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49561发布日期:2023-02-18 00:3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2.电池由电池箱体及放置于电池箱体内的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组成,电池单体内部填充有电解液。正常情况下,电池单体为密封状态,电解液稳定存放于各电池单体中,电池箱体中无电解液。当电池单体因自身缺陷或封装工艺等原因而出现密封失效时,电解液将从电池单体内部泄漏至电池箱体中,电解液在电池箱体中挥发并产生挥发气体。
3.由于电解液是由有机溶剂组成,电解液具有易燃、易挥发且具有腐蚀性的特性。当电解液泄漏至电池箱体中,可能会腐蚀电池箱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引起电池短路,从而影响电池箱体的使用性能。
4.基于此,为了避免因电池单体漏液而导致电池发生故障,需要对电池进行漏液检测。然而,目前检测电池单体是否漏液的方式准确率低,甚至可能造成误判。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检测电池单体是否漏液的方式准确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包括:
7.抽气组件,通过管道与待检测件内部连通,并用于将待检测件内部气体抽出;
8.检测组件,设置于抽气组件与待检测件之间,且分别与抽气组件及待检测件连通,用于检测从待检测件内部抽出的气体中目标气体的浓度。
9.通过上述方式,将待检测件内部的气体抽出并通过检测组件实现目标气体的浓度检测,根据检测出的浓度范围能够快速判断待检测件内部的漏液情况,不仅操作简单快捷,而且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包括连通于抽气组件及待检测件之间的第一管道,检测组件设于第一管道上;检测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一管道上的第一开关,第一开关位于检测组件与待检测件之间,且用于控制位于检测组件与待检测件之间的第一管道的通断。
11.通过设置第一开关,能够更加方便的控制检测组件与待检测件之间的通断,便于操作。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一端与位于第一开关及待检测件之间的第一管道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连通。
13.通过设置第二管道,能够实现待检测件内部气压的快速转换,使得待检测件能够在检测状态与正常状态之间快速切换,提高检测效率。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二管道上的第二开关,第二开关用于控制第二管道的通断。
15.通过设置第二开关,能够快速实现第二管道的通断,提高检测效率。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三管道,第三管道的一端与位于检测组件及第一开关之间的第一管道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连通。
17.通过设置第三管道,使得检测装置在检测结束后,通过大气中无电解液挥发气体的清洁空气将第一管道内残留的电解液挥发气体清除干净,防止电解液挥发气体长期残留而腐蚀检测组件,延长检测组件的使用寿命。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三管道上的第三开关,第三开关用于控制第三管道的通断。
19.通过设置第三开关,能够快速实现第三管道的通断,提高检测效率。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抽气组件包括真空发生器,真空发生器一端与检测组件连通,另一端用于连接气源。真空发生器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实现待检测件内部的稳定抽气。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一管道上的第四开关,第四开关位于真空发生器与气源之间,且用于控制位于真空发生器与气源之间的第一管道的通断。
22.通过设置第四开关,能够快速实现真空发生器与气源之间的通断,提高检测效率。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组件包括漏液传感器,漏液传感器用于检测从待检测件内部抽出的气体中目标气体的浓度。
24.漏液传感器可以对待检测件内部的气体进行检测,能够快速得到待检测件内部气体中目标气体的浓度,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待检测件内部是否发生漏液。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组件还包括第四管道,第四管道一端与抽气组件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连通;
