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调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7189发布日期:2023-03-22 07:2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汽轮机调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轮机调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轮机也称蒸汽透平发动机,是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汽轮机转速、汽轮机机前压力及汽轮机输出功率均通过控制调门开度大小来实现。
3.我单位各汽轮机调门采用顺序阀的运行方式,也即各汽轮机调门的启动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启动;目前,汽轮机调门开度大小的反馈信号通常利用一组阀门定位器进行位移信号采集,在实际使用中,如果因阀门定位器自身异常(例如线圈断线或短路、接地等)造成反馈信号异常致使调门关闭时,将会导致调门关闭,汽轮机调门运行方式由顺序阀切至单阀,以及引起机组不稳定及甩负荷等情况,同时,还会造成主汽压力、温度、汽包水位等参数异常,威胁机组的安全;因此,现有采用一组阀门定位器采集汽轮机调门开度反馈信号时存在可靠性低和安全风险高的问题。同时,现有阀门定位器与汽轮机调门对应的高调门油动机的活塞杆的连接方式采用硬性连接,在实际运行中,活塞杆2高速运行时很难确保其在x轴和y轴方向不发生位移,如此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将会对阀门定位器存在一定的损坏,从而影响其采集精度和使用寿命,进而影响汽轮机调门反馈信号采集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轮机调门检测装置,利用该检测装置不仅可提高汽轮机调门阀位反馈信号采集的可靠性和准确度,且可增加汽轮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及提高直线位移传感器4的使用寿命。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轮机调门检测装置,包含用于检测汽轮机调门当前阀位的直线位移传感器(4),每个汽轮机调门上设置有至少两根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4),也即至少两根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4)同时采集同一汽轮机调门阀位的反馈信号;至少两根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4)设置于当前汽轮机调门对应的高调门油动机(1)的活塞杆(2)的同侧或两侧,该直线位移传感器(4)的检测端通过连接座(5)与所述活塞杆(2)可转动连接,且该直线位移传感器(4)可随所述活塞杆(2)同步移动;所述连接座(5)固设于所述活塞杆(2)的顶端,且该连接座(5)上设有万向对接组件,所述万向对接组件包含万向接头(6)和与其连接的抱箍卡件(7),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4)的检测端通过所述抱箍卡件(7)固定。
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万向接头(6)为现有球铰式万向节,该万向接头(6)的上端设有外螺纹或螺孔(61),下端设有法兰盘(62)。
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抱箍卡件(7)包含抱箍环(71)和与所述法兰盘(62)连接的连接板(72)。
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座(5)上设有固定槽(8),所述万向接头(6)以螺接或销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固定槽(8)内。
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4)为拉伸型位移传感器。
10.本技术的优势在于,采用至少两根直线位移传感器4同时采集同一汽轮机调门阀位的反馈信号,如此,当其中一根直线位移传感器4采集的反馈信号异常,而另外一根直线位移传感器4采集的反馈信号正常时,此时说明存在工作异常的直线位移传感器4,可不控制汽轮机跳机动作,如此,不仅可提高汽轮机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且可提高对汽轮机调门阀位反馈信号采集的可靠性,以及,还可在不停机状态下对异常直线位移传感器4进行维修;同时,本技术将该直线位移传感器4的检测端通过连接座5与高调门油动机1的活塞杆2可转动连接,如此,可确保直线位移传感器4在z轴方向随活塞杆2同步移动的同时,当在x轴或y轴方向出现位移时能够通过该活动连接点实现缓冲,避免现有硬性连接对直线位移传感器4造成损坏,提高了直线位移传感器4的采集精度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轮机调门检测装置与高调门油动机的活塞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座与万象对接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抱箍卡件与直线位移传感器之间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万象对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万象对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
