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列车运行的图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45989发布日期:2023-03-14 23:36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拟列车运行的图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列车检测样本的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列车运行的图像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列车图像检测设备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列车图像检测设备在设备调试阶段通常在实验场地用真实过车来调试相机角度焦距等参数,这种测试方法对于没有实验场的中小企业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在安装现场可能存在运输时颠簸产生的参数变化,导致需要根据现场下次过车情况来进行参数调节,由于铁路设备安装调试需要申请天窗作业,这就导致了很大的时间金钱上的浪费;而且在检修期间作业人员检修处理后由于没有通过列车无法对设备状态进行检测。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发一种模拟列车运行的图像系统是很符合实际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列车图像检测设备在安装现场无法保证实时存在运行中的列车,导致无法对检测设备进行参数准确调试的问题,进而研发一种模拟列车运行的图像系统;
4.一种模拟列车运行的图像系统,所述图像系统包括车底模拟模块、电池模块和两个车侧模拟模块,所述两个车侧模拟模块平行相对设置,且每个车侧模拟模块竖直设置在一根铁轨上,每个车侧模拟模块的底部与所在铁轨拆卸连接,车底模拟模块设置在两个车侧模拟模块的一侧,且车底模拟模块设置在两根铁轨上,车底模拟模块与每根铁轨拆卸连接,电池模块设置在车底模拟模块上,且电池模块与车底模拟模块拆卸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车侧模拟模块包括车侧图像模拟装置、侧部绝缘轨道夹具、一号安装座和车侧伸缩杆组件;
6.所述侧部绝缘轨道夹具设置在铁轨的工作轨面上,且侧部绝缘轨道夹具与所在铁轨拆卸连接,车侧伸缩杆组件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侧部绝缘轨道夹具的上表面上,且车侧伸缩杆组件的底部与侧部绝缘轨道夹具固定连接,一号安装座套设在车侧伸缩杆组件的顶部,且一号安装座与车侧伸缩杆组件的顶部通过螺栓拆卸连接,车侧图像模拟装置设置在一号安装座上,且车侧图像模拟装置与一号安装座通过螺栓拆卸连接,车侧模拟模块通过侧部绝缘轨道夹具与所在铁轨拆卸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车侧伸缩杆组件包括n个中空碳纤维伸缩杆和n-1个碳纤维伸缩杆夹,所述n个中空碳纤维伸缩杆由上至下依次套装设置,相邻两个中空碳纤维伸缩杆之间设有一个碳纤维伸缩杆夹,且相邻两个中空碳纤维伸缩杆通过一个碳纤维伸缩杆夹紧固连接,位于最末端的中空碳纤维伸缩杆的底部与侧部绝缘轨道夹具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位于最顶端的中空碳纤维伸缩杆的顶部与一号安装座拆卸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车侧图像模拟装置包括型材框架、列车图像模拟图片、电机、联轴
器、传动轴、两个同步带轮组件和两根同步皮带;
9.所述型材框架包括中间横梁和两个侧部横梁型材,所述两个侧部横梁型材平行相对设置,中间横梁设置在两个侧部横梁型材之间,且中间横梁的一端与一个侧部横梁型材固定连接,中间横梁的另一端与另一个侧部横梁型材固定连接;
10.所述同步带轮组件包括一个同步轮和一个惰轮;
11.所述电机设置在一个侧部横梁型材的外侧,且电机靠近侧部横梁型材的端部设置,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板与所在的侧部横梁型材拆卸连接,每个同步带轮组件设置在一个侧部横梁型材的内侧,每个同步带轮组件中的惰轮靠近所在侧部横梁型材的一端设置,且每个惰轮的安装板与所在侧部横梁型材通过螺栓拆卸连接,惰轮与本身的安装板转动连接,每个同步带轮组件中的同步轮靠近所在侧部横梁型材的另一端设置,且两个同步带轮组件之间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穿过一个同步轮并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电机输出轴相连,