样的:
8.一种地质勘查取样装备,包括框体、驱动电机和气动震动器,所述框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远离丝杆的一侧套接有固定安装在框体内部的固定杆,所述框体的内部设置有钻筒,所述钻筒的顶端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震动筒,所述震动筒内部固定安装有气动震动器,所述震动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动组件。
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框体的底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中心点与钻筒的中心点相对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钻筒的直径。
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为“回”字形结构,所述活动板通过活动组件与震动筒相连接。
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转轴、第二转动杆和弹簧,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活动板的内侧,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与震动筒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的底部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组件设置有四组。
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钻筒包括第一取样筒、第二取样筒、卡块和卡槽,所述第一取样筒与第二取样筒均为半圆式结构,所述第一取样筒与第二取样筒的一端均开设有卡槽,以及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第一取样筒端部的卡块与第二取样筒上的卡槽为卡合式结构,且卡槽的长度小于第一取样筒和第二取样筒的长度。
1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钻筒的直径与套管的口径相同,且所述钻筒的
顶端贴合式滑动于套管的内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在本技术的方案中:
16.1.通过活动板和钻筒的使用,方便通过丝杆转动带动活动板上下移动实现对钻筒的挤压,代替人工手扶向下挤压,减轻人们负担,提高了取样效率,同时配合方活动组件的使用,避免震动筒在震动的同时出现倾倒和歪斜,影响取样效果。
17.2.通过钻筒的使用,方便通过卡块与卡槽之间的卡合式滑动,使得第一取样筒与第二取样筒卡合连接,进而使样品更容易从钻筒中取出,提高了取样效率。
18.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地质勘查取样装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地质勘查取样装备的活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地质勘查取样装备的钻筒与套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地质勘查取样装备的钻筒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地质勘查取样装备的第一取样筒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标示:
25.1、框体;101、通孔;2、驱动电机;3、丝杆;4、活动板;5、固定杆;6、钻筒;601、第一取样筒;602、第二取样筒;603、卡块;604、卡槽;7、套管;8、震动筒;9、气动震动器;10、活动组件;1001、第一转动杆;1002、转轴;1003、第二转动杆;100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因此,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2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地质勘查取样装备,包括框体1、驱动电机2和气动震动器9,框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框体1的底部开设有通
孔101,且通孔101的中心点与钻筒6的中心点相对应,通孔101的直径大于钻筒6的直径,方便通过通孔101中心点与钻筒6的中心点相对应,避免钻筒6在取样过程中出现倾倒歪斜,影响取样效果,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丝杆3,丝杆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活动板4,活动板4为“回”字形结构,活动板4通过活动组件10与震动筒8相连接,活动板4远离丝杆3的一侧套接有固定安装在框体1内部的固定杆5,框体1的内部设置有钻筒6,钻筒6的顶端设置有套管7,钻筒6包括第一取样筒601、第二取样筒602、卡块603和卡槽604,第一取样筒601与第二取样筒602均为半圆式结构,第一取样筒601与第二取样筒602的一端均开设有卡槽604,以及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603,第一取样筒601端部的卡块603与第二取样筒602上的卡槽604为卡合式结构,且卡槽604的长度小于第一取样筒601和第二取样筒602的长度,方便通过卡块603与卡槽604之间的卡合式滑动,使得第一取样筒601与第二取样筒602卡合连接,进而使样品更容易从钻筒6中取出,提高了取样效率,钻筒6的直径与套管7的口径相同,且钻筒6的顶端贴合式滑动于套管7的内部;
3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套管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震动筒8,震动筒8内部固定安装有气动震动器9,震动筒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动组件10,活动组件10包括第一转动杆1001、转轴1002、第二转动杆1003和弹簧1004,第一转动杆100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活动板4的内侧,第一转动杆1001的另一端通过转轴1002与第二转动杆1003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1003的另一端与震动筒8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1001与第二转动杆1003的底部通过弹簧1004固定连接,活动组件10设置有四组,方便通过丝杆3转动带动活动板4上下移动实现对钻筒6的挤压,代替人工手扶向下挤压,提高了取样效率,方便通过活动组件10的使用,避免震动筒8在震动的同时出现倾倒和歪斜,影响取样效果。
33.具体的,本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推动框体1,将本装置置于需要取样的地表上,将钻筒6套接在套管7内部,将本装置中需要的用电设备接通电源,驱动电机2开始工作带动丝杆3转动,丝杆3转动带动表面螺纹连接的活动板4上下移动,活动板4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001,第一转动杆1001通过转轴1002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003,第二转动杆100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震动筒8的顶部,震动筒8内部设置有气动震动器9,气动震动器9带动震动筒8底部的套管7震动,使得套管7击打的钻筒6顶部,从而钻筒6在震动的同时通过连接的活动板4对钻筒6实施压力向下移动,从而达到对地质的取样,同时震动筒8震动的同时顶部固定的第二转动杆1003带动第一转动杆1001转动,该第一转动杆1001和第二转动杆1003均设置有四组,能够避免震动筒8在震动的同时出现倾倒和歪斜,影响取样效果,取样结束后,将钻筒6从套管7中取出,并抽动第一取样筒601或第二取样筒602,通过第一取样筒601上的卡块603与第二取样筒602上的卡槽604之间的卡合式滑动结构,将第一取样筒601和第二取样筒602分离,从而实现对样品的取出。
3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