26.漏液传感器设于第一管道和/或第四管道上。
27.通过设置第四管道,可以在检测之前将检测装置内部残留的空气排放干净,避免空气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度。
28.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漏液传感器设于第四管道上时,检测组件还包括用于暂存气体的储气罐,储气罐设于第四管道上。
29.在真空发生器的作用下被抽出的气体,经过第四管道暂存于储气罐内,漏液传感器能够对储气罐内的气体进行检测。由于暂存于储气罐内部的气体为静止状态,检测时间可灵活控制,因此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稳定性,使检测结果更准确。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组件还包括设于第四管道上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储气罐内的压力值。
31.待检测件内部的气体被抽出并暂存于储气罐内之后,可通过压力传感器对储气罐内的压力值进行检测,到达到预设的压力值时,可开启漏液传感器对储气罐内的气体进行检测。由此,可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组件还包括设于第四管道上的第五开关,第五开关位于储气罐靠近外部的一侧,用于控制位于储气罐与外部之间的第四管道的通断。
33.通过设置第五开关,能够顺利实现检测之前检测装置内部的空气排放,便于操作。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组件还包括设于第四管道上的第六开关,第六开关位于压力传感器与漏液传感器之间,用于控制位于压力传感器与漏液传感器之间的第四管道的通断。
35.通过设置第六开关,能够快速实现压力传感器与漏液传感器之间的通断,提高检测效率。
3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四管道上的消声器,所述消声器位于所述第五开关靠近外部的一侧,用于降低排气时的噪音。
37.当检测装置内部的气体通过第四管道排出时,消声器可以有效降低排气时的噪音,提高检测装置的使用性能。
3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检测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检测装置。
39.上述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通过抽气组件将待检测件内部的气体抽出,并通过检测组件对抽出的气体进行检测,可以直接获得抽出的气体中目标气体的浓度,通过对比检测得出的目标气体的浓度及理论浓度,即可快速判断待检测件内部是否发生泄漏;由于直接对从待检测件内部抽出的气体进行检测,不仅操作简单快捷,而且检测结果不受其他外部气体的影响,检测精度较高,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40.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2.附图标记说明:100、检测装置;200、待检测件;10、抽气组件;20、检测组件;30、第一管道;40、第一开关;50、第二管道;60、第二开关;70、第三管道;80、第三开关;90、第四开关;11、真空发生器;12、气源;21、漏液传感器;22、第四管道;23、储气罐;24、压力传感器;25、第五开关;26、第六开关;27、消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49.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动力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动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动力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
50.电池单体是组成电池的最小单元,具体地,电池包括电池箱体和放置于电池箱体内部的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而电池单体又包括端盖、壳体、电芯组件以及其他的功能性部件,其中,端盖盖合于壳体的开口处,并将电池单体的内部环境隔绝于外部环境。此外,壳体与端盖共同围合形成的电池单体的内部环境,可以用于容纳电芯组件、电解液以及其他部件。
51.正常情况下,储存于电池单体内部的电解液与外部环境隔绝。当各电池单体容置于电池箱体内部时,电池箱体中是没有电解液的,因此也没有电解液的挥发气体。然而,电池单体可能会因自身缺陷或封装工艺等原因而出现密封失效的问题,当电池单体的密封失效时,电解液可能会从电池单体内部流出,到达电池箱体中。