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同步轮并与设置有另一个同步轮的侧部横梁型材外侧的传动轴固定板转动连接,每根同步皮带对应套装在一个同步带轮组件中的同步轮和惰轮上,列车图像模拟图片设置在两根同步皮带上,且列车图像模拟图片与两根同步皮带拆卸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同步皮带的外圆面上沿周向等距设有多个牙套,列车图像模拟图片的内侧边缘处设有与牙套配合设置的卡钉,列车图像模拟图片通过卡钉与同步皮带上的牙套拆卸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侧部绝缘轨道夹具的侧部加工有锁紧螺纹通孔,锁紧螺纹通孔中插设有锁紧螺钉,锁紧螺钉与侧部绝缘轨道夹具螺纹连接,锁紧螺钉的旋拧部上设有加长摆杆,加长摆杆与锁紧螺钉的旋拧部一体成形设置;
14.进一步地,所述车底模拟模块包括车底图像模拟装置、两个车底伸缩杆组件、两个立柱和两个底部绝缘轨道夹具;
15.所述两个车底伸缩杆组件相对设置在车底图像模拟装置的两侧,且每个车底伸缩杆组件的一端插装在车底图像模拟装置上,每个车底伸缩杆组的另一端设有一个立柱,且立柱的轴线与车底伸缩杆组件的轴线垂直设置,立柱的顶部加工有凹槽,每个车底伸缩杆组件的另一端对应设置在所在立柱的顶部凹槽中,且每个车底伸缩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在立柱通过端部连接安装卡块拆卸连接,每个立柱的下方设有一个底部绝缘轨道夹具,且每个立柱的底部与对应的底部绝缘轨道夹具顶部固定连接,车底模拟模块通过两个底部绝缘轨道夹具与所在铁轨拆卸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车底图像模拟装置的组成结构与车侧图像模拟装置的组成结构相同,车底伸缩杆组件的组成结构与车侧伸缩杆组件的组成结构相同,每个车底伸缩杆组件中一端的中空碳纤维伸缩杆对应插装在车底图像模拟装置一侧的侧部横梁型材中;
17.进一步地,所述底部绝缘轨道夹具的组成结构与侧部绝缘轨道夹具的组成结构相同;
18.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和电池安装座,所述电池安装座通过螺栓与车底图像模拟装置中的侧部横梁型材拆卸连接,电池安装在电池安装座中,且电池通过导线与电机的供电端和车底图像模拟装置中电机的供电端相连。
19.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拟列车运行的图像系统,为了解决列车图像检测设备调
试相机角度焦距等参数时存在修建实验场地过于昂贵;现场安装调试不便;检修维护不便等问题,设计了采用贴有特定图片的同步带传动方式来模拟列车运行情况,通过碳纤维伸缩管来固定设备,该设计强度好支撑稳定,内部中空便于走线美观大方,可以伸缩调节高度便于实现模拟列车转向架和模拟车厢的切换。底部绝缘轨道夹具材质为绝缘材料防止铁轨之间联电,夹具可以快速装夹便于安装。整体设计结构简单,连接件通用性好易于维护保养。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布置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包含部件的组成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主视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车侧模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车侧图像模拟装置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车侧图像模拟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车底模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车侧模拟模块、101车侧图像模拟装置、1011列车图像模拟图片、1012电机、1013侧部横梁型材、1014联轴器、1015传动轴、1016同步轮、1017惰轮、1018中间横梁、1019同步皮带、102空碳纤维伸缩杆、103侧部绝缘轨道夹具、104一号安装座、105碳纤维伸缩杆夹、106锁紧螺钉、2车底模拟模块、201车底图像模拟装置、202车底伸缩杆组件、203立柱、204底部绝缘轨道夹具、3电池模块、301电池和302电池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30.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模拟列车运行的图像系统,所述图像系统包括车底模拟模块2、电池模块3和两个车侧模拟模块1,所述两个车侧模拟模块1平行相对设置,且每个车侧模拟模块1竖直设置在一根铁轨上,每个车侧模拟模块1的底部与所在铁轨拆卸连接,车底模拟模块2设置在两个车侧模拟模块1的一侧,且车底模拟模块2设置在两根铁轨上,车底模拟模块2与每根铁轨拆卸连接,电池模块3设置在车底模拟模块2上,且电池模块3与车底模拟模块2拆卸连接。
