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组件燃料棒与下管座间隙的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39709发布日期:2023-07-21 12:0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燃料组件燃料棒与下管座间隙的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料组件检查工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料组件燃料棒与下管座间隙的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1、核燃料组件对制造检查工艺具有严格的要求,其中燃料棒与下管座的间隙检查是重要项目,但对于结构不同的组件类型,燃料棒与下管座的间隙差异较大。若使用塞尺测量,当靠近外侧的燃料棒与下管座的间隙大于内侧的间隙时,塞尺可以深入内侧测量;但是,当外侧的间隙小于内侧的间隙时,塞尺只能测量外侧的间隙,而不能深入内侧测量。这就可能造成测量数据的不充分,甚至遗漏内侧的测量数据。

2、当核燃料组件在结构设计上控制燃料棒与下管座间有较大的间隙时,使用通、止量块做上下限的定性检查,但止规量块检查会存在明显的干涉,有明显的遗漏位置无法检查。当核燃料组件在结构设计上控制燃料棒与下管座间仅保留较小空间时,棒束和下管座对通、止量块干涉严重,目前仍缺少针对该间隙的检测和测量方法。

3、现有技术cn106767319b公开了一种组件燃料棒间隙测量规及使用方法,通过在模拟下管座和模拟下管座基准板上设置开孔,将间隙测量销钉卡在模拟下管座与模拟下管座基准板之间,用手向待测组件燃料棒的方向推间隙测量销钉的小头端,直至所有的间隙测量销钉均推不动为止,然后观察间隙测量销钉小头端与模拟下管座的后表面的相对位置,来判断间隙测量是否合格。该技术方案需要使用检测工具逐个检查燃料棒,检查效率较低,且该检测工具结构较为复杂,加工制造难度大。

4、实用新型cn208901989u公开了一种车辆侧围检具,包括:检具本体,检具本体朝向沉台平面的面为第一基准面,第一基准面上设有至少2个基准垫块,检具本体朝向侧围外板保杠安装处的待检测轮廓面的面为第二基准面;检具本体上具有定位孔,定位孔的孔位与沉台平面上的保险杠安装孔的位置相对,每个定位孔上均配设有一套定位销组件。这个方案与燃料组件燃料棒与下管座间隙的检查无关。

5、鉴于以上技术问题,特推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组件燃料棒与下管座间隙的检查装置,用于提高待测间隙的检测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检查装置包括模拟下管座基板、检测挡板和多个测量销,模拟下管座基板包括基板基准面,检测挡板包括挡板基准面,基板基准面与挡板基准面之间形成检测区间,多个测量销的一端分别与多个燃料棒一一对应贴合,多个测量销的另一端均向检测区间侧延伸。

3、进一步的,模拟下管座基板上设置有多个测量销孔,多个测量销孔中被多个测量销分别穿过,测量销孔为通孔且具有柱形沉孔。

4、进一步的,柱形沉孔位于模拟下管座基板远离燃料棒的一侧。

5、进一步的,测量销包括销柱段和销台段,销柱段穿过通孔并与燃料棒贴合,销台段至少部分进入柱形沉孔中。

6、进一步的,销柱段的长度大于销台段的长度,销柱段的直径小于销台段的直径。

7、进一步的,销台段的长度小于柱形沉孔的深度。

8、进一步的,销台段长度根据燃料棒与下管座待测间隙的公差设置。

9、进一步的,销柱段的长度根据所述模拟下管座基板的厚度和待测间隙设置。

10、进一步的,挡板基准面距离基板基准面的距离根据待测间隙的公差设置。

11、进一步的,销台段的端面位于检测区间内,待测间隙处于合格范围内。

12、进一步的,销台段的端面位于检测区间之外且位于模拟下管座基板一侧,待测间隙大于合格范围的上限。

13、进一步的,销台段的端面位于检测区间之外且位于检测挡板一侧,待测间隙小于合格范围的下限。

14、进一步的,检测挡板与模拟下管座基板滑动连接,销台段限制检测挡板的滑动。

15、进一步的,检查装置包括模拟下管座,模拟下管座包括模拟下管座基板,燃料棒安装在模拟下管座上。

16、进一步的,检查装置还包括导向管和用于固定模拟下管座与导向管的轴间螺钉。

17、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实现了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装置通过设置测量销和两个检测基准面,通过简单比对测量销的端面和两个基准面的相对位置即可得出待测间隙是否合格的结论,操作直观便捷;

