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程序产品与流程

文档序号:33943654发布日期:2023-04-26 03:3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导航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程序产品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导航,具体涉及一种导航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公交线路越来越丰富,极大方便了用户的日常出行。而为了进一步便于用户乘坐公交,许多应用提供了公交导航的功能。

2、相关技术中,具备公交导航功能的应用在提供公交导航服务时,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始发地和目的地为用户规划公交导航路线,根据该公交导航路线为用户展示距离用户最近的公交车站,当用户位于该公交车站时,对未达到该公交车站的公交车的剩余行驶时间进行监控,当确定剩余行驶时间最短的公交车接近或到达该公交车站时,提示用户尽快搭乘该公交车,确保用户乘坐公交车到达目的地所需时间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3、然而申请人发现,在上述方案中仅关注用户乘坐公交车到达目的地所需时间,并未关注指示用户搭乘的公交车的乘坐环境,当该公交车乘坐环境较差时,可能导致用户在乘坐该公交车的过程中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导航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程序产品。

2、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导航提示方法,包括:

3、获取目标公交线路中多辆公交车各自的到站剩余时长,到站剩余时长为当前时刻至对应公交车到达目标车站的时刻的时长;

4、获取多辆公交车中对应公交车的拥挤度信息,拥挤度信息用于指示对应公交车到达对应车站时的拥挤度,对应公交车包括第一公交车以及第二公交车,第一公交车对应的第一到站剩余时长为多辆公交车对应到站剩余时长中最短的,第二公交车对应的第二到站剩余时长为多辆公交车对应的到站剩余时长中次短的;

5、当确定第一公交车的第一拥挤度信息以及第二公交车的第二拥挤度信息满足拥挤度条件、且第二到站剩余时长减去第一到站剩余时长得到的时长差小于或等于时长差阈值时,展示第一乘车指示信息,第一乘车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目标车站乘坐第二公交车。

6、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获取对应公交车的拥挤度信息,包括:

7、获取当前时刻对应公交车的乘车人数、当前时刻对应公交车的车辆位置以及目标公交线路对应的历史导航数据;

8、根据历史导航数据获取历史用户比例以及历史上下车信息,历史上下车信息用于指示历史中在目标公交线路的至少一个车站上下车的人数;

9、根据历史用户比例对历史上下车信息进行校正,并根据校正后的历史上下车信息、乘车人数以及车辆位置获取对应公交车的拥挤度信息。

10、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11、获取导航请求信息,导航请求信息为当前时刻前的目标时长内发送的;

12、根据导航请求信息获取与目标公交线路对应的当前导航数据,并根据当前导航数据获取预估上下车信息,预估上下车信息用于指示预计在目标公交线路的至少一个车站上下车的人数;

13、根据历史用户比例对预估上下车信息进行校正;

14、根据校正后的历史上下车信息、乘车人数以及车辆位置获取对应公交车的拥挤度信息,包括:

15、根据校正后的预估上下车信息、校正后的历史上下车信息、乘车人数以及车辆位置获取对应公交车的拥挤度信息。

16、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获取当前时刻对应公交车的乘车人数,包括:

17、获取当前时刻对应公交车的乘客数量信息,其中乘客数量信息包括对应公交车的上下车刷卡信息、人脸检测信息以及无线保真wi-fi设备接入信息中至少一项;

18、根据乘客数量信息计算当前时刻对应公交车的乘车人数。

19、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确定第一拥挤度信息以及第二拥挤度信息满足拥挤度条件,包括:

20、根据第一拥挤度信息获取第一拥挤度,并根据第二拥挤度信息获取第二拥挤度,其中第一拥挤度为第一公交车到达目标车站时的拥挤度,第二拥挤度为第二公交车到达目标车站时的拥挤度;

21、当第一拥挤度大于第二拥挤度,且第一拥挤度减去第二拥挤度得到的拥挤度差大于或等于拥挤度差阈值时,确定第一拥挤度信息以及第二拥挤度信息满足拥挤度条件。

22、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23、当第一拥挤度以及第二拥挤度不满足拥挤度条件,或时长差大于时长差阈值时,展示第二乘车指示信息,第二乘车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目标车站乘坐第一公交车。

