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杆用轮廓度和粗糙度测量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6548发布日期:2023-06-21 16:27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杆用轮廓度和粗糙度测量辅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连杆检测辅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杆用轮廓度和粗糙度测量辅具。


背景技术:

1、连杆是曲柄连杆机构中传递力的重要组件,其功能是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并将活塞承受的力传递给曲轴,通常在连杆小头孔内以一定的过盈量压入具有减磨效果的连杆衬套,用于减小活塞销与连杆小头间的磨损,提高连杆的寿命。

2、组成发动机零件的连杆,成品图技术要求需要侧轮廓度和粗糙度,但是现在用于测连杆小头内轮廓度和连杆小头内粗糙度的辅具是两个单独的辅具,测完轮廓度之后,再测量粗糙度,需要更换辅具,测量过程比较繁琐,现提出一种连杆用轮廓度和粗糙度测量辅具,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轮廓度和粗糙度的测量需要使用各自的辅具导致测量过程比较繁琐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连杆用轮廓度和粗糙度测量辅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连杆用轮廓度和粗糙度测量辅具,包括底座和设于上述底座上用于测量连杆小头内表面的轮廓度和粗糙度的第一辅具,上述第一辅具包括立板、第一支撑组件、底部支撑块、第一压紧组件和第一定位组件,上述第一支撑组件、上述底部支撑块、上述第一定位组件和上述第一压紧组件均设于上述立板前侧壁;

4、还包括设于上述立板前侧壁用于测量连杆小头内表面的粗糙度的第二辅具,上述第二辅具包括底板、第二支撑组件、第二压紧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上述第二支撑组件、上述第二压紧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均设于上述底板前侧壁,上述底板上端部与上述立板固定连接且两者宽度方向的对称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5、优选地,上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小头支撑块和多个第一大头支撑块,上述第一小头支撑块设于上述立板的上端部,上述第一大头支撑块设于上述立板的下部,上述第一小头支撑块和任意一个上述第一大头支撑块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上述立板上。

6、优选地,上述第一压紧组件包括第一把手、第一拉杆、第一加强套筒、第一压板和第一弹性板,上述立板上设置有安装孔,上述第一加强套筒设于安装孔上,上述第一把手位于上述立板的后方,上述第一拉杆一端与上述第一把手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上述第一加强套筒与上述第一压板固定连接,上述第一加强套筒和上述第一拉杆螺纹连接,上述第一弹性板设于上述第一压板挤压连杆的端面上。

7、优选地,上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小头定位组件和第一大头定位组件,上述第一小头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块和安装在上述第一安装块上的第一定位螺钉,上述第一安装块设于上述立板上端部;上述第一大头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块和安装在上述第二安装块上的第二定位螺钉,上述第二安装块设于上述立板下部。

8、优选地,上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小头支撑块、第二大头支撑块和底部支撑组件,上述第二大头支撑块数量为多个,上述第二小头支撑块设于上述底板的上端部,任意一个上述第二大头支撑块设于上述底板的下部,上述第二小头支撑块和任意一个上述第二大头支撑块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上述立板上,上述底部支撑组件设于上述底板的下端部。

9、优选地,上述第二压紧组件包括第二把手、第二拉杆、第二加强套筒、第二压板和第二弹性板,上述立板上设置有安装孔,上述第二加强套筒设于安装孔上,上述第二把手位于上述立板的后方,上述第二拉杆一端与上述第二把手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上述第二加强套筒与上述第二压板固定连接,上述第二加强套筒和上述第二拉杆螺纹连接,上述第二弹性板设于上述第二压板挤压连杆的端面上。

10、优选地,上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小头定位支撑板和大头定位支撑板,上述小头定位支撑板和上述大头定位支撑板均位于上述底板侧壁上且位于连杆的下方。

11、优选地,上述立板后侧壁和上述底座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1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立板、第一支撑组件、底部支撑块、第一压紧组件和第一定位组件组成的第一辅具可以用于测量连杆小头内表面的轮廓度和粗糙度,底板、第二支撑组件、第二压紧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组成的第二辅具只用于测量连杆小头内表面的粗糙度,而且底板与立板具有一定角度,所测量的连杆小头内表面的粗糙度数据和第一辅助测量的连杆小头内表面的粗糙度数据是不同的,从而经过两组数据的对比得到精准的粗糙度数据,从而完成粗糙度的测量,从而一组辅具可以用于测量连杆小头内表面的轮廓度和粗糙度,从而使得测量流程更加精简,测量人员使用也更加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杆用轮廓度和粗糙度测量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上用于测量连杆小头内表面的轮廓度和粗糙度的第一辅具,所述第一辅具包括立板、第一支撑组件、底部支撑块、第一压紧组件和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所述底部支撑块、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和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均设于所述立板前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小头支撑块和多个第一大头支撑块,所述第一小头支撑块设于所述立板的上端部,所述第一大头支撑块设于所述立板的下部,所述第一小头支撑块和任意一个所述第一大头支撑块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包括第一把手、第一拉杆、第一加强套筒、第一压板和第一弹性板,所述立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加强套筒设于安装孔上,所述第一把手位于所述立板的后方,所述第一拉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把手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加强套筒与所述第一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套筒和所述第一拉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板设于所述第一压板挤压连杆的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小头定位组件和第一大头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小头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块和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块上的第一定位螺钉,所述第一安装块设于所述立板上端部;所述第一大头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块和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块上的第二定位螺钉,所述第二安装块设于所述立板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小头支撑块、第二大头支撑块和底部支撑组件,所述第二大头支撑块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小头支撑块设于所述底板的上端部,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大头支撑块设于所述底板的下部,所述第二小头支撑块和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大头支撑块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上,所述底部支撑组件设于所述底板的下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组件包括第二把手、第二拉杆、第二加强套筒、第二压板和第二弹性板,所述立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加强套筒设于安装孔上,所述第二把手位于所述立板的后方,所述第二拉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把手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加强套筒与所述第二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套筒和所述第二拉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板设于所述第二压板挤压连杆的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小头定位支撑板和大头定位支撑板,所述小头定位支撑板和所述大头定位支撑板均位于所述底板侧壁上且位于连杆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后侧壁和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杆用轮廓度和粗糙度测量辅具,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用于测量连杆小头内表面的轮廓度和粗糙度的第一辅具,第一辅具包括立板、第一支撑组件、底部支撑块、第一压紧组件和第一定位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底部支撑块、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一压紧组件均设于立板前侧壁;还包括设于立板前侧壁用于测量连杆小头内表面的粗糙度的第二辅具,第二辅具包括底板、第二支撑组件、第二压紧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二压紧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均设于底板前侧壁,底板上端部与立板固定连接且两者宽度方向的对称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此辅具用于测量连杆小头内表面的轮廓度和粗糙度,使得测量流程更加精简,测量人员使用也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燈,杨龙庆,俞华锋,马玉松,刘岚泽,邓钧,冯泽跃,王强,卢伟明,蒋丹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九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