52.由于电解液是由有机溶剂组成,该有机溶剂具有易燃、易挥发且具有腐蚀性的特点。因此,若电池单体发生漏液,则电解液将进入电池箱体并腐蚀电子元器件,可能引起电池内部线路短路,从而影响电池箱体的使用性能。
53.申请人注意到,目前检测电池单体是否漏液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54.其一,打开电池箱体,通过肉眼观察或者鼻嗅的方式直接判断是否漏液。这种方式需要对电池箱体进行拆装,操作复杂,并且人工依赖度极高,检测准确率低。
55.其二,首先向电池箱体内部注入压缩空气直至电池箱体内部气压达到设定压力,然后检测电池箱体内部的电解液挥发气体的浓度。这种方式需要向电池箱体内注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会对电池箱体内部的电解液挥发气体进行稀释,并且注入压缩空气的量不同,则稀释的程度不同。因此,无法准确测量出电池箱体内部电解液挥发气体的实际浓度,可能产生误判。
56.基于以上考虑,为了解决目前检测电池单体是否漏液时的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申请人经过深入的研究,设计了一种检测装置,通过抽气组件从待检测件内部抽出气体,将抽出的气体通过检测组件进行检测,以得到目标气体的浓度,从而能够快速判断待检测件内部是否发生漏液,并且由于无需向待检测件内部注入空气,不存在稀释问题,从而提高检
测结果的准确率。
57.参阅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100,包括抽气组件10第一管道30及检测组件20。抽气组件10通过管道与待检测件200内部连通,并用于将待检测件200内部气体抽出第一管道30。检测组件20设置于抽气组件10与待检测件200之间,且分别与抽气组件10及待检测件200连通,用于检测从待检测件200内部抽出的气体中目标气体的浓度。
58.需要说明的是,抽气组件10是指,能够从待检测件200内部抽出气体,并且能够接收所抽出气体的部件。在抽气组件10的抽气作用下,待检测件200内部气体能够被抽出至检测组件20,以便于对被抽出的气体进行检测。
59.具体地,当检测装置100应用于电池单体的漏液检测时,上述待检测件200是指用于容置电池单体的电池箱体,上述目标气体是指电解液挥发气体。
60.实际使用时,首先需要确保电池箱体内部的密封性能良好。然后将第一管道30连接于电池箱体的泄压机构处,使第一管道30通过泄压机构与电池箱体内部连通,第一管道30的另一端依次连通检测组件20及抽气组件10。其中,泄压机构具体可以是防爆阀。
61.开启抽气组件10,对电池箱体内部抽气,被抽出的气体经过第一管道30到达检测组件20,检测组件20检测被抽出的气体中电解液挥发气体的浓度。当检测出的电解液挥发气体的浓度在安全范围内时,则说明电池箱体内部的电池单体未发生漏液,或者发生少量漏液,但漏液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62.当检测出的电解液挥发气体的浓度超过安全范围,则说明电池箱体内部的电池单体发生漏液,超出安全范围的值越大,则说明电池单体漏液越严重。
63.通过上述方式,将待检测件200内部的气体抽出并通过检测组件20实现目标气体的浓度检测,根据检测出的浓度范围能够快速判断待检测件200内部的漏液情况,不仅操作简单快捷,而且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解液挥发气体浓度是指,电解液所挥发出的气体中某一种或多种特殊物质含量的浓度。所检测的具体物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例如可以选择较特殊的、更利于区分电池箱体内原有气体的物质,即选择电池箱体内原有气体中不含有的物质,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判断。
65.作为一种具体地实施例,电解液中挥发的溶剂成分主要有碳酸甲乙酯(emc)和碳酸乙烯酯(ec)等碳酸酯类,其中,从电解液中挥发的气体成分主要有乙烯()、乙烷()、甲烷()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以及一氧化碳(co)、氢气()等还原性气体,也就是所检测的具体物质。对从电池箱体内部抽出的气体进行检测,若所抽出的气体中目标气体的浓度超过安全范围,则说明电池箱体内的电池单体已发生漏液。
66.可以理解地,所检测的具体物质也可以是电解液挥发气体中的其他物质,具体可根据电解液的实际成分以及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在此不做赘述。
67.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100包括连通于抽气组件10及待检测件200之间的第一管道30,检测组件20设于第一管道30上。检测装置100还包括设于第一管道30上的第一开关40,第一开关40位于检测组件20与待检测件200之间,且用于控制位于检测组件20与待检测件200之间的第一管道30的通断。
68.第一开关40打开时,检测组件20与待检测件200之间的第一管道30为连通状态,此
