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23146发布日期:2023-03-11 00:3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沥青混合料是十分常用的公路施工材料,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一般需要对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进行检测,目前,一般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检测原理为:对标准制作的沥青混合料圆柱体试件在60
°
c温度下用规定速度进行破坏性试验,测定其在热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和变形量。
3.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稳定度检测的时候,一般都需要用到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但是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在对圆柱形的沥青样本进行检测的时候,圆柱样本一般都是直接暴漏在空气中的,散热较快,温度很难维持在60
°
c,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572319u的专利提出了一种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检测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两根立柱,两根立柱之间通过横梁相连,横梁上设置有导向筒,导向筒的下方设置有上加荷压头,上加荷压头的下方设置有下加荷压头,上加荷压头的下表面和下加荷压头的上表面均呈圆弧形;还包括隔热箱体,上加荷压头与下加荷压头均位于隔热箱体内,隔热箱体的一侧面设置有可开闭的门,另外一个侧面上设置有观察窗;下加荷压头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竖直的支撑杆,底座上设置有竖直的定位筒,定位筒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支撑杆位于定位筒内,且支撑杆的下端面压紧压力传感器。通过增加隔热箱体,检测时将60
°
c的试件放在隔热箱体中,减缓试件的散热速度,保证检测的准确。但是上述专利减缓圆柱样本温度发散的方式仅仅是在加荷压头的表面套设一个隔热箱体,虽然有电加热丝的持续供热,但是通过静态空气导热的方式效率很低,无法高效的将热量传输给试件,从而无法有效的保证试件的温度,保温效果较弱,不便于人们的使用。
4.因此,需要对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检测设备进行设计改造,从而有效的防止其出现通过静态空气导热的方式效率很低,无法高效的将热量传输给试件,从而无法有效的保证试件的温度,保温效果较弱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检测设备,具备高效供热,有效保温的优点,解决了通过静态空气导热的方式效率很低,无法高效的将热量传输给试件,从而无法有效的保证试件的温度,保温效果较弱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检测设备,包括升降台和加压测试单元,所述加压测试单元固定连接在升降台的顶部,所述升降台的底部设置有高效保温单元,所述高效保温单元延伸至加压测试单元的表面;
7.所述高效保温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升降台底部的造热箱,所述造热箱的内部固定
连接有分隔板,所述造热箱的内部填充有位于分隔板一侧的储能液,所述造热箱的内部放置有位于分隔板另一侧的温控器,所述分隔板位于储能液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被储能液浸没的加热棒,所述加热棒与温控器电性连接,所述造热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温控器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被储能液浸没,所述造热箱的一侧开设有出热孔,所述出热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器,所述造热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与出热孔连通,所述导热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散热器隔空设置的负压风机,所述导热管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布的进气口,所述升降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加压测试单元表面的供热环,所述供热环的前端为开口设置,所述供热环的内部开设有蓄热仓,所述供热环的内壁连通有若干个均布的出热喷头,所述出热喷头与蓄热仓连通,所述出热喷头朝向加压测试单元设置。
8.所述造热箱的前端开设有位于温控器前端的操作槽,所述操作槽的内部铰接有开合门。
9.所述进气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与进气口之间密封处理。
10.所述导热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贴近升降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升降台固定连接的连接杆。
11.所述供热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均布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升降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具体形状为三角形设置。
12.所述导热管的内壁贴合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与导热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高效保温单元,可首先通过加热棒来对造热箱内部的储能液进行加热,而通过温控器和温度传感器又可使储能液处于一个预定的恒温状态,之后将热能传输至蓄热仓内,并通过出热喷头将热能喷至试件表面,相较于现有仅仅通过隔热箱体保温的检测设备,本装置中的检测设备具有高效供热,有效保温的优点。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操作槽和开合门,使本装置具有便捷操作温控器的优点,可将开合门打开并通过操作槽便捷对温控器进行操作,增加本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台和造热箱的主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检测设备,包括升降台1和加压测试单元2,加压测试单元2固定连接在升降台1的顶部,升降台1的底部设置有高效保温单元3,高效保温单元3延伸至加压测试单元2的表面;
21.高效保温单元3包括固定连接在升降台1底部的造热箱31,造热箱3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32,造热箱31的内部填充有位于分隔板32一侧的储能液33,造热箱31的内部放
置有位于分隔板32另一侧的温控器34,分隔板32位于储能液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被储能液33浸没的加热棒35,加热棒35与温控器34电性连接,造热箱3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温控器34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36,温度传感器36被储能液33浸没,造热箱31的一侧开设有出热孔37,出热孔3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器38,散热器38与出热孔37之间需要做密封处理,造热箱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管39,导热管39与出热孔37连通,导热管3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散热器38隔空设置的负压风机310,导热管39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布的进气口311,升降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加压测试单元2表面的供热环312,供热环312的前端为开口设置,供热环312的内部开设有蓄热仓313,供热环312的内壁连通有若干个均布的出热喷头314,出热喷头314与蓄热仓313连通,出热喷头314朝向加压测试单元2设置,造热箱31、分隔板32和供热环312的材质均为保温材料制成。
22.参考图2,造热箱31的前端开设有位于温控器34前端的操作槽4,操作槽4的内部铰接有开合门5。
23.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操作槽4和开合门5,使本装置具有便捷操作温控器34的优点,可将开合门5打开并通过操作槽4便捷对温控器34进行操作,增加本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
24.参考图3,进气口3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尘网6,防尘网6与进气口311之间密封处理。
25.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防尘网6,使本装置具有防尘的优点,可避免负压风机310在吸气的时候将外界灰尘通过进气口311抽进导热管39的内部,保证导热管39内部的洁净。
26.参考图1,导热管3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环7,连接环7贴近升降台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升降台1固定连接的连接杆8。
27.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连接环7和连接杆8,使本装置具有稳定导热管39的优点,可对导热管39进行支撑,避免导热管39在使用的时候发生晃动现象。
28.参考图1,供热环3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均布的支撑板9,支撑板9与升降台1固定连接,支撑板9的具体形状为三角形设置。
29.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支撑板9,使本装置具有增加稳定性的优点,可利用三角形具有较强稳定性的特性,来增加供热环312的稳定,避免供热环312在长时间使用的时候向外发生倾斜。
30.参考图3,导热管39的内壁贴合有隔热层10,隔热层10与导热管39的内壁固定连接,隔热层10具体可为隔热涂层。
31.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隔热层10,使本装置具有保温的优点,将导热管39内部的温度进行保护聚集,避免热能向外侧发散。
32.在升降台1和加压测试单元2使用的时候,首先通过加热棒35来对造热箱31内部的储能液33进行加热,而通过温控器34和温度传感器36又可使储能液33处于一个恒温状态,之后通过出热孔37内部的散热器38可将储能液33内部热量传导进导热管39的内部,而负压风机310的存在又可将导热管39内部的热量通过空气抽至供热环312内部的蓄热仓313内,之后热能会从出热喷头314喷出至加压测试单元2的表面,从而可对加压测试单元2内部的试件供热,通过调试则可使供给给加压测试单元2的热能处于适合需要的温度,相较于现有仅仅通过隔热箱体保温的检测设备,本装置中的检测设备具有高效供热,有效保温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