31.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模拟列车运行的图像系统,在列车图像检测设备调试时可以有效模拟列车的运行状态,保证了列车图像检测设备中各个参数的准确性。
32.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所述车侧模拟模块1包括车侧图像模拟装置101、侧部绝缘轨道夹具103、一号安装座104和车侧伸缩杆组件;
33.所述侧部绝缘轨道夹具103设置在铁轨的工作轨面上,且侧部绝缘轨道夹具103与所在铁轨拆卸连接,车侧伸缩杆组件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侧部绝缘轨道夹具103的上表面上,且车侧伸缩杆组件的底部与侧部绝缘轨道夹具103固定连接,一号安装座104套设在车侧伸缩杆组件的顶部,且一号安装座104与车侧伸缩杆组件的顶部通过螺栓拆卸连接,车侧图像模拟装置101设置在一号安装座104上,且车侧图像模拟装置101与一号安装座104通过螺栓
拆卸连接,车侧模拟模块1通过侧部绝缘轨道夹具103与所在铁轨拆卸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34.本实施方式中,车侧模拟模块1主要是模拟列车的车厢与转向架,服务于列车图像检测设备中的侧部摄像头,并且为侧部摄像头的布置参数提供素材。
35.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点在于,所述车侧伸缩杆组件包括n个中空碳纤维伸缩杆102和n-1个碳纤维伸缩杆夹105,所述n个中空碳纤维伸缩杆102由上至下依次套装设置,相邻两个中空碳纤维伸缩杆102之间设有一个碳纤维伸缩杆夹105,且相邻两个中空碳纤维伸缩杆102通过一个碳纤维伸缩杆夹105紧固连接,位于最末端的中空碳纤维伸缩杆102的底部与侧部绝缘轨道夹具10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位于最顶端的中空碳纤维伸缩杆102的顶部与一号安装座104拆卸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36.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中空碳纤维伸缩杆102和碳纤维伸缩杆夹105组成的车侧伸缩杆组件可以控制列车模拟图片的布置高度,而且中空结构也便于走线。
37.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所述车侧图像模拟装置101包括型材框架、列车图像模拟图片1011、电机1012、联轴器1014、传动轴1015、两个同步带轮组件和两根同步皮带1019;
38.所述型材框架包括中间横梁1018和两个侧部横梁型材1013,所述两个侧部横梁型材1013平行相对设置,中间横梁1018设置在两个侧部横梁型材1013之间,且中间横梁1018的一端与一个侧部横梁型材1013固定连接,中间横梁1018的另一端与另一个侧部横梁型材1013固定连接;
39.所述同步带轮组件包括一个同步轮1016和一个惰轮1017;
40.所述电机1012设置在一个侧部横梁型材1013的外侧,且电机1012靠近侧部横梁型材1013的端部设置,电机1012通过电机安装板与所在的侧部横梁型材1013拆卸连接,每个同步带轮组件设置在一个侧部横梁型材的内侧,每个同步带轮组件中的惰轮1017靠近所在侧部横梁型材的一端设置,且每个惰轮1017的安装板与所在侧部横梁型材通过螺栓拆卸连接,惰轮1017与本身的安装板转动连接,每个同步带轮组件中的同步轮1016靠近所在侧部横梁型材的另一端设置,且两个同步带轮组件之间设有传动轴1015,传动轴1015的一端穿过一个同步轮1016并通过联轴器1014与电机1012的电机输出轴相连,传动轴1015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同步轮1016并与设置有另一个同步轮1016的侧部横梁型材1013外侧的传动轴固定板转动连接,每根同步皮带1019对应套装在一个同步带轮组件中的同步轮1016和惰轮1017上,列车图像模拟图片1011设置在两根同步皮带1019上,且列车图像模拟图片1011与两根同步皮带1019拆卸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41.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电机1013带动同步带轮组件工作,同时带动同步皮带1019进行重复的转动,而位于同步皮带1019上的列车图像模拟图片1011也随之转动,模拟列车行走的动作,通过图片的不断变化给位于侧部的摄像头提供素材,为侧部摄像头参数的调试提供了依据。