时待检测件200内部的气体可以在抽气组件10的作用下抽出,并经过检测组件20,便于检测组件20对所抽出气体进行检测。
69.第一开关40关闭时,可以确保待检测件200内部处于封闭状态,避免待检测件200内部的气体出现泄漏。
70.通过设置第一开关40,能够更加方便的控制检测组件20与待检测件200之间的通断,便于操作。
71.具体地,第一开关40可以设置为电磁阀,电磁阀可与外部控制装置进行通讯连接,以便于更好地控制第一开关40的启闭。
72.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100还包括第二管道50,第二管道50的一端与位于第一开关40及待检测件200之间的第一管道30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连通。
73.具体地,由于在检测时,需要从待检测件200内部向外抽气,抽气之后会引起待检测件200内部气压的变化。因此,在检测完成后,可通过第二管道50使得待检测件200内部与大气连通,恢复待检测件200内部的气压,使得待检测件200恢复至正常状态。
74.通过设置第二管道50,能够实现待检测件200内部气压的快速转换,使得待检测件200能够在检测状态与正常状态之间快速切换,提高检测效率。
75.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100还包括设于第二管道50上的第二开关60,第二开关60用于控制第二管道50的通断。
76.检测过程中,打开第一开关40,同时保持第二开关60处于关闭状态,使得待检测件200内部的气体能够顺利被抽出,以便于顺利完成检测。当检测完成后,关闭第一开关40,打开第二开关60,使得待检测件200内部与大气连通,迅速恢复待检测件200内部的气压。
77.具体地,第二开关60可以设置为电磁阀,电磁阀可与外部控制装置进行通讯连接,以便于更好地控制第二开关60的启闭。
78.通过设置第二开关60,能够快速实现第二管道50的通断,提高检测效率。
79.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100还包括第三管道70,第三管道70的一端与位于检测组件20及第一开关40之间的第一管道30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连通。
80.检测完成后,在待检测件200内部气压恢复的同时,抽气组件10可通过第三管道70将大气中无电解液挥发气体的清洁空气抽进检测装置100中,清洁空气在第一管道30内经过检测组件20后从抽气组件10排出,由此能够将第一管道30内残留的电解液挥发气体清除干净,防止电解液挥发气体长期残留而腐蚀检测组件20,延长检测组件20的使用寿命。
81.通过设置第三管道70,使得检测装置100能够具备自清洁功能,在检测结束后,通过大气中无电解液挥发气体的清洁空气将第一管道30内残留的电解液挥发气体清除干净,防止电解液挥发气体长期残留而腐蚀检测组件20,延长检测组件20的使用寿命。
82.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100还包括设于第三管道70上的第三开关80,第三开关80用于控制第三管道70的通断。
83.检测时,关闭第三开关80,确保待检测件200内部的气体能够被抽气组件10顺利抽出。检测结束后,打开第三开关80,且关闭第一开关40,抽气组件10将大气中的无电解液挥发气体的清洁空气抽进第二管道50中,以将检测组件20内部残留的电解液挥发气体清除干净。
84.通过设置第三开关80,能够快速实现第三管道70的通断,提高检测效率。
85.具体地,第三开关80可以设置为电磁阀,电磁阀可与外部控制装置进行通讯连接,以便于更好地控制第三开关80的启闭。
86.在一些实施例中,抽气组件10包括真空发生器11,真空发生器11一端与检测组件20连通,另一端用于连接气源12。
87.需要说明的是,气源12可以是检测装置100内部自带的气源12,也可以外接外部气源12。此外,上述气源12为恒定气源12。
88.气源12输出的压缩空气经过真空发生器11,真空发生器11产生稳定负压,从而将待检测件内部的气体抽出。
89.真空发生器11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实现待检测件内部的稳定抽气。
90.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100还包括设于第一管道30上的第四开关90,第四开关90位于真空发生器11与气源12之间,且用于控制位于真空发生器11与气源12之间的第一管道30的通断。
91.进行检测时,同时打开第一开关40及第四开关90,并且关闭第二开关60及第三开关80。气源12输出的压缩空气经过真空发生器11,产生稳定的负压将电池箱体内部气体抽出。
92.检测完成后,可通过关闭第四开关90切断真空发生器11与气源12之间的连通,从而实现真空发生器11的关闭。
93.具体地,第四开关90可以设置为电磁阀,电磁阀可与外部控制装置进行通讯连接,以便于更好地控制第四开关90的启闭。
94.通过设置第四开关90,能够快速实现真空发生器11与气源12之间的通断,提高检测效率。