19.高调门油动机1,活塞杆2,调门底座3,直线位移传感器4,连接座5,万向接头6,螺孔61,法兰盘62,抱箍卡件7,抱箍环71,连接板72,固定槽8,中间件9。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用作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及其应用。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端”、“底部”、“上”、“下”、“外侧”“内侧”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机构必须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至少”的含义包含一个、两个和两个以上。
2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外,术语“固定”、“连接”、“安装”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式连接,还可相对转动连接,或,可以是一体连接,也可以是直接连接,还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轮机调门检测装置,该装置包含用于检测汽轮机调门当前阀位的直线位移传感器4,每个汽轮机调门上设置有至少两根直线位移传感器4,也即至少两根直线位移传感器4同时采集同一汽轮机调门阀位的反馈信号,参见图1,本实施例优选
设有两根直线位移传感器4,且该两根直线位移传感器4等距布设在当前汽轮机调门对应的高调门油动机1的活塞杆2的两侧,该布设结构可使得两根直线位移传感器4受到活塞杆2均匀的推拉力,如此可提高两根直线位移传感器4对阀位反馈信号采集的准确度;本实施例中,当直线位移传感器4包含两根以上时,优选多根直线位移传感器4均匀且等距布设于当前汽轮机调门对应的高调门油动机1的活塞杆2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直线位移传感器4的外壳端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地面或者高调门油动机1的侧面,所述固定座为可对直线位移传感器4外壳固定的块状结构,直线位移传感器4的检测端通过连接座5与活塞杆2可转动连接,且该直线位移传感器4可随活塞杆2在z轴方向同步移动,本实施例将直线位移传感器4的检测端与活塞杆2可转动连接的方式能够对直线位移传感器4在x轴和y轴方向起缓冲作用,避免现有硬性连接方式下,当活塞杆2高速上下运行过程中在x轴或y轴方向产生位移时易对直线位移传感器4造成损坏的问题。
24.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连接座5通过螺栓或螺钉等固设于活塞杆2的顶端(或者调门底座3),且该连接座5上设有万向对接组件,本实施例中,万向对接组件包含万向接头6和与其连接的抱箍卡件7,直线位移传感器4的检测端通过抱箍卡件7固定,参见图2-4;本实施例中,万向接头6为现有球铰式万向节,该万向接头6的上端设有外螺纹或螺孔61,下端设有法兰盘62,本实施例优选连接座5上设有固定槽8,如图5所示,该固定槽8上设有与万向接头6上端外螺纹或螺孔61对应的内螺纹或孔口,万向接头6通过内外螺纹以螺接方式或通过螺孔61和孔口以销接方式固定在该固定槽8内,万向接头6的下端通过法兰盘62与抱箍卡件7,本实施例中,抱箍卡件7包含抱箍环71和与法兰盘62连接的连接板72,抱箍环71可对直线位移传感器4进行锁紧和限位,本实施例中,抱箍环71为现有双面抱箍环71;本实施例中,抱箍卡件7通过连接板72直接与法兰盘62连接,如图7所示,或者,抱箍卡件7上的连接板72通过工字状或框架状的中间件9间接与法兰盘62连接,如图6所示,具体可根据直线位移传感器4的长度选定。
25.在本实施例中,直线位移传感器4为现有的拉伸型位移传感器。
26.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原理包含:在汽轮机调门正常运行时,通过与高调门油动机1的活塞杆2顶部(调门底部)连接的两根直线位移传感器4同时采集当前该汽轮机调门阀位的反馈信号,由于该两根直线位移传感器4等距设置在高调门油动机1的活塞杆2的两侧,因此该两根直线位移传感器4可随高调门油动机1的活塞杆2同步且等位移移动,也即该两根直线位移传感器4在正常状态下采集的阀门反馈信号相同,当出现其中一根直线位移传感器4采集的反馈信号异常,而另外一根直线位移传感器4采集的反馈信号正常时,此时说明存在工作异常的直线位移传感器4,可不控制汽轮机跳机动作,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可在不停机状态下对出现异常的直线位移传感器4进行更换或维修,当两根直线位移传感器4采集的反馈信号同时异常时才控制汽轮机跳机动作,也即本实施例通过两根直线位移传感器4同时采集同一汽轮机调门阀位的反馈信号,如此,不仅可提高汽轮机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且可提高对汽轮机调门阀位反馈信号采集的可靠性,以及,还可在不停机状态下对异常直线位移传感器4进行维修;同时,本实施例将该直线位移传感器4的检测端通过连接座5与高调门油动机1的活塞杆2可转动连接,如此,可确保直线位移传感器4在z轴方向随活塞杆2同步移动的同时,当在x轴或y轴方向出现位移时能够通过可转动连接点实现缓冲,避免现有硬性连接对直线位移传感器4造成损坏,提高了直线位移传感器4的采集精度和使用寿命。
27.综上分析,采用本实施例中的该检测装置不仅可提高汽轮机调门阀位反馈信号采集的可靠性和准确度,且可增加汽轮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及提高直线位移传感器4的使用寿命。
2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做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