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浆料套筒密实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82364发布日期:2023-04-20 14:0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浆料套筒密实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灌浆料套筒密实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当前我国住宅产业进化过程中重点发展的结构形式之一,具有高效率、低能耗和环保等特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关键在于它的连接技术,其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具有施工方便、性能可靠、经济耐久等优势,因此,该连接技术是能够较好地解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关键技术,是目前工程中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普遍采用的方式。

2、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结构的安全性,研究表明灌浆缺陷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试件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有较大影响,因而需要有检测手段来检验现场施工灌浆的密实度。

3、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开号为cn106501495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套筒中灌浆料密实度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其包括套筒,套筒的侧壁底端设置有注浆孔,套筒的侧壁顶端设置有排浆孔,套筒顶端开口密封,套筒内设置有钢筋,钢筋由限位螺栓固定,钢筋上中心对称式设置有连接钢筋纵肋,两连接钢筋纵肋上左右对称式设置有微型微压传感器,微型微压传感器的数据测试线穿出套筒并与数据采集仪器相连。该检测装置既可在事中控制灌浆料密实度,又可在事后进行密实度检测。

4、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对套筒内灌浆料的密实度进行检测前,需将微型微压传感器以及数据测试线等电子设备放入套筒内,然后向套筒中进行浆料的灌注,此时微型微压传感器以及数据测试线将被浆料淹没,长期以往地如此检测,微型微压传感器以及数据测试线,尤其是微型微压传感器容易发生损坏,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微型微压传感器以及数据测试线长期通过淹没在灌浆料中而进行检测,尤其对于微型微压传感器极其容易发生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灌浆料套筒密实度检测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灌浆料套筒密实度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灌浆料套筒密实度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固定套筒的夹持组件,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套筒灌浆料密实度的检测机构;

4、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对接组件、推压组件和回应组件,所述对接组件与所述工作台固定,所述推压组件和所述回应组件均设于所述对接组件上。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检测时,先通过夹持组件对套筒进行夹持固定且确保注浆孔和出浆孔保持竖直向上;然后将对接组件与注浆孔和出浆孔进行对接;对接完毕后,启动推压组件,以对出浆孔内的灌浆料进行挤压,此时,注浆孔处的回应组件将作出回应;若推压组件的推压程度与回应组件的回应程度一致,则套筒内灌浆料的密实度较高;若推压组件的推压程度大于回应组件的回应程度,则套筒内灌浆料的密实度较低。该检测机构在长期对套筒内灌浆料的密实度进行检测后,检测机构不易出现损坏的情况,从而能够延长检测机构的使用寿命。

6、可选的,所述对接组件包括固定板、对接气缸、透明的第一对接管和透明的第二对接管,所述对接气缸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且推动轴与所述固定板固定,所述第一对接管和所述第二对接管均与所述固定板固定且所述推压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对接管内,所述回应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对接管内。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检测时,可启动对接气缸,以推动第一对接管和第二对接管朝出浆孔和注浆孔处移动,直至第一对接管与出浆孔相连通且相互抵紧和第二对接管与注浆孔相连通且相互抵紧,从而便于推压组件和回应组件进行检测。

8、可选的,所述推压组件包括推压板、推压杆、可见板和推压气缸,所述推压气缸位于所述第一对接管内且与所述固定板固定,所述推压气缸的推动轴与所述可见板固定且所述可见板与所述第一对接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推压板插设至所述第一对接管内且通过所述推压杆与所述可见板固定连接,所述推压板的侧壁套设有第一橡胶套且所述第一橡胶套与所述第一对接管的内壁相抵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对接管与出浆孔连通后,启动推压气缸,以推动推压板朝出浆孔内进行挤压;此时,回应组件可作出回应。

10、可选的,所述回应组件包括接触板、回应板、连接杆和连接弹簧,所述回应板与所述第二对接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接触板插设至所述第二对接管内且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回应板固定连接,所述接触板的侧壁套设有第二橡胶套且所述第二橡胶套与所述第二对接管的内壁相抵紧,所述连接弹簧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回应板之间。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压板朝出浆孔内进行挤压的过程中,灌浆料将推动接触板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此时,连接弹簧将被压缩,并且检测人员可观测回应板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的距离。

12、可选的,所述第一对接管与所述第二对接管之间固定设置有刻度板且所述刻度板上刻设有刻度值,所述刻度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接触板和所述推压板进行清理的清理组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度板可便于检测人员更好地知晓可见板和回应板所移动的距离,从而更加精确地进行检测。

14、可选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清理电机、延长杆、旋转杆、承接板和刷毛,所述刻度板上贯穿开设有让位孔,所述延长杆穿设于所述让位孔,所述清理电机安装在所述刻度板上且输出端与所述延长杆同轴固定,所述旋转杆一端与所述延长杆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承接板固定,所述刷毛固定于所述承接板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检测完毕后,启动清理电机,以驱动延长杆带动旋转杆进行转动;转动的过程中,承接板将不断经过第一对接管和第二对接管的底部,从而刷毛不断地对推压板和接触板的底部进行清理,以使得灌浆料不易凝固在推压板和接触板上。

16、可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承载部和夹持部,所述承载部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且用于对套筒进行承载,所述夹持部设于所述工作台上。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检测前,可先将套筒放置在承载部上,以对套筒进行承载;然后利用夹持部对套筒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便于后续进行检测;且夹持部在与套筒接触的过程中,夹持部也将对套筒进行调整,以使得套筒上的注浆孔和出浆孔能够保持竖直向上,从而便于后续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18、可选的,所述承载部包括承载板和限位板,所述承载板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承载板端部的顶壁固定。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可对套筒起到限位的效果,以便套筒在放置于承载板上后,注浆孔能够与回应组件对准;出浆孔能够与推压组件对准;且套筒不易在水平方向进行滑动。

20、可选的,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板和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且推动轴与所述夹板固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套筒放置于承载板上后,可启动夹持气缸,此时夹持气缸将推动夹板朝套筒靠近,直至夹板与套筒相贴紧,从而完成对套筒的夹持固定。

22、可选的,所述夹持部还包括固定杆和导向板,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夹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板固定。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夹板朝套筒处移动的过程中,导向板将预先与注浆孔和出浆孔进行接触,以对套筒进行推动,从而套筒将在承载板上进行转动,直至注浆孔和出浆孔达到竖直向上的状态;且夹板与套筒贴紧后,导向板也将与注浆孔和出浆孔贴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套筒进行夹持固定的稳定性。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5、1、该检测机构在长期对套筒内灌浆料的密实度进行检测后,检测机构不易出现损坏的情况,从而能够延长检测机构的使用寿命。

26、2、限位板可对套筒起到限位的效果,以便套筒在放置于承载板上后,注浆孔能够与回应组件对准;出浆孔能够与推压组件对准;且套筒不易在水平方向进行滑动。

27、3、在套筒放置于承载板上后,可启动夹持气缸,此时夹持气缸将推动夹板朝套筒靠近,直至夹板与套筒相贴紧,从而完成对套筒的夹持固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