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拟剥离涂层对阴极保护屏蔽的楔形缝隙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99785发布日期:2023-06-08 14:1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模拟剥离涂层对阴极保护屏蔽的楔形缝隙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实验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拟剥离涂层对阴极保护屏蔽的楔形缝隙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1、阴极保护是管道外腐蚀防护的关键手段,然而剥离涂层能够有效地对阴极保护电流进行屏蔽,极大地缩短阴极保护距离。现有的楔形缝隙腐蚀实验装置多针对缝隙腐蚀开展研究,无法确定剥离涂层对阴极保护的屏蔽距离。

2、因此,有针对性的对实验器材领域提供一种用于模拟剥离涂层对阴极保护屏蔽的楔形缝隙实验装置,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模拟剥离涂层对阴极保护屏蔽的楔形缝隙实验装置,实现对剥离涂层对阴极保护屏蔽的距离的研究。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法是提供一种用于模拟剥离涂层对阴极保护屏蔽的楔形缝隙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箱体、电化学工作站、数字采集卡和电源,所述实验箱体内设有实验溶液,所述实验溶液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电化学工作站和电源连接,所述实验箱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实验电极,所述电源通过工作导线与所述数字采集卡和电化学工作站串联连接,所述实验电极与所述工作导线并联,所述数字采集卡用于记录所述实验电极的数据。

3、进一步地,所述实验箱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开孔,所述实验电极设于所述开孔之中;优选地,所述实验电极背面焊接铜导线与所述工作导线连接。

4、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实验电极之间的距离相等。

5、进一步地,所述实验电极共有15个。

6、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实验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cm。

7、进一步地,所述电源通过导线与所述溶液的右边连接且在连接处设有工作电极。

8、进一步地,所述工作电极与所述电源之间设有可调电阻。

9、进一步地,所述电化学工作站分别通过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与所述溶液的左边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实验电极上设有剥离涂层。

11、进一步地,所述实验箱体的外型为楔形。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模拟剥离涂层对阴极保护屏蔽的楔形缝隙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箱体、电化学工作站(1)、数字采集卡(2)和电源(4),所述实验箱体内设有实验溶液,所述实验溶液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电化学工作站(1)和电源(4)连接,所述实验箱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实验电极(3),所述电源(4)通过工作导线与所述数字采集卡(2)和电化学工作站(1)串联连接,所述实验电极(3)与所述工作导线并联,所述数字采集卡(2)用于记录所述实验电极(3)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拟剥离涂层对阴极保护屏蔽的楔形缝隙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箱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开孔,所述实验电极(3)设于所述开孔之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模拟剥离涂层对阴极保护屏蔽的楔形缝隙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实验电极(3)之间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模拟剥离涂层对阴极保护屏蔽的楔形缝隙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电极(3)共有15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模拟剥离涂层对阴极保护屏蔽的楔形缝隙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实验电极(3)之间的距离为1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模拟剥离涂层对阴极保护屏蔽的楔形缝隙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4)通过导线与所述溶液的右边连接且在连接处设有工作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模拟剥离涂层对阴极保护屏蔽的楔形缝隙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极与所述电源(4)之间设有可调电阻(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模拟剥离涂层对阴极保护屏蔽的楔形缝隙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工作站(1)分别通过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与所述溶液的左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模拟剥离涂层对阴极保护屏蔽的楔形缝隙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电极(3)上设有剥离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模拟剥离涂层对阴极保护屏蔽的楔形缝隙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箱体的外型为楔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模拟剥离涂层对阴极保护屏蔽的楔形缝隙实验装置,实现对剥离涂层对阴极保护屏蔽的距离的研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法是提供一种用于模拟剥离涂层对阴极保护屏蔽的楔形缝隙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箱体、电化学工作站、数字采集卡和电源,所述实验箱体内设有实验溶液,所述实验溶液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电化学工作站和电源连接,所述实验箱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实验电极,所述电源通过工作导线与所述数字采集卡和电化学工作站串联连接,所述实验电极与所述工作导线并联,所述数字采集卡用于记录所述实验电极的数据。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韩庆,王芫芫,王伟斌,刘延峰,张密,刘同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