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河砂的鉴定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79030发布日期:2023-06-08 00:46阅读:41来源:国知局
用于对河砂的鉴定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定装置和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对河砂的鉴定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1、砂做为建材、电子、化工等领域关键原材料,对制成品的各方面性能均具有极大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比如建筑工程领域所使用的河砂,对砂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经济性,均具有重要影响,当机制砂或人工砂作为河砂使用时,对砂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经济性会产生差别,因此用于对河砂的鉴定装置和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检验装置,在现有的用于对河砂的鉴定装置和方法中,还没有一种用于对河砂的鉴定装置和方法,还都是与标准河砂进行对比观察,由于没有具体的对比参数作为鉴定依据,从而影响了对河砂的鉴定准确性能,

2、本发明通过消除空置灌装桩孔中积存沉渣的技术特征,对空置灌装桩孔中积存沉渣对灌装桩的质量产生消极影响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有效的探索研究,

3、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基于申请人于2022年11月8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对河砂的鉴定装置,

2、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对河砂的鉴定方法。

3、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对河砂的鉴定装置和方法,因此此提高了对河砂的鉴定准确性能。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对河砂的鉴定装置,包含有用于得到排放河砂束的漏斗、用于对河砂束的排放过程时间进行计量的时间测量器。

5、由于设计了漏斗和时间测量器,通过漏斗,实现了得到排放的标准河砂束和排放的待鉴定的河砂束,通过时间测量器,实现了得到标准河砂束的排放时间和待鉴定的河砂束的排放时间,实现了由待鉴定的河砂束的排放时间与标准河砂束的排放时间之间差值为准确的河砂的鉴定依据参数,当鉴定依据参数小于零值时,待鉴定的河砂就是准确的河砂,解决了对都是与标准河砂进行对比观察从而影响了对河砂的鉴定准确性能的技术问题,因此提高了对河砂的鉴定准确性能。

6、本发明设计了,按照由待鉴定的河砂束的排放时间与标准河砂束的排放时间之间差值为准确的河砂的鉴定依据参数的方式把漏斗和时间测量器相互联接。

7、本发明设计了,按照得到排放的标准河砂束和排放的待鉴定的河砂束的方式把漏斗与时间测量器联接。

8、本发明设计了,时间测量器设置为包含有光电开关、控制器和计时器。

9、以上三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等量的标准河砂束和待鉴定的河砂束的排放时间差值作为鉴定依据参数,开创了对河砂进行鉴定和分类评定无参考数值的技术特征设置,系统化了河砂鉴定和分类评定。

10、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漏斗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铜片。

11、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漏斗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漏管、插杆和塞堵。

12、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漏斗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箱壳和支架。

13、以上三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技术特征的集成安装,扩展了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14、本发明设计了,在支架上分别设置有漏斗、光电开关、控制器和计时器,在光电开关与计时器之间设置有控制器并且在漏斗上分别设置有铜片和漏管,在漏管中设置有塞堵并且在塞堵与漏管之间设置有插杆,箱壳设置为与漏管相对应分布。

15、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漏斗、铜片、漏管、插杆、塞堵、箱壳、支架、光电开关、控制器和计时器,组成了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发明的技术问题。

16、本发明设计了,漏斗设置为包含有上筒部、中间筒部和下筒部并且中间筒部的上端端口部设置为与上筒部的下端端口部联接,中间筒部的下端端口部设置为与下筒部的上端端口部联接并且上筒部的内壁和中间筒部的内壁设置为与铜片接触式联接,下筒部的内壁设置为与漏管螺纹式联接并且中间筒部的外壁设置为与支架联接,上筒部设置为圆形筒状体并且中间筒部设置为圆锥形筒状体,下筒部设置为内壁具有螺纹体的圆形筒状体并且下筒部的螺纹体设置为与漏管联接,中间筒部的锥形角α设置为100-130°。

17、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由圆锥形筒形成河砂束,保证了河砂束的流动性能。

18、本发明设计了,铜片设置为扇形片状体并且铜片设置为与漏斗嵌入式联接,铜片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漏管接触式联接。

19、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铜片的光滑面,提高了河砂束的流动性能。

20、本发明设计了,在漏管的管部的周边侧面下部设置有透漏孔体并且在管部的内壁中间部设置有凸台体,管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漏斗螺纹式联接并且管部的周边侧面下部设置为与铜片接触式联接,管部设置为与塞堵容纳式联接并且凸台体设置为与塞堵接触式联接,管部的上端端口部设置为与插杆接触式联接并且管部的下端端口部设置为与箱壳相对应分布,管部设置为下端头具有螺纹体的圆形筒状体并且管部的螺纹体设置为与漏斗联接,凸台体设置为环状体并且透漏孔体设置为矩形孔状体,透漏孔体设置为沿管部的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

21、本发明设计了,在塞堵的杆部的收缩部设置有插接孔体并且杆部的扩展部设置为与漏管滑动式联接,插接孔体设置为与插杆联接并且杆部设置为凸字形棒状体,在杆部的扩展部上设置有橡胶环并且杆部的橡胶环设置为与漏管接触式联接,插接孔体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插接孔体设置为沿杆部的收缩部的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

22、本发明设计了,插杆设置为l字形圆形棒状体并且插杆设置为与塞堵插接式联接,插杆设置为与漏管接触式联接。

23、以上三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河砂束的中间排放,使河砂向中间部进行集中流动,实现了河砂的均衡流动。

