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牵引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41051发布日期:2023-03-14 22:2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牵引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航模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动力牵引桩。


背景技术:

2.航空技术被称为“现代工业之花”,也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对社会发展影响巨大。面对中学生的航空教育也必须紧紧跟随时代与科技发展的步伐,以激发出一批有志于投身航空事业的优秀学生,成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后备军。很多同学也都思考过——飞机是怎样飞起来的,什么样的飞机性能更好,如何设计制造飞机?很多同学都曾希望得到类似问题的答案。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将航空教育进行校本化课程开发,纳入到了学校通用技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中,
3.然而,现有的航空科普活动大都是购买成品的航模套材,让学生去组装,试飞,学生并不能亲手设计、制作一架飞机直观的去探究这些问题。即使学生设计、制作了一架模型飞机,安装上动力系统以后,也需要专业的飞手遥控着模型飞上天,学生并不能亲自体验飞行的乐趣。而且随着无人机的飞速发展,城市空域环境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安全隐患,多个城市出台了长期禁飞的规定,从而也导致了学生做出航空模型却无地可飞的情况,无法对设计的飞行器进行性能测试,因此设计制作了动力牵引及性能测试仪,可以使学生制作完模型以后,在室内对飞行器进行试飞性能测试,获得教学反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牵引桩,该对学生制作的航空模型性能进行测试,获得反馈教学等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动力牵引桩,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沿竖直方向向上固定依次连接有动力舱、支撑立柱、旋转环以及电源开关,且所述动力舱与底座的距离为旋转环与底座距离的三分之一,所述旋转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飞机模型。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底座的横截面积大于动力舱的横截面积。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动力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源以及遥控开关,遥控开关分为发射端以及接收端,通过人为操控发射端发射无线信号发射到接收端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动力电源的正负极通过导线分别与上述两个旋转环电性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两个所述旋转环处安装了导电毛刷,能够保证旋转环始终与导线连接通电。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动力舱还可以设置成半球形或者球形、圆柱形形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施例中的动力牵引桩,当打开动力牵引桩的顶部电源开关时,远程按下遥控开关,动力电源通过导线以及旋转环给模型飞机供电,飞机模型可以绕着牵引桩飞行,进而验证模型设计的是否合理,能否正常飞行。利用该动力牵引桩可以帮助使用者在发挥自己创造性的前提下,设计制作创意飞行器。利用该发明进行试飞,调动了使用者的学习兴趣,锻炼动手时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等。
14.2、本实施例中的动力牵引桩,在旋转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整体装置的稳定性,将动力舱安装在整体装置的高度的三分之一处,这样就不会因为飞机模型在围绕动力牵引桩飞行时,整体装置不稳产生倾斜的问题。并且,通过底座的横截面积大于动力舱的横截面积,这样设置有利于提高整个动力牵引桩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牵引桩结构立体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牵引桩中圆形动力舱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牵引桩中圆柱形动力舱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源与远程开关连接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射端与接收端结构流程框图;
20.图中各附图标注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21.100、动力牵引桩;10、底座;20、动力舱;21、动力电源;22、遥控开关;221、发射端;222、接收端;30、支撑立柱;40、旋转环;50、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2.请参阅图1~5:其为动力牵引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采用了现有技术中的立式结构设计,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该动力牵引桩100还包括固定安装在该装置的底部与底面接触,且用于支撑提供稳定力的底座10,所述底座10沿竖直方向向上固定依次连接有动力舱20、支撑立柱30、旋转环40以及电源开关50,所述动力舱2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源21以及遥控开关22,遥控开关22分为发射端221以及接收端222,通过人为操控发射端221发射无线信号发射到接收端222上,通过接收端222接收到不同类型的信号,可以将不同类型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来实现控制动力电源21打开,对该动力牵引桩100持续供电。所述动力电源21的正负极通过导线分别与上述两个旋转环40电性连接,两个所述旋转环40处安装了导电毛刷,能够保证旋转环40始终与导线连接通电,并且旋转环40通过导线给飞机模型通电。当打开动力牵引桩100的顶部电源开关50时,所述电源开关50与旋转环40为电性连接,可控制旋转环40电流的通断,远程按下遥控开关,动力电源21通过导线以及旋转环40给模型飞机供电,飞机模型可以绕着牵引桩飞行,进而验证模型设计的是否合理,能否正常飞行。
23.其中,所述接收端222包括正品松乐10a继电器.
24.并且,动力牵引桩100中的动力舱20还可以设置成半球形或者球形、圆柱形等。
25.在旋转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整体装置的稳定性,将动力舱20安装在整体装置的高度的三分之一处,这样就不会因为飞机模型在围绕动力牵引桩100飞行时,整体装置不稳产生倾斜的问题。并且,通过底座10的横截面积大于动力舱20的横截面积,这样设置有利于提
高整个动力牵引桩100的稳定性。
26.工作原理:当打开动力牵引桩100的顶部电源开关50时,远程按下遥控开关,动力电源21通过导线以及旋转环40给模型飞机供电,飞机模型可以绕着牵引桩飞行,进而验证模型设计的是否合理,能否正常飞行。利用该动力牵引桩100可以帮助使用者在发挥自己创造性的前提下,设计制作创意飞行器。利用该发明进行试飞,调动了使用者的学习兴趣,锻炼动手时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等。
2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牵引桩,包括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沿竖直方向向上固定依次连接有动力舱(20)、支撑立柱(30)、旋转环(40)以及电源开关(50),且所述动力舱(20)与底座(10)的距离为旋转环(40)与底座(10)距离的三分之一,所述旋转环(40)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飞机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牵引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横截面积大于动力舱(20)的横截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牵引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舱(2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源(21)以及遥控开关(22),遥控开关(22)分为发射端(221)以及接收端(222),通过操控发射端(221)发射无线信号发射到接收端(22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牵引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源(21)的正负极通过导线分别与两个旋转环(40)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牵引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旋转环(40)处安装了导电毛刷,能够保证旋转环(40)始终与导线连接通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牵引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舱(20)设置成半球形或者球形、圆柱形形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牵引桩,属于航模设计技术领域,一种动力牵引桩,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沿竖直方向向上固定依次连接有动力舱、支撑立柱、旋转环以及电源开关,且所述动力舱与底座的距离为旋转环与底座距离的三分之一,所述旋转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飞机模型。本实施例中的动力牵引桩,当打开动力牵引桩的顶部电源开关时,远程按下遥控开关,动力电源通过导线以及旋转环给模型飞机供电,飞机模型可以绕着牵引桩飞行,进而验证模型设计的是否合理,能否正常飞行。利用该动力牵引桩可以帮助使用者在发挥自己创造性的前提下,设计制作创意飞行器。调动了使用者的学习兴趣,锻炼动手时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等。实践能力等。实践能力等。


技术研发人员:杨钦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钦贞
技术研发日:2022.10.19
技术公布日:2023/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