19、2、本装置通过设置多个与燃料棒一一对应的多个测量销,可以同时检测整个燃料组件所有的燃料棒与下管座间隙的尺寸,避免了逐个检测,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20、3、本装置通过检查测量销端面与检测基准面的硬性配合状态,降低了目视带来的检测误差,检测精度较高;

21、4、本装置通过设置检测挡板可沿模拟下管座基板滑动,方便迅速地定位待测间隙小于合格范围的燃料棒,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22、5、本装置可以将测量销从测量销孔中取出,并利用专用数显卡尺准确测量不合格位置处的待测间隙尺寸。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料组件燃料棒与下管座间隙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装置包括模拟下管座基板(1)、检测挡板(2)和多个测量销(3),所述模拟下管座基板(1)包括基板基准面(10),所述检测挡板(2)包括挡板基准面(13),所述基板基准面(10)与所述挡板基准面(13)之间形成检测区间(4),所述多个测量销(3)的一端分别与多个燃料棒(5)一一对应贴合,所述多个测量销(3)的另一端均向所述检测区间(4)侧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下管座基板(1)上设置有多个测量销孔(6),所述多个测量销孔(6)中被所述多个测量销分别穿过,所述测量销孔(6)为通孔且具有柱形沉孔(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沉孔(7)位于所述模拟下管座基板(1)远离所述燃料棒(5)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销(3)包括销柱段(8)和销台段(9),所述销柱段(8)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燃料棒(5)贴合,所述销台段(9)至少部分进入所述柱形沉孔(7)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柱段(8)的长度大于所述销台段(9)的长度,所述销柱段(8)的直径小于所述销台段(9)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台段(9)的长度小于所述柱形沉孔(7)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台段(9)长度根据燃料棒与下管座待测间隙(14)的公差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柱段(8)的长度根据所述模拟下管座基板(1)的厚度和所述待测间隙(14)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基准面(13)距离所述基板基准面(10)的距离根据所述待测间隙(14)的公差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台段(9)的端面位于所述检测区间(4)内,所述待测间隙(14)处于合格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7-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台段(9)的端面位于所述检测区间(4)之外且位于所述模拟下管座基板(1)一侧,所述待测间隙(14)大于合格范围的上限。

12.根据权利要求7-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台段(9)的端面位于所述检测区间(4)之外且位于所述检测挡板(2)一侧,所述待测间隙(14)小于合格范围的下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挡板(2)与所述模拟下管座基板(1)滑动连接,所述销台段(9)限制所述检测挡板(2)的滑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装置包括模拟下管座,所述模拟下管座包括所述模拟下管座基板(1),所述燃料棒安装在所述模拟下管座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装置还包括导向管(11)和用于固定所述模拟下管座与所述导向管(11)的轴间螺钉(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燃料组件燃料棒与下管座间隙的检查装置,进一步的,检查装置包括模拟下管座基板检测挡板和多个测量销,模拟下管座基板包括基板基准面,检测挡板包括挡板基准面,基板基准面与挡板基准面之间形成检测区间,多个测量销的一端分别与多个燃料棒一一对应贴合,多个测量销的另一端均向检测区间侧延伸。通过比对测量销的端面和两个基准面的相对位置即可得出待测间隙是否合格的结论,操作直观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安军靖,陈兵兵,冯亮,盛国福,谢志刚,姚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