24、本发明设计了,箱壳设置为矩形盒状体并且箱壳的上端端口部设置为与漏管相对应分布。

25、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排放的河砂进行暂时存放。

26、本发明设计了,支架设置为t字形架状体并且支架的竖部上端头设置为与漏斗联接,支架的横部设置为与漏管相对应分布并且支架的横部端头设置为与光电开关联接,支架的竖部分别设置为与控制器和计时器联接。

27、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漏斗的离地支撑设置。

28、本发明设计了,光电开关设置为对射式光电开关并且光电开关的壳体设置为与支架联接,光电开关的光束设置为与漏管相对应分布并且光电开关的输出接口设置为与控制器联接。

29、本发明设计了,控制器设置为plc控制器并且控制器的输入接口设置为与光电开关联接,控制器的输出接口设置为与计时器联接。

30、本发明设计了,计时器设置为电磁打点计时器并且计时器的输入接口设置为与控制器联接。

31、以上三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河砂束的排放时间进行光信号的自动计量。

32、本发明设计了,支架和漏斗与漏管、插杆和塞堵设置为按照中间漏孔的方式分布并且漏斗、漏管、插杆和塞堵与铜片设置为按照内衬层设置的方式分布,支架、漏斗、漏管、插杆和塞堵与铜片设置为按照内衬层设置的方式分布,支架、漏斗、漏管、插杆和塞堵与箱壳设置为按照下置储存的方式分布并且支架、漏斗、漏管、插杆和塞堵与光电开关、控制器和计时器设置为按照进行自动计时的方式分布,漏斗的中心线、漏管的中心线、插杆的中心线、塞堵的中心线和箱壳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至少两个支架设置在中间筒部上,杆部分别设置为与管部和凸台体联接,管部设置为与下筒部联接。

33、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对河砂的鉴定方法,其步骤是:由漏斗实现了得到排放的标准河砂束和排放的待鉴定的河砂束,由时间测量器实现了得到标准河砂束的排放时间和待鉴定的河砂束的排放时间,实现了由待鉴定的河砂束的排放时间与标准河砂束的排放时间之间差值为准确的河砂的鉴定依据参数,当鉴定依据参数小于零值时,待鉴定的河砂就是准确的河砂。

34、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凸显了由待鉴定的河砂束的排放时间与标准河砂束的排放时间之间差值为准确的河砂的鉴定依据参数的技术特征,引入了在用于对河砂的鉴定方法的技术领域中应用。

35、本发明设计了,其步骤是:在对河砂进行鉴定时,把管部在下筒部中进行转动,把管部安装在下筒部中,把铜片放到上筒部和中间筒部上,使杆部的扩展部位于透漏孔体的下部,把插杆插到插接孔体中,把插杆放到管部的上端端口部上,把与待鉴定的河砂相对应的标准河砂进行定量放到铜片上,使光电开关、控制器和计时器处于工作状态,对杆部进行向上提起,使杆部的扩展部在管部中向上运动,杆部的扩展部与凸台体接触,使杆部的扩展部位于透漏孔体的上部,再把插杆插到插接孔体中,再把插杆放到管部的上端端口部上,标准河砂从透漏孔体中注入到管部中,由管部把标准河砂排放到箱壳中,由光电开关拾取标准河砂束在排放过程中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信号,光电开关把标准河砂束的排放过程信号输入到控制器中,由控制器对标准河砂束的排放过程信号进行处理,对计时器输入标准河砂束的排放过程信号,由计时器对标准河砂束的排放过程进行计时,得到标准河砂束的排放时间,再使杆部的扩展部位于透漏孔体的下部,把与标准河砂的等量的含水量为0-6%的待鉴定的河砂放到铜片上,再使杆部的扩展部位于透漏孔体的上部,待鉴定的河砂从透漏孔体中注入到管部中,由管部把待鉴定的河砂排放到箱壳中,由光电开关、控制器和计时器,得到待鉴定的河砂束的排放时间,当待鉴定的河砂束的排放时间小于等于标准河砂束的排放时间时,待鉴定的河砂可以判定为准确的河砂。

36、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由用于对河砂的鉴定装置对河砂束的排放时间的操作测定设置。

37、本发明设计了, 0.63mm-1.25mm的颗粒度的标准河砂设置为ⅰ类标准河砂,1.25mm-2.5mm的颗粒度的标准河砂设置为ⅱ类标准河砂。

38、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标准河砂的按颗粒度的分类设定,保证了河砂的鉴定准确性。

39、本发明设计了,把采集到的河砂进行晾晒,使河砂的含水量为0-6%,使用孔径为1.25mm的筛网进行筛分,筛下物就是ⅰ类标准河砂,使用孔径为2.5mm mm的筛网对筛上物进行筛分,再得到的筛下物就是ⅱ类标准河砂。

40、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标准河砂的制备设置。

41、在本技术方案中,含水量为0-6%的待鉴定的河砂是指干燥的河砂。

42、在本技术方案中,漏斗是基础部件,也是本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铜片、漏管、插杆、塞堵、箱壳、支架、光电开关、控制器和计时器是功能部件,是实现本发明的其它技术效果的特征,上筒部、中间筒部、下筒部、管部、凸台体、透漏孔体、杆部和插接孔体这些技术特征的设计,是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技术特征。

43、在本技术方案中,由待鉴定的河砂束的排放时间与标准河砂束的排放时间之间差值为准确的河砂的鉴定依据参数的漏斗和时间测量器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对河砂的鉴定装置和方法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