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学测试暗盒及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6071发布日期:2023-03-24 19:25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声学测试暗盒及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声学测试暗盒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2.声学测试暗盒主要应用于助听设备及麦克风设备的谐波失真、自由行波声场估算等声学测试研究,声学测试暗盒一方面具有一定隔声量可屏蔽外界噪声干扰,另一方面可以提供较为均匀的声场环境。因应用场景不同,该类产品具有其他别称如“音频测试箱”、“音质测试箱”、“音质测试装置”等。
3.目前现有技术的声学测试暗盒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常用若干层金属薄板及密度板作为隔声结构,一般隔声量在20~300hz频段约为15db,300hz以上为30db,对低频段的隔声量较低,在60dba的常规噪声使用环境中,内部本底噪声约30dba。因此无法测量低于30dba的声压级参数,但声传感器等电子声学器件的研发需要明确器件本身的电流热噪声等自生噪声,因此需要一个5~10dba的超低本底噪声的测量环境进行实测,因此现有技术无法满足超低本底噪声测量;2)采用单层吸音棉或同种类型加厚吸音棉,因单一吸音材料的声阻抗相同,导致声波从空气介质入射至吸声材料时,会因阻抗界面处阻抗值相差过大导致声压反射率过大,反射声波与直达声波发生同频干涉,导致内部发生很多驻波现象,使声场分布很不均匀,进而无法选择合适的测量点位进行测量,且测量结果偏差较大,无法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因此,迫切需要提供一种声学测试暗盒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声学测试暗盒及测试系统,其采用双层隔音体构成的复合隔音盒体,整体隔声量提高至51db,使声学测试暗盒的本底噪声降低至8~9dba,如此能够满足超低本底噪声测量。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声学测试暗盒,包括:
7.盒体,其包括外层隔音体和内层隔音体,所述内层隔音体嵌套于所述外层隔音体内构成一具有夹层的复合隔音盒体,且所述复合隔音盒体的夹层内设置有多孔纤维吸声层;
8.吸声体,其设置于所述盒体的内侧;
9.顶盖,其可开合的设置于所述盒体上,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吸声体于其内的凹槽;
10.参考扬声器,其容置于所述盒体内;
11.参考麦克风,其容置于所述盒体内;
12.其中,所述吸声体包括至少两层声阻抗渐变的复合吸声层。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板,所述盒体用于连接所述顶盖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板,在所述顶盖盖合所述盒体后,通过所述密封板对所述盒体与所述顶盖之
间的缝隙进行密封。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板为高弹性发泡硅胶板。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层隔音体为酚醛树脂盒,所述内层隔音体为钢质金属盒。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层隔音体和所述内层隔音体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铰链,所述盒体与所述顶盖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锁扣组件,所述锁扣组件包括第一锁扣部和能够与所述第一锁扣部锁扣配合的第二锁扣部,所述第一锁扣部和所述第二锁扣部相互配合锁固所述盒体和顶盖。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接线板,所述接线板设置于所述盒体上。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盒体内,通过所述支架固定所述参考麦克风。
21.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声学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声学测试暗盒。
2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3.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声学测试暗盒,其采用双层隔音体构成的复合隔音盒体,整体隔声量提高至51db,使声学测试暗盒的本底噪声降低至8~9dba,如此能够满足超低本底噪声测量;
24.2.本实用新型在盒体的内部设置由至少两层声阻抗渐变的复合吸声层构成的吸声体,其内部声反射小,设计频段范围内为近似自由场空间,测量精密度高。
附图说明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声学测试暗盒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声学测试暗盒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图2的主视图。
29.图4是图3上c-c的剖面示意图。
30.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顶盖;2、密封板;3、盒体;31、外层隔音体;32、内层隔音体;4、锁扣;5、铰链;6、接线板;7、吸声体;8、支架;9、参考麦克风;10、参考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2.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声学测试暗盒,包括盒体3、吸声体7、顶盖1、参考扬声器10和参考麦克风9,盒体3包括外层隔音体31和内层隔音体32,所述内层隔音体32嵌套于所述外层隔音体31内构成一具有夹层的复合隔音盒体3,且所述复
合隔音盒体3的夹层内设置有多孔纤维吸声层;吸声体7设置于所述盒体3的内侧;顶盖1可开合的设置于所述盒体3上,所述顶盖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吸声体7于其内的凹槽,该凹槽内设置有吸声体7;参考扬声器10和参考麦克风9容置于所述盒体3内。
3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声学测试暗盒,其采用双层隔音体构成的复合隔音盒体3,整体隔声量提高至51db,使声学测试暗盒的本底噪声降低至8~9dba,如此能够满足超低本底噪声测量。
34.作为优选地,可以设计声学测试暗盒的外尺寸为500*500*600mm,内尺寸为60*60*130mm,其中外层隔音体31为一体成型酚醛树脂盒,其厚度可以是20mm;内层隔音体32为一体成型方形钢质金属盒,其厚度可以是10mm,外层隔音体31与内层隔音体32之间的夹层内填充10mm超细玻璃棉抑制空腔共振透射。还有外层隔音体31的立面及底面为单块材料中间挖孔加工,内层隔音体32的立面及底面采用拼装焊接工艺加工,确保没有任何结构缝隙。
35.所述吸声体7包括至少两层声阻抗渐变的复合吸声层。作为优选地,声学测试暗盒内侧的吸声体7为三聚氰胺发泡吸音棉、石英玻璃纤维吸音棉等声阻抗逐渐增大的若干层多孔吸声材料叠加组成的平板式吸声体7,其厚度可以是200mm,以阻燃聚酯纤维布包裹密封;设计吸声系数为0.9的最小频率为160hz,经有限元声场仿真,其频率仍然处于压力场范围内,声场扩散较均匀,无驻波现象。
36.上述在盒体3的内部设置由至少两层声阻抗渐变的复合吸声层构成的吸声体7,其内部声反射小,设计频段范围内为近似自由场空间,测量精密度高。
3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声学测试暗盒还包括铰链5和锁扣4组件,所述盒体3与所述顶盖1之间通过铰链5连接;所述锁扣4组件包括第一锁扣4部和能够与所述第一锁扣4部锁扣4配合的第二锁扣4部,所述第一锁扣4部和所述第二锁扣4部相互配合锁固所述盒体3和顶盖1。
3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声学测试暗盒还包括密封板2,所述盒体3用于连接所述顶盖1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板2,在所述顶盖1盖合所述盒体3后,通过所述密封板2对所述盒体3与所述顶盖1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作为优选地,所述盒体3与所述顶盖1之间可以设置30~50mm宽,3~4mm厚的高弹性发泡硅胶板作为密封板2,在锁扣4将所述盒体3和顶盖1锁固时,顶盖1会给密封板2一个压紧力,以使顶盖1与盒体3之间的缝隙控制在设计误差范围内。
3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声学测试暗盒还包括接线板6和支架8,所述接线板6设置于所述盒体3上,所述支架8设置于所述盒体3内,通过所述支架8固定所述参考麦克风9。
4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声学测试暗盒的顶盖1打开,将被测样品放入测量位置,并接入测量装置(如需),然后关闭声学测试暗盒的顶盖1并锁紧,使声学测试暗盒达到密封状态;待盒体3封闭后,可根据测试需求,从声学测试暗盒上的接线盒接入电缆线,操作暗盒进行总谐波失真、自由行波声场估算等电声测试、自生噪声测量等测试工作。
41.相应于上述声学测试暗盒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声学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声学测试暗盒,该系统具有上述声学测试暗盒的所有有益效果。
42.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
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