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改装用正压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6089发布日期:2023-04-20 00:55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改装用正压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工程,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改装用正压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1、装备轻便动力、自行推进的轮式道路车辆——汽车,经100多年来的不断改进、创新,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匠心,并得益于石油、钢铁、铝、化工、塑料、机械设备、电力、道路网、电子技术与金融等多种行业的支撑,带动了它们的发展,成为今日这样具有多种型式、不同规格,广泛用于社会经济生活多种领域的交通运输工具。

2、车辆改装是指以某种基型车底盘为基础,改装车身,装设专用设备或改进某些结构。气密性改装是指对车辆进行气密性改造,在车辆的整体改装过程中属于中间工序。

3、由于车辆改装大部分为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因此目前并没有专用的气密性检测设备,无法在完成气密性改装后立即进行气密性检测,只能在车辆完成整体改装后,借助车辆自身的正压系统及安装至车辆内的压力传感器进行气密性检测,若最终的气密性检测不合格,则需进行返工,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辆改装用正压检测系统。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车辆改装用正压检测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和u型管压差计,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风口通过第一气管连通至测试车体的进气口,所述u型管压差计通过第二气管连接至测试车体的检测口,所述进气口和检测口均与测试车体的驾驶舱相连通,所述第一气管安装有气压表、气体流量计和调节阀门,所述空气压缩机、气压表、气体流量计、调节阀门和u型管压差计均位于测试车体外侧。

4、优选地,所述检测口为测试车体的地板排水孔。

5、优选地,所述第二气管通过漏斗连通至测试车体的驾驶舱,所述漏斗包括敞口部与带有锥度的咀部,所述咀部靠近敞口部的直径大于地板排水孔直径,所述咀部外周套设有胶套,所述敞口部位于测试车体的驾驶舱内,所述咀部穿设于地板排水孔,所述第二气管与咀部伸出排水孔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6、优选地,所述第二气管为软管,远离u型管压差计的第二气管端口套设于咀部伸出排水孔的一端,所述第二气管套设至咀部的部分与咀部紧密贴合。

7、优选地,所述胶套内侧粘接至咀部。

8、优选地,所述进气口为测试车体的转向灯灯口。

9、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管通过进气接口连接至转向灯灯口,所述进气接口包括用以连通转向灯灯口的柱形管及设于柱形管一端的连接法兰,所述柱形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气管远离空气压缩机的一端密封粘接,所述连接法兰通过灯口螺栓固接至转向灯灯口外侧。

10、优选地,所述连接法兰与转向灯灯口间设有密封垫圈。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管远离空气压缩机的一端密封粘接于柱形管外周,所述第一气管外周设有用以将第一气管压向柱形管的喉箍。

12、优选地,所述车辆改装用正压检测系统还包括设于测试车体的驾驶舱内的微压差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完成测试车体的气密性改造后即可对测试车体的驾驶舱进行气密性检测,可保证经检测合格的测试车体满足技术要求,可以为气密性改装提供合格依据,极大减少后续返修、返工成本,效果明显;进气口与检测口均为测试车体本身的孔口,可避免对测试车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同时能够提高检测效率;通过漏斗连接第二气管,成本低廉,能够将测试车体的孔口转为凸出的接口,便于第二气管的安装及拆卸;胶套能够保证咀部与地板排水孔之间的密封性;通过设置进气接口便于将转向灯灯口与第一气管相连通,安装连接法兰不改变测试车体结构,检测后将转向灯回装,不改变测试车体的气密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改装用正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压缩机和u型管压差计,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风口通过第一气管连通至测试车体的进气口,所述u型管压差计通过第二气管连接至测试车体的检测口,所述进气口和检测口均与测试车体的驾驶舱相连通,所述第一气管安装有气压表、气体流量计和调节阀门,所述空气压缩机、气压表、气体流量计、调节阀门和u型管压差计均位于测试车体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改装用正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口为测试车体的地板排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改装用正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管通过漏斗连通至测试车体的驾驶舱,所述漏斗包括敞口部与带有锥度的咀部,所述咀部靠近敞口部的直径大于地板排水孔直径,所述咀部外周套设有胶套,所述敞口部位于测试车体的驾驶舱内,所述咀部穿设于地板排水孔,所述第二气管与咀部伸出排水孔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改装用正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管为软管,远离u型管压差计的第二气管端口套设于咀部伸出排水孔的一端,所述第二气管套设至咀部的部分与咀部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改装用正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套内侧粘接至咀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改装用正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为测试车体的转向灯灯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辆改装用正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通过进气接口连接至转向灯灯口,所述进气接口包括用以连通转向灯灯口的柱形管及设于柱形管一端的连接法兰,所述柱形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气管远离空气压缩机的一端密封粘接,所述连接法兰通过灯口螺栓固接至转向灯灯口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辆改装用正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法兰与转向灯灯口间设有密封垫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辆改装用正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远离空气压缩机的一端密封粘接于柱形管外周,所述第一气管外周设有用以将第一气管压向柱形管的喉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改装用正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测试车体的驾驶舱内的微压差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改装用正压检测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和U型管压差计,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风口通过第一气管连通至测试车体的进气口,所述U型管压差计通过第二气管连接至测试车体的检测口,所述进气口和检测口均与测试车体的驾驶舱相连通,所述第一气管安装有气压表、气体流量计和调节阀门,所述空气压缩机、气压表、气体流量计、调节阀门和U型管压差计均位于测试车体外侧。本技术结构简单,在完成测试车体的气密性改造后即可对测试车体的驾驶舱进行气密性检测,可保证经检测合格的测试车体满足技术要求,可以为气密性改装提供合格依据,极大减少后续返修、返工成本,效果明显。

技术研发人员:白文坡,刘自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铁鹰特种车(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