24、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25、获取当前时刻对应公交车的车辆特征信息,其中车辆特征信息包括对应公交车的空调配置信息、车内温度、空座数量、噪声分贝数、乘客体温、无障碍设备配置信息、wi-fi设备配置信息中至少一项;

26、当第一拥挤度信息以及第二拥挤度信息满足拥挤度条件、且第二到站剩余时长减去第一到站剩余时长得到的时长差小于或等于时长差阈值时,展示第一乘车指示信息,包括:

27、当第一拥挤度以及第二拥挤度满足拥挤度条件、第一公交车的车辆特征信息以及第二公交车的车辆特征信息满足车辆特征条件、且第二到站剩余时长减去第一到站剩余时长得到的时长差小于或等于时长差阈值时,展示第一乘车指示信息。

28、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29、获取当前时刻对应公交车的车辆位置;

30、根据对应公交车的拥挤度信息以及车辆位置获取对应公交车的拥挤度变化信息,拥挤度变化信息用于指示对应公交车预计经过对应车站后的拥挤度变化;

31、当根据拥挤度变化信息确定对应公交车预计经过多个车站后拥挤度降低的幅度大于或等于拥挤度变化阈值时,展示第一拥挤度变化指示信息;

32、和/或,当根据拥挤度变化信息确定对应公交车预计经过多个车站后拥挤度上升的幅度大于或等于拥挤度变化阈值时,展示第二拥挤度变化指示信息;

33、和/或,当根据拥挤度变化信息确定对应公交车经过上一车站时的拥挤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拥挤度阈值,且对应公交车预计经过多个车站后的拥挤度小于或等于第二拥挤度阈值,展示第三拥挤度变化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拥挤度阈值大于第二拥挤度阈值。

34、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35、根据对应公交车的拥挤度信息以及车辆位置获取对应公交车预计到达任一前方车站时的预估拥挤度;

36、确定与预估拥挤度对应的目标颜色,并根据目标颜色对所任一前方车站与相邻车站间的对象进行标识,其中相邻车站为对应公交车在到达任一前方车站前经过的上一车站。

37、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导航提示装置,包括:

38、剩余时长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目标公交线路中多辆公交车各自的到站剩余时长,到站剩余时长为当前时刻至对应公交车到达目标车站的时刻的时长;

39、拥挤度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多辆公交车中对应公交车的拥挤度信息,拥挤度信息用于指示对应公交车到达对应车站时的拥挤度,对应公交车包括第一公交车以及第二公交车,第一公交车对应的第一到站剩余时长为多辆公交车对应到站剩余时长中最短的,第二公交车对应的第二到站剩余时长为多辆公交车对应的到站剩余时长中次短的;

40、导航提示模块,被配置为当确定第一公交车的第一拥挤度信息以及第二公交车的第二拥挤度信息满足拥挤度条件、且第二到站剩余时长减去第一到站剩余时长得到的时长差小于或等于时长差阈值时,展示第一乘车指示信息,第一乘车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目标车站乘坐第二公交车。

41、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42、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43、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目标公交线路中多辆公交车各自的到站剩余时长,即达到用户所关注的目标车站的剩余时长;获取多辆公交车中对应公交车的拥挤度信息,拥挤度信息用于指示对应公交车到达对应车站时的拥挤度,根据拥挤度能够直观体现对应公交车的乘坐环境,对应公交车包括第一公交车以及第二公交车,其中第一公交车以及第二公交车可以理解为将要到达目标车站的前两辆公交车,且第一公交车将早于第二公交车到达目标车站;当确定第一公交车的第一拥挤度信息以及第二公交车的第二拥挤度信息满足拥挤度条件、且第二到站剩余时长减去第一到站剩余时长得到的时长差小于或等于时长差阈值时,可以认为用户通过乘坐第一公交车出行所需的时间,与用户通过乘坐第二公交车出行所需的时间差距不大,且第一公交车的乘坐环境比第二公交车的乘坐环境更差,因此通过展示第一乘车指示信息,以指示用户在目标车站乘坐第二公交车,从而在用户乘坐公交车出行所需的时间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确保用户所乘坐公交车的乘坐环境较好,从而改善了用户体验。

4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