95.请参看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组件20包括漏液传感器21,漏液传感器21用于检测从待检测件200内部抽出的气体中目标气体的浓度。
96.具体地,漏液传感器21可以设置为pid传感器。漏液传感器21可以对待检测件200内部的气体进行检测,能够快速得到待检测件200内部气体中目标气体的浓度,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待检测件200内部是否发生漏液。
97.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组件20还包括第四管道22,第四管道22一端与抽气组件10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连通。其中,所述漏液传感器21设于第一管道30和/或第四管道22上。
98.具体地,第四管道22一端与抽气组件10中的真空发生器11连通,另一端连通至外部。
99.当设置有第四管道22时,漏液传感器21可以设置于第四管道22上,也可以同时设置于第一管道30及第四管道22上。可以理解地,当漏液传感器21同时设于第一管道30及第四管道22上时,漏液传感器21包括两个。
100.在开始检测之前,可以通过第四管道22将检测装置100内部暂留的空气排出,避免检测装置100内部空气干扰检测结果,从而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当检测装置100内部空气排放干净之后,继续通过真空发生器11从待检测件200内部抽气,并使被抽出的气体流向第四管道22,通过第四管道22上的漏液传感器21对气体进行检测。
101.需要说明的是,由真空发生器11的结构可知,真空发生器11具有三个相互独立且
彼此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第三接口,其中第一接口用于向真空发生器11内部通入高速流动的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从第二接口排出。在此过程中,第三接口处产生压强差,导致第三接口外的气体被抽入真空发生器中。
102.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当未设置第四管道22时(即如图1所示),第一接口与气源相连,第三接口通过第一管道30与检测组件20相连,第二接口与外部连通,以使待检测件200内的气体能够被抽向真空发生器11,并且经过检测组件20,从而通过检测组件20进行检测。
103.如图2所示,当设置第四管道22时(即如图2所示),第一接口与气源相连,第三接口通过第一管道30与检测组件20相连,第二接口与第四管道22连通。由此,待检测件200内部的气体被抽入真空发生器11后在气流的带动下流向第四管道22。
104.通过设置第四管道22,可以在检测之前将检测装置100内部残留的空气排放干净,避免空气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度。
105.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漏液传感器21设于第四管道22上时,检测组件20还包括用于暂存气体的储气罐23,储气罐23设于第四管道22上。
106.在真空发生器11的作用下被抽出的气体,经过第四管道22暂存于储气罐23内,漏液传感器21能够对储气罐23内的气体进行检测。由于暂存于储气罐23内部的气体为静止状态,检测时间可灵活控制,因此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稳定性,使检测结果更准确。
107.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组件20还包括设于第四管道22上的压力传感器24,压力传感器24用于检测储气罐23内的压力值。
108.待检测件200内部的气体被抽出并暂存于储气罐23内之后,可通过压力传感器24对储气罐23内的压力值进行检测,到达到预设的压力值时,可开启漏液传感器21对储气罐23内的气体进行检测。由此,可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109.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组件20还包括设于第四管道22上的第五开关25,第五开关25位于储气罐23靠近外部的一侧,用于控制位于储气罐23与外部之间的第四管道22的通断。
110.在检测开始之前,首先打开第一开关40及第四开关90,气源12输出的压缩空气经过真空发生器11,产生稳定的负压,以将待检测件200内部的气体抽出。同时,打开第五开关25,被抽出的气体可以经过压力传感器24、漏液传感器21、储气罐23以及第五开关25排出检测装置100外,从而将检测装置100内部残留的空气排放干净,避免空气干扰检测结果。
111.空气排放干净后,关闭第五开关25,真空发生器11继续从待检测件200内部抽出气体,气体暂存于储气罐23内,压力传感器24对储气罐23内的压力值进行检测,当达到预设压力值时,通过漏液传感器21对储气罐23内的气体进行检测。
112.通过设置第五开关25,能够顺利实现检测之前检测装置100内部的空气排放,便于操作。
