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5858发布日期:2023-06-21 12:0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一种检测试剂盒,尤其是涉及一种试条带定位孔的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1、目前,越来越多能实现现场采样并可立即获得检测结果的产品被研究和应用于临床,这类检测通常被称为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这种即时检测试剂盒的市场需求巨大,但生产加工过程相对比较复杂,生产过程中对人工的要求较高。

2、该类即时检验常采用带有试剂的干式检测试条来完成。例如侧向横流(lateralflow)检测试条一般包括支撑垫,在支撑垫上从上游到下游依次相互叠加地设置有加样垫、标记垫、检测垫和吸水垫。滴加在加样垫上的液体样本顺次流过加样垫、标记垫、检测垫和吸水垫。检测完成后,检测垫显色的颜色深浅度与待检测样本中被分析物的浓度线性相关,从而判断出样品中对应被分析物的水平。例如垂直流检测试条一般包括支撑垫,在支撑垫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样本垫、分离垫和检测垫,支撑垫位于检测垫处开设有观察孔。

3、检测试条可以采用电化学方法、光化学方法等合适即时检验要求的各类检测方法,可用于测定激素水平、毒品类、过敏原、尿液中的生理指标、hbv、hcv、hiv、疟疾、登革热、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sars和2019-ncov、血糖、尿酸、血酮、胆固醇、乳酸等。

4、现有技术中检测试剂盒一般都是由上盖、下壳和试条构成,试条一般是通过试剂盒下壳的定位槽进行限位,但定位槽对试条的限位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解决防范试条装反、错位的问题,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方向选择,安装试条后还需要人工再进行检查,特别是上下壳扣合之后,检查难度进一步增加。这种组装方式导致产品的质量非常依赖员工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检测试剂盒,解决试条的定位问题,以简化生产工艺,提高检测试剂盒的生产效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检测试剂盒,包括外壳本体和试条,外壳本体上开设有用于与试条的加样区对应的加样孔,以及与试条的测试区对应的观察窗,外壳本体内设置有贯穿所述试条的定位柱,试条在与定位柱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孔。

4、进一步的,外壳本体由上盖和下壳构成,加样孔和观察窗都在上盖上,下壳上与试条的加样区对应的位置设有加样仓,在下壳上与加样仓相对的一端设有废液区,定位柱设于下壳的废液区内。

5、进一步的,定位孔的数量至少为1个,定位柱的数量、位置与定位孔的数量及位置相对应。

6、进一步的,至少一个定位孔的中心点位于试条纵向方向的非中轴线上,与设置在废液区的定位柱过盈配合。

7、进一步的,沿试条纵向方向作穿过定位孔与定位柱中心的纵线,定位孔和定位柱的水平截面为沿此条纵线的轴对称图形。

8、进一步的,沿试条纵向方向作穿过定位孔与定位柱中心的纵线,定位孔和定位柱的水平截面为沿此条纵线的非轴对称图形。

9、进一步的,下壳上与试条对应的位置设有支撑筋。

10、进一步的,加样仓端部设有两个防转筋,两个防转筋的间距与试条的宽度相适应。

11、进一步的,支撑筋的长度≤试条的长度,支撑筋在试条纵向方向分布,且支撑筋的数量不小于两个,支撑筋间的最大距离≤试条的宽度。

12、进一步的,每个支撑筋的高度一致,试条可平放于支撑筋上。

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检测试剂盒具有以下优势:

14、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检测试剂盒,试条上具有定位孔,与下壳上的定位柱过盈配合,组装工艺简单,与现有的卡槽定位相比,降低了对工人的要求,提高组装效率的同时,可防止试条左右、上下装反。

15、2.防止试条安装后前后移动:定位柱限制了试条在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使试条不受卡槽尺寸偏差的影响,即使卡槽偏大试条也不会移动。

16、3.防止试条安装方向错误:由于试条的定位孔不在试条的中心,如果装反试条的话装配人员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装配不进去,另一端会伸出卡槽一截距离,完全避免了试条装反情况的发生。

17、4.提高装配效率:在定位孔定位柱的作用下,将试条先插入定位孔再压入卡槽的装配方式能更准确的帮助装配人员定位,无需装配人员耗费精力对准卡槽,明显提高装配效率,节省装配人员的精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测试剂盒,包括外壳本体(1)和试条(2),所述外壳本体(1)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试条(2)的加样区对应的加样孔(3),以及与所述试条(2)的测试区对应的观察窗(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1)内设置有贯穿所述试条(2)的定位柱(5),所述试条(2)在与所述定位柱(5)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孔(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1)由上盖(7)和下壳(8)构成,所述加样孔(3)和所述观察窗(4)都在所述上盖(7)上,所述下壳(8)上与所述试条(2)的加样区对应的位置设有加样仓(9),在所述下壳(8)上与所述加样仓(9)相对的一端设有废液区(10),所述定位柱(5)设于所述下壳(8)的废液区(10)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6)的数量至少为1个,所述定位柱(5)的数量、位置与所述定位孔(6)的数量及位置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孔(6)的中心点位于所述试条(2)纵向方向的非中轴线上,与设置在所述废液区(10)的所述定位柱(5)过盈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试条(2)纵向方向作穿过所述定位孔(6)与所述定位柱(5)中心的纵线,所述定位孔(6)和所述定位柱(5)的水平截面为沿此条纵线的轴对称图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试条(2)纵向方向作穿过所述定位孔(6)与所述定位柱(5)中心的纵线,所述定位孔(6)和所述定位柱(5)的水平截面为沿此条纵线的非轴对称图形。

7.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8)上与所述试条(2)对应的位置设有支撑筋(1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仓(9)端部设有两个防转筋(12),两个所述防转筋(12)的间距与所述试条(2)的宽度相适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11)的长度≤所述试条(2)的长度,所述支撑筋(11)在所述试条(2)纵向方向分布,且所述支撑筋(11)的数量不小于两个,所述支撑筋(11)间的最大距离≤所述试条(2)的宽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筋(11)的高度一致,所述试条(2)可平放于所述支撑筋(11)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试剂盒,包括外壳本体和试条,所述外壳本体上开设有用于与试条加样区对应的加样孔,以及与试条测试区对应的观察窗,所述外壳本体内设置有贯穿试条的定位柱,所述试条在与定位柱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孔。本技术提供的检测试剂盒,通过在外壳本体内设置定位柱及在试条对应位置设置定位孔,实现了对试条的定位,能避免在组装过程中将试条左右、上下装反,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回顺,齐艳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