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平面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1852发布日期:2023-03-25 00:12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体平面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墙体平面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墙体平面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对建筑进行验收时,通常会对建筑墙体的平面度进行检测,现有的墙面平面度检测方式通常为检测人员手持靠尺靠在墙上进行检测,以此得出墙面的平整度,由于靠尺宽度较窄,所以在检测时,通常只能在一条线的位置上进行检测,进而使得检测数据可能存在偶然性,最终会使得墙面平整度检测数据的精度不是很好,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墙体平面度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墙体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右端设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外侧固定连接有大锥齿轮,所述大锥齿轮外侧啮合连接有小锥齿轮,所述小锥齿轮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且固定轴贯穿转动架,所述固定轴与转动架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且往复丝杆与转动架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外侧滑动连接有撑杆,且撑杆与转动架滑动连接,所述撑杆内侧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撑杆滑动连接,所述撑杆右端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右端转动连接有滚珠。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架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与支架转动连接。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贯穿撑杆,所述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外侧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且压板和压力传感器均与撑杆接触。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内部前后两端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右端固定连接有推块,且推块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推块内侧右端设有水性笔,且水性笔贯穿推块。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性笔外侧左端螺旋连接有滑板,且滑板与推块滑动连接,所述滑板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推块固定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一种墙体平面度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的大齿轮、往复丝杆和压力传感器,在通过装置对建筑墙体的平面度进行检测时,控制电机带动大锥齿轮啮合小锥齿轮,此时转动架会带动压力检测机构在墙面上快速转动,因为此时电机也驱动往复丝杆转动,此时在限位块的限位下,撑杆会带动压力检测机构沿着转动架缓慢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滑块压缩第一弹簧,进一步使压板压动压力传感器,实现了在一个圆环面范围内对压力传感器的感应
值进行检测,以此通过判断检测的压力值是否在设定范围内,可以确定圆环检测面的不同位置处是否平整,通过增大检测范围,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检测数据出现偶然性,进而保证了检测数据的精度。
12.2、一种墙体平面度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的水性笔、压力传感器和电动伸缩杆,通过对圆环面不同位置处压力传感器感应的压力值进行对比,在压力传感器感应的压力值不在设定范围内时,电动伸缩杆会伸出,以此实现了使水性笔的笔头与墙面接触,进而在对圆环面的不同位置处进行压力检测时,可以在压力传感器感应的压力值超出设定范围时对墙面对应位置进行标记,进而方便了后续快速找到对应位置进行修补。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墙体平面度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墙体平面度检测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技术一种墙体平面度检测装置撑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技术一种墙体平面度检测装置滑块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支架;2、转动架;3、支撑块;4、电机;5、大锥齿轮;6、小锥齿轮;7、固定轴;8、往复丝杆;9、撑杆;10、限位块;11、蓄电池;12、控制器;13、把手;14、滑块;15、第一弹簧;16、压板;17、压力传感器;18、滚珠;19、电动伸缩杆;20、推块;21、水性笔;22、滑板;23、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21.实施例1
22.如图1-4所示,一种墙体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右端设有转动架2,所述转动架2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主轴外侧固定连接有大锥齿轮5,所述大锥齿轮5外侧啮合连接有小锥齿轮6,所述小锥齿轮6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7,且固定轴7贯穿转动架2,所述固定轴7与转动架2和支架1转动连接,所述电机4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
往复丝杆8,且往复丝杆8与转动架2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8外侧滑动连接有撑杆9,且撑杆9与转动架2滑动连接,所述撑杆9内侧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且限位块10与撑杆9滑动连接,所述撑杆9右端滑动连接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右端转动连接有滚珠18。
23.实施例2
24.如图1-2所示,为了解决转动架2转动稳定性差的问题,所述转动架2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且支撑块3与支架1转动连接,通过使转动架2通过两个支撑块3与支架1发生转动,保证了转动架2转动时的稳定性。
25.实施例3
26.如图1-3所示,为了解决不确定墙面平整度是否满足要求的问题,所述滑块14贯穿撑杆9,所述滑块14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所述第一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6,所述压板16外侧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7,且压板16和压力传感器17均与撑杆9接触,通过滑块14压缩第一弹簧15,进一步使压板16压动压力传感器17,然后通过使压力传感器17感应的压力值和压力值的设定范围做比对,方便了确定墙面平整度是否满足要求。
27.实施例4
28.如图4所示,为了解决不确定墙面不平整处位置的问题,所述滑块14内部前后两端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9,所述电动伸缩杆19右端固定连接有推块20,且推块20与滑块14滑动连接,所述推块20内侧右端设有水性笔21,且水性笔21贯穿推块20,在墙面平整度不满足要求时,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19伸出,进一步推动水性笔21与墙面接触,实现了对墙面平整度不满足要求处进行标记,进而方便了确定墙面不平整处的位置。
29.实施例5
30.如图4所示,为了解决水性笔21与墙面发生剧烈碰撞的问题,所述水性笔21外侧左端螺旋连接有滑板22,且滑板22与推块20滑动连接,所述滑板22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3,且第二弹簧23的另一端与推块20固定连接,在水性笔21与墙面接触时,通过水性笔21带动滑板22压缩第二弹簧23,避免了水性笔21与墙面发生剧烈碰撞。
31.在本实施例中,在通过装置对建筑墙体的平面度进行检测时,先推动装置使支架的右端与墙面紧密接触,此时滚珠18会与墙面接触,滑块14会压缩第一弹簧15,压板16会压动压力传感器17,然后通过控制器12设定好压力传感器17的感应范围,接着通过控制器12启动装置,此时电机4会带动大锥齿轮5啮合小锥齿轮6,此时转动架2会带动压力检测机构在墙面上快速转动,固定轴7会不断与支架1发生转动,支撑块3此时会不断与支架1发生转动,因为此时电机4也驱动往复丝杆8转动,此时在限位块10的限位下,撑杆9此时会在压力检测机构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压力检测机构沿着转动架2缓慢移动,此时撑杆9会不断远离转动架2的转动中心,以此实现了在一个圆环面范围内对压力传感器17的感应值进行检测,在此过程中,滚珠18会不断与墙面发生转动,当墙面出现不平的位置时,在滚珠18转动至指定位置后,压力传感器17感应的压力值会发生变化,然后通过控制器12判断检测的压力值是否在设定范围内,可以确定圆环检测面的不同位置处是否平整,在压力传感器17感应的压力值不在设定范围内时,此时电动伸缩杆19会伸出,以此实现了推动推块20从滑块14内滑出,进一步实现了使水性笔21的笔头与墙面接触,此时在水性笔21与墙面接触时,滑板22会压缩第二弹簧23进行缓冲,避免了水性笔21直接与墙面撞在一起,水性笔21此时会不断对墙面不平的位置处进行标记,通过在压力传感器17感应的压力值超出设定范围时对墙面对
应位置进行标记,方便了后续快速找到对应位置进行修补,当压力检测机构运动到其他位置后其检测的压力值又在设定范围内时,控制器12接着会控制电动伸缩杆19收缩,以此复位水性笔21。
32.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以及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