113.此外,第五开关25可以设置为电磁阀,电磁阀可与外部控制装置进行通讯连接,以便于更好地控制第五开关25的启闭。
114.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组件20还包括设于第四管道22上的第六开关26,第六开关26位于压力传感器24与漏液传感器21之间,用于控制位于压力传感器24与漏液传感器21之间的第四管道22的通断。
115.在检测开始之前,打开第六开关26,以便于通过压力传感器24对储气罐23内的压
力值进行检测。当压力值达到预设压力值时,开始进行检测,此时关闭第六开关26,能够避免压力传感器24影响检测,使得检测过程更加顺利。
116.具体地,第六开关26可以设置为电磁阀,电磁阀可与外部控制装置进行通讯连接,以便于更好地控制第六开关26的启闭。
117.通过设置第六开关26,能够快速实现压力传感器24与漏液传感器21之间的通断,提高检测效率。
118.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组件20还包括设于第四管道22上的消声器27,消声器27位于第五开关25靠近外部的一侧,用于降低排气时的噪音。
119.当检测装置100内部的气体通过第四管道22排出时,消声器27可以有效降低排气时的噪音,提高检测装置100的使用性能。
120.上述检测装置100的使用方法为:检测之前,首先打开第一开关40、第四开关90、第五开关25以及第六开关26,此时第二开关60及第三开关80保持关闭。气源12输出的压缩空气经过真空发生器11,产生稳定的负压,从而将待检测件200内部的气体抽出。
121.被抽出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一开关40、真空发生器11、压力传感器24、第六开关26、漏液传感器21、储气罐23、第五开关25以及消声器27后被排出,在此过程中,能够将检测装置100内部的空气排放干净,防止检测装置100内部的空气干扰检测结果。
122.进一步地,空气排放干净后,关闭第五开关25,继续通过真空发生器11从待检测件内部抽出气体。被抽出的气体暂存于储气罐23中。与此同时,压力传感器24对储气罐23内的压力值进行检测。
123.当达到预设压力值时,关闭第六开关26,漏液传感器21持续检测储气罐23中的目标气体的浓度,待检测结果稳定后,将检测结果显示在屏幕上,以便于对检测结果进行读取。通过将检测结果与浓度的安全范围进行对比,即可准确判断出待检测件200内部是否发生漏液。
124.与此同时,关闭第一开关40,打开第二开关60,使得待检测件200内部与大气连通,恢复待检测件200内部的气压。
125.此外,打开第三开关80、第五开关25以及第六开关26,真空发生器11将大气中的无目标气体的清洁空气抽进检测装置100中,清洁空气依次经过第三开关80、真空发生器11、压力传感器24、第六开关26、漏液传感器21、储气罐23、第五开关25以及消声器27后排出,从而能够将漏液传感器21中的目标气体清除干净,防止目标气体长期腐蚀漏液传感器21,从而延长漏液传感器21的使用寿命。
126.基于与上述检测装置100相同的构思,本技术提供一种检测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检测装置100。
127.本技术具体使用时,首先打开第一开关40、第四开关90、第五开关25以及第六开关26,此时第二开关60及第三开关80保持关闭。气源12输出的压缩空气经过真空发生器11,产生稳定的负压,从而将待检测件200内部的气体抽出。
128.被抽出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一开关40、真空发生器11、压力传感器24、第六开关26、漏液传感器21、储气罐23、第五开关25以及消声器27后被排出,在此过程中,能够将检测装置100内部的空气排放干净,防止检测装置100内部的空气干扰检测结果。
129.进一步地,空气排放干净后,关闭第五开关25,继续通过真空发生器11从待检测件
内部抽出气体。被抽出的气体暂存于储气罐23中。与此同时,压力传感器24对储气罐23内的压力值进行检测。
130.当达到预设压力值时,关闭第六开关26,漏液传感器21持续检测储气罐23中的目标气体的浓度,待检测结果稳定后,将检测结果显示在屏幕上,以便于对检测结果进行读取。通过将检测结果与浓度的安全范围进行对比,即可准确判断出待检测件200内部是否发生漏液。
131.与此同时,关闭第一开关40,打开第二开关60,使得待检测件200内部与大气连通,恢复待检测件200内部的气压。
132.此外,打开第三开关80、第五开关25以及第六开关26,真空发生器11将大气中的无目标气体的清洁空气抽进检测装置100中,清洁空气依次经过第三开关80、真空发生器11、压力传感器24、第六开关26、漏液传感器21、储气罐23、第五开关25以及消声器27后排出,从而能够将漏液传感器21中的目标气体清除干净,防止目标气体长期腐蚀漏液传感器21,从而延长漏液传感器21的使用寿命。
13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13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