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防尘结构的大气环境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4450发布日期:2023-01-25 11:20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防尘结构的大气环境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防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有防尘结构的大气环境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2.大气环境监测是对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测定过程。大气污染监测是测定大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及其浓度,观察其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所监测的分子状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卤代烃、碳氢化合物等;颗粒状污染物主要有降尘、总悬浮微粒、飘尘及酸沉降。大气质量监测是对某地区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布点采样、分析。通常根据一个地区的规模、大气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和源强、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规定项目的定期监测。
3.大气环境检查装置通过导气管以及导气罩吸入大气环境中的气体,进行检测,检测得出的数值通过显示屏展示,当大气环境检查装置置于较恶劣的环境中,如一些容易发生风沙的环境,大气中的尘埃与显示屏发生碰撞,损伤显示屏的同时造成显示屏表面产生污渍,影响显示屏的展示效果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设有防尘结构的大气环境检查装置。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设有防尘结构的大气环境检查装置,包括检测主体,所述检测主体的前侧设有显示屏,上侧设有导气管以及导气罩,所述检测主体在具备显示屏的一侧的底部铰接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上侧的开放端与检测主体通过搭扣可分合的连接,所述防护外壳笼罩整个显示屏,所述检测主体的底侧可拆卸的连接有清洁刷;
7.所述防护外壳设有外框以及连接在外框中的防护玻璃,所述外框向外一侧的内沿设有斜坡面并在斜坡面下方的位置设有垂直面,所述外框向内一侧的表面沿轮廓设有外防尘圈和内防尘圈,所述外防尘圈和内防尘圈之间通过间隔形成储尘槽;
8.所述清洁刷设有持握条和分布在持握条下方的刷毛,所述持握条下方的两处拐角设有适配斜坡面的限位斜面,所述持握条的长度适配外框的中空部分的长度。
9.进一步限定,所述防护外壳与检测主体之间通过铝合金蝶形铰链完成铰接,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铝合金蝶形铰链进行铰接连接的同时,提高承载的能力。
10.进一步限定,所述搭扣包括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所述固定部分与检测主体连接,所述活动部分与防护外壳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因为防护外壳会进行旋转运动,所以将同样会活动的活动部分安装在防护外壳上,在实际操作时,更加便于固定防护外壳。
11.进一步限定,所述清洁刷与检测主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清洁刷从检测主体取下或安装。
12.进一步限定,所述检测主体设有用于容纳外防尘圈和内防尘圈的凹槽,所述外防尘圈、内防尘圈配合凹槽形成迂回的迷宫结构,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迷宫结构,提高防尘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防护外壳能够形成防护空间,对显示屏进行有效的防尘保护,使其具备抵抗沙尘环境的能力,且防护外壳便于清洁。
附图说明
14.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设有防尘结构的大气环境检查装置实施例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设有防尘结构的大气环境检查装置实施例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设有防尘结构的大气环境检查装置实施例中防护外壳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设有防尘结构的大气环境检查装置实施例中防护外壳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设有防尘结构的大气环境检查装置实施例中清洁刷的结构示意图;
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21.1、检测主体;11、显示屏;
22.2、防护外壳;21、斜坡面;22、垂直面;23、外防尘圈;24、内防尘圈;25、储尘槽;
23.3、铝合金蝶形铰链;
24.4、清洁刷;41、限位斜面;42、刷毛;
25.5、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7.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设有防尘结构的大气环境检查装置,包括检测主体1,检测主体1的前侧设有显示屏11,上侧设有导气管以及导气罩,检测主体1在具备显示屏11的一侧的底部铰接有防护外壳2,防护外壳2上侧的开放端与检测主体1通过搭扣5可分合的连接,防护外壳2笼罩整个显示屏11,检测主体1的底侧可拆卸的连接有清洁刷4;
28.防护外壳2设有外框以及连接在外框中的防护玻璃,外框向外一侧的内沿设有斜坡面21并在斜坡面21下方的位置设有垂直面22,外框向内一侧的表面沿轮廓设有外防尘圈23和内防尘圈24,外防尘圈23和内防尘圈24之间通过间隔形成储尘槽25;
29.清洁刷4设有持握条和分布在持握条下方的刷毛42,持握条下方的两处拐角设有适配斜坡面21的限位斜面41,持握条的长度适配外框的中空部分的长度。
30.本实施例中,检测主体1通过导气管以及导气罩吸入大气环境中的气体,进行检测,检测得出的数值通过显示屏11展示,当检测主体1置于较恶劣的环境中,如一些容易发
生风沙的环境,为了避免大气中的尘埃与显示屏11发生碰撞,损伤显示屏11的同时造成显示屏11表面产生污渍,影响显示屏11的展示效果;
31.通过防护外壳2笼罩整个显示屏11,形成防护空间,避免外界的尘埃与显示屏11接触,防护外壳2与检测主体1铰接,铰接位置在底部,当防护外壳2向下翻转打开时,堆积在防护外壳2上的尘埃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掉落,一些比较顽固的尘埃则通过清洁刷4刷掉,由于在风沙环境下,不适于加水清洁,用水擦拭将会使尘埃在短时间内迅速粘附,因此只通过清洁刷4的刷毛42刷掉粘附的顽固尘埃,使用清洁刷4时,使用者通过持握条进行持握,持握条下方的限位斜面41紧贴斜坡面21,在斜坡面21的限制下,清洁刷4与防护外壳2中防护玻璃的距离一定,避免了用力过大,损伤防护玻璃,且斜坡面21还可以进行上下导向,辅助运动,此外,限位斜面41有助于尘埃掉落;
32.在防尘方面,除了形成防护空间,还通过外防尘圈23和内防尘圈24两道隔离线,进行防尘,意外越过外防尘圈23的尘埃则储存在储尘槽25中,避免其进入防护空间。
33.优选,防护外壳2与检测主体1之间通过铝合金蝶形铰链3完成铰接,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铝合金蝶形铰链3进行铰接连接的同时,提高承载的能力。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其它的铰接结构。
34.优选,搭扣5包括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固定部分与检测主体1连接,活动部分与防护外壳2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因为防护外壳2会进行旋转运动,所以将同样会活动的活动部分安装在防护外壳2上,在实际操作时,更加便于固定防护外壳2。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搭扣5其它的安装方式。
35.优选,清洁刷4与检测主体1之间通过卡扣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清洁刷4从检测主体1取下或安装。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清洁刷4与检测主体1之间其它的可拆卸结构。
36.优选,检测主体1设有用于容纳外防尘圈23和内防尘圈24的凹槽,外防尘圈23、内防尘圈24配合凹槽形成迂回的迷宫结构,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迷宫结构,提高防尘效果。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检测主体1和防护外壳2之间其它的结构形状。
37.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