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保险杠撞击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2751发布日期:2023-05-17 20:06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保险杠撞击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撞击检测平台。


背景技术:

1、汽车保险杠主要用于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保护车身及乘员安全功能的安全装置,因此在生产后,需要抽取一定量的汽车保险杠进行撞击检测,如在申请号为cn202023294734.5,专利名称为一种epp保险杠机械强度检测工装,包括检测底板、检测斜坡和保险杠,检测底板顶端开设有紧固滑槽,紧固滑槽两端中心转动有紧固螺杆,紧固滑槽内部滑动有两组紧固滑块,紧固螺杆螺纹贯穿紧固滑块且端部转动贯穿检测底板,紧固螺杆端部固定有旋钮,紧固滑块顶端中心固定有紧固板,检测底板和检测斜坡面上配合设置有轨道槽,轨道槽中心固定有隔板,轨道槽被隔板分隔的两组区域底端中心开设有滚轮槽,滚轮槽内部设置有滚轮,该工装利用旋钮带动紧固螺杆转动,在紧固螺杆和两组紧固滑块旋向相反的螺纹配合下,驱动两组紧固滑块相向移动,从而使得两组紧固板对保险杠两侧进行固定,实现对保险杠的定位,但是在进行撞击时,需要设置很长的轨道槽,因此该工装需要占据较大的使用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保险杠撞击检测平台,以解决现有对汽车保险杠进行撞击检测的装置,占用较大的使用面积的技术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保险杠撞击检测平台,一种汽车保险杠撞击检测平台,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检测平台还包括:

3、转杆及与设于所述转杆顶部的轴孔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第一立板设有贯穿其顶端面的开口槽,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开口槽内,且转轴的两端固定于开口槽的侧壁;

4、侧表面固定于转杆底端面的撞击锤;

5、横向设置的套筒,所述套筒固定于开口槽的底部,且套筒设有贯穿其两端面的第一内孔;

6、与所述第一内孔滑动连接的传递杆;

7、设于套筒上表面的通槽,所述通槽贯穿套筒背向所述第二立板的端面;

8、用于驱动转杆转动,并在所述撞击锤上升至预设高度时,释放转杆的调节部;

9、设于第二立板朝向第一立板的侧面的第二滑槽;

10、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的内滑板,所述内滑板朝向第一立板的侧面设有第一滑槽;

11、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设有两个;

12、用于驱动两个滑块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部;

13、一端固定于滑块朝向第一立板的侧面的夹板;

14、用于驱动内滑板在第二滑槽内滑动的驱动件。

1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是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固定于第二滑槽的底部,第二气缸的输出轴固定于内滑板的底端面。

1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包括:

17、设于内滑板顶端的第一电机;

18、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螺杆,所述内滑板的顶端面设有与第一滑槽连通的穿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穿孔,且螺杆的底端与第一滑槽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滑块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螺孔,所述螺杆与所述螺孔螺纹连接。

19、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包括:

20、设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套筒的上方;

21、设于连接杆内部的第二内孔,所述第二内孔贯穿连接杆朝向第一立板的端面,且第二内孔与开口槽连通;

22、位于第二内孔内的推板,所述第二内孔的高度大于推板的高度;

23、设于连接杆上表面的第二电机;

24、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的齿轮,所述齿轮与设于推板上表面的直齿条相匹配,所述连接杆的上表面设有通孔,所述齿轮穿过所述通孔,且齿轮延伸至第二内孔内部;

25、用于驱动推板做升降运动的升降组件。

26、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27、设于连接杆下表面的底槽,所述底槽与第二内孔连通;

28、位于底槽内的抵持板,所述抵持板用于支撑推板;

29、一端固定于第一立板的固定杆;

30、设于固定杆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固定于抵持板的下表面。

31、进一步的,所述传递杆的长度大于套筒朝向第二立板的端面到内滑板的距离。

3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保险杠撞击检测平台,在检测时,将汽车保险杠置于两个夹板之间,然后驱动部驱动两个夹板相互靠近,从而将汽车保险杠的位置稳定,然后驱动件驱动内滑板在第二滑槽内滑动,使得汽车保险杠正对于传递杆,然后调节部驱动转杆转动,并在所述撞击锤上升至预设高度时,释放转杆,使得撞击锤进入到第一内孔内,撞击传递杆,然后传递杆向汽车保险杠的方向运动,撞击保险杠,从而完成检测,由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无需较长的斜坡来增加撞击的动能,因此可以大大缩小使用面积。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保险杠撞击检测平台,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平台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保险杠撞击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是第一气缸(14),所述第一气缸(14)固定于第二滑槽(10)的底部,第二气缸(18)的输出轴固定于内滑板(9)的底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保险杠撞击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保险杠撞击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保险杠撞击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保险杠撞击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杆(6)的长度大于套筒(5)朝向第二立板(8)的端面到内滑板(9)的距离。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撞击检测平台,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转杆及与设于转杆顶部的轴孔转动连接的转轴,第一立板设有贯穿其顶端面的开口槽,转轴的两端固定于开口槽的侧壁;侧表面固定于转杆底端面的撞击锤;套筒,设有贯穿其两端面的内孔;与内孔滑动连接的传递杆;用于驱动转杆转动,并在撞击锤上升至预设高度时,释放转杆的调节部;设于第二立板侧面的第二滑槽;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的内滑板,内滑板的侧面设有第一滑槽;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用于驱动两个滑块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部;用于驱动内滑板滑动的驱动件。由于在使用时,无需较长的斜坡来增加撞击的动能,因此可以大大缩小使用面积。

技术研发人员:叶明,张文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帕威斯智能制造(安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