42.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不同点在于,所述同步皮带1019的外圆面上沿周向等距设有多个牙套,列车图像模拟图片1011的内侧边缘处设有与牙套配合设置的卡钉,列车图像模拟图片1011通过卡钉与同步皮
带1019上的牙套拆卸连接。
43.如此设置,便于对列车图像模拟图片1011进行替换。
44.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不同点在于,所述侧部绝缘轨道夹具103的侧部加工有锁紧螺纹通孔,锁紧螺纹通孔中插设有锁紧螺钉106,锁紧螺钉106与侧部绝缘轨道夹具103螺纹连接,锁紧螺钉106的旋拧部上设有加长摆杆,加长摆杆与锁紧螺钉106的旋拧部一体成形设置。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45.如此设置,便于旋拧锁紧螺钉106,使侧部绝缘轨道夹具103在拆卸使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
46.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不同点在于,所述车底模拟模块2包括车底图像模拟装置201、两个车底伸缩杆组件202、两个立柱203和两个底部绝缘轨道夹具204;
47.所述两个车底伸缩杆组件202相对设置在车底图像模拟装置201的两侧,且每个车底伸缩杆组件202的一端插装在车底图像模拟装置201上,每个车底伸缩杆组件202的另一端设有一个立柱203,且立柱203的轴线与车底伸缩杆组件202的轴线垂直设置,立柱203的顶部加工有凹槽,每个车底伸缩杆组件202的另一端对应设置在所在立柱203的顶部凹槽中,且每个车底伸缩杆组件202的另一端与所在立柱203通过端部连接安装卡块拆卸连接,每个立柱203的下方设有一个底部绝缘轨道夹具204,且每个立柱203的底部与对应的底部绝缘轨道夹具204顶部固定连接,车底模拟模块2通过两个底部绝缘轨道夹具204与所在铁轨拆卸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48.本实施方式中,车底模拟模块2主要是模拟列车的底部,服务于列车图像检测设备中的底部摄像头,并且为底部摄像头的布置参数提供素材。
49.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七不同点在于,所述车底图像模拟装置201的组成结构与车侧图像模拟装置101的组成结构相同,车底伸缩杆组件202的组成结构与车侧伸缩杆组件的组成结构相同,每个车底伸缩杆组件202中一端的中空碳纤维伸缩杆对应插装在车底图像模拟装置201一侧的侧部横梁型材中。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七相同。
50.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不同点在于,所述底部绝缘轨道夹具204的组成结构与侧部绝缘轨道夹具103的组成结构相同。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相同。
51.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九不同点在于,所述电池模块3包括电池301和电池安装座302,所述电池安装座302通过螺栓与车底图像模拟装置201中的侧部横梁型材拆卸连接,电池301安装在电池安装座302中,且电池301通过导线与电机1012的供电端和车底图像模拟装置201中电机的供电端相连。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九相同。
52.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案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结构及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案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案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
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
53.工作原理:
5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具体实施方式十中的连接关系组装好,将车底模拟模块2和两个车侧模拟模块1对应放置在轨道上,并进行紧固保证不会与轨道发生窜动,启动电机,在电机的带动下,带动同步带轮组件工作,同时带动同步皮带进行重复的转动,而位于同步皮带上的列车图像模拟图片也随之转动,模拟列车行走的动作,通过图片的不断变化给位于侧部摄像头和底部摄像头提供素材,为侧部摄像头和底部摄像头的参数调试提供了素材依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