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非接触式验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76294发布日期:2023-03-29 15:33阅读:80来源:国知局
配电网非接触式验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网验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配电网非接触式验电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电力行业所使用的验电器大部分为直接接触式,通常是基于电容分压的原理来实现验电,把验电器安装在操作杆上,工作时将验电器直接与高压输电线路接触,验电器中的电阻将高电压降低到安全的电压值,通过人体到大地形成一个回路。
3.传统的验电器有以下缺陷:1、传统验电器体积小,携带容易,但是必须与高压输电线路接触才能工作,存在安全隐患,且工作过程中使用电池,如果因电池电能耗尽没有及时更换而导致验电器不能正确发声或者发光也会带来安全隐患;2、验电器仅能验明一个电压等级,如66kv的验电器,不能同时在除66kv以外的其他电压等级下使用,手持式验电器的所有绝缘杆必须拉足后使用,《安规》中指出,高压验电时需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手套,验电器所连接的绝缘杆应全部拉出,验电人员应与验电设备之间间隔足够的距离,恶劣天气环境下不得在室外进行验电操作;3、多量程验电器的存在也间接增加了运行人员拿错验电器的可能,在直接接触带电设备验电的过程中,也增加了误触碰相邻带电设备的风险,对于高电压等级的设备,运行人员还需携带加长的绝缘杆辅助验电,绝缘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人员的风险,当需要对距离较远的设备进行验电时,会造成操作困难且增加了运行人员的负担,接触式验电器虽然发展的较为成熟,但是随着输电等级的不断提高,直接验电方式暴露出来的操作繁琐等问题始终无法避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配电网非接触式验电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配电网非接触式验电装置,包括紫外传感装置,所述紫外传感装置的侧面设有紫外传感驱动装置,所述紫外传感驱动装置和紫外传感装置之间设有测距装置,且测距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紫外传感装置和紫外传感驱动装置,且紫外传感驱动装置内部走线通过测距装置内部,所述紫外传感驱动装置的端部安装有显示装置。
6.优选的,所述紫外传感装置内部包括紫外传感探头、日盲型紫外光检测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测距探头、温度湿度探测模块和电源模块。
7.优选的,所述紫外传感装置内部包括运算模块、显示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
8.优选的,所述紫外传感驱动装置内部包括紫外驱动电路,且紫外传感驱动装置和紫外传感装置之间通过电磁信号连接。
9.优选的,所述紫外传感装置内部设有紫外传感器阳极和光电阴极,且光电阴极通过紫外材料制成,且紫外传感器阳极和光电阴极组合形成紫外传感探头。
10.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高灵敏度的日盲型紫外传感器可以非接触测量高压设备电晕放电中紫外脉冲的功率密度,通过功率密度判断设备的表面电场,结合环境参数,从而确认线路是否带电。温度湿度探测模块,将环境情况实时监测修正数据,测距探头能快速准确地判定测量仪器与待检设备的距离,并直观的对准待检设备,防止误测。
12.本实用新型中,非接触式验电器不同于传统的验电方式,不需要和高压输电线路直接接触,就可以实现验电操作,并且具有小型、便携式、结果准确特点的非接触式验电器会带来巨大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紫外传感器驱动电路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模拟图。
17.图例说明:
18.1、紫外传感装置;2、测距装置;3、紫外传感驱动装置;4、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0.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1.具体实施例:
22.参照图1-4,配电网非接触式验电装置,包括紫外传感装置1,紫外传感装置1的侧面设有紫外传感驱动装置3,紫外传感驱动装置3和紫外传感装置1之间设有测距装置2,且测距装置2的两端分别连接紫外传感装置1和紫外传感驱动装置3,且紫外传感驱动装置3内部走线通过测距装置2内部,紫外传感驱动装置3的端部安装有显示装置4。
23.采用高灵敏度的日盲型紫外传感器可以非接触测量高压设备电晕放电中紫外脉冲的功率密度,通过功率密度判断设备的表面电场,结合环境参数,从而确认线路是否带电。温度湿度探测模块,将环境情况实时监测修正数据,测距探头能快速准确地判定测量仪器与待检设备的距离,并直观的对准待检设备,防止误测。
24.高压输电线、金属夹具和线路接头等部位在高电压下会发生持续的电晕放电,支撑高压设备也有肉眼难以看见的放电,因此线路和器具是否带电可根据其放电与否来判定。高压设备表面发生电晕放电时,会辐射出紫外线和声波等。太阳光中也含紫外线,波长大于280nm的部分几乎全部被大气中的臭氧所吸收,低于280nm高于200nm的波长区间称为“日盲光谱区”。采用特定的日盲型紫外传感器,可利用这段太阳盲区,是仪器工作在此波段间,而对其他频段的光谱不敏感,从而去除可见光源的干扰,首先紫外光通过带宽为240-280nm的紫外日盲光谱滤镜进行滤波后进入紫外传感器,转换为光电流脉冲输出,经处理后得到尖脉冲信号,通过对单位时间计量到的放电脉冲数进行统计,从而确定放电强度,为高
压输电线带电状态监控提供依据,以此检测输电线路电晕放电,即用紫外辐射来表征高压设备的带电状态。
25.非接触式验电器不同于传统的验电方式,不需要和高压输电线路直接接触,就可以实现验电操作,并且具有小型、便携式、结果准确特点的非接触式验电器会带来巨大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26.具体实施例二:
27.参照图2,紫外传感装置1内部包括紫外传感探头、日盲型紫外光检测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测距探头、温度湿度探测模块和电源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内部包括运算模块、显示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紫外传感驱动装置3内部包括紫外驱动电路,且紫外传感驱动装置3和紫外传感装置1之间通过电磁信号连接,紫外传感装置1内部设有紫外传感器阳极和光电阴极,且光电阴极通过紫外材料制成,且紫外传感器阳极和光电阴极组合形成紫外传感探头。
28.紫外检测模块工作原理:基于金属的光电发射效应和电子繁流理论。光电阴极由只对紫外线敏感的紫外材料制成,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射光电子,在传感器的阳极和光电阴极之间加上电压后,就在两极之间建立了电场,当紫外线射在光电阴极表面,如果入射光能量大于阴极表面逸出功,就会产生光电发射效应,逸出光电子,这种现象称为电子繁流,由于纯金属阴极的电子产额极低,紫外传感器中还需充入特殊气体,通过繁流放电增加电子输出,光电子在电场作用下,以极高的速度碰撞周围的气体分子,使其电离成电子和正离子,电离产生的新电子继续电离周围的气体分子,最终射向阳极,而电离产生的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也被加速撞向光电阴极,导致更多电子的产生,这一过程循环往复,在阳极和光电阴极之间就会迅速形成很大的电流并产生放电。
29.具体实施例三:
30.参照图3,为了正确检测紫外线,驱动电路要有灭弧功能,防止放电电流自保持。其工作原理为:没有紫外线时,传感器不放电,阳极电位等于外加工作电压。紫外线入射时,传感器放电,电流由充电电容提供,并在电阻上产生瞬时电流,输出一个脉冲电压;放电中电容电量减少,阳极电位逐渐降低,低于放电维持电压则暂停放电。停止放电后,电源向电容逐渐充电,阳极电位增加,达到放电起始电压后,如有紫外光照射到传感器上,则再次放电。紫外传感器将探测数据处理后,将输电线路距离,垂直情况反馈到显示模块中,操作人员根据反馈条件进行微调,使得电磁感应探测模块更加准确。
3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
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