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光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42165发布日期:2023-12-02 05:0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环境光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终端,特别涉及一种环境光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发展,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依赖越来越严重,为了缓解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过程中造成的用眼疲劳,电子设备中通常会安装环境光传感器。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环境光传感器对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光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电子设备显示屏的亮度,从而使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亮度适应环境光的亮度。

2、目前,电子设备在接收到亮屏操作的情况下控制显示屏亮屏,在亮屏后为了使用户在显示屏中看到流畅的画面,电子设备需要对显示屏进行逐帧刷新。另外,亮屏后会触发环境光传感器在预置的时长内进行环境光检测。

3、但是,由于环境光传感器从显示屏刷新开始在预置的时长内连续进行数据采集,如果预置的时长设置不合适,将导致环境光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光数据中不仅包括真实环境的环境光数据,还会包括显示屏的亮度干扰数据,从而导致环境光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光数据不准确,进而降低了调节显示屏亮度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境光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环境光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光数据不准确,导致调节显示屏亮度的准确性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环境光的检测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3、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被点亮后,对所述显示屏进行逐帧刷新;

4、在刷新每一帧的过程中,在所述显示屏中的插黑区域更新至目标位置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光传感器进行环境光检测,得到环境光检测结果,所述插黑区域为对所述显示屏刷新的过程中所述显示屏中发生背光灯关闭情况的区域,且所述插黑区域在所述显示屏中由上至下更新显示,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显示屏中处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的安装位置附近的指定位置;

5、根据所述环境光检测结果,确定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光数据。

6、如此,通过环境光传感器在插黑区域更新至环境光传感器的安装位置附近的情况下进行环境光检测,说明环境光传感器是在背光灯关闭的区域进行环境光检测,那么得到的环境光检测结果中几乎很少存在显示屏的亮度数据,也即是,显示屏的亮度对环境光传感器进行环境光检测的影响降低,使得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真实环境的环境光数据,从而提高了检测环境光数据的准确性。同时,由于电子设备是在插黑区域更新至环境光传感器的安装位置附近的情况下通过环境光数据进行检测,从而降低了数据检测量,提高了环境光检测的效率。

7、作为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在刷新每一帧的过程中,在所述显示屏中的插黑区域更新至目标位置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光传感器进行环境光检测,包括:

8、在刷新任意一个显示帧的过程中,根据检测基准时间点和所述任意一个显示帧对应的延时时长,确定在刷新所述任意一个显示帧过程中进行环境光检测的检测起始时间点,所述检测基准时间点是所述插黑区域更新至所述目标位置时的时间点,所述检测基准时间点是根据所述显示起始位置、所述插黑区域的显示起始时间点、所述插黑区域的指定更新速率以及所述目标位置确定,所述延时时长是相对于所述检测基准时间点的延时;

9、控制所述环境光传感器在所确定的检测起始时间点进行环境光检测,得到所述环境光检测结果。

10、如此,在插黑区域更新至目标位置后,通过当前刷新的显示帧对应的延时时长确定对应的检测起始时间点,并在确定的检测起始时间点处进行环境光检测,从而不仅减少了进行环境光检测的数据量,同时提高了环境光检测的准确性。另外,不同的显示帧对应有不同的延时时长,从而使得在刷新每一个显示帧的过程中,使得环境光检测更有针对性,提高了环境光检测的准确性。

11、作为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环境光检测结果中包括至少一个检测结果;

12、所述在刷新任意一个显示帧的过程中,根据检测基准时间点和所述任意一个显示帧对应的延时时长,确定在刷新所述任意一个显示帧过程中进行环境光检测的检测起始时间点,包括:

13、在所述任意一个显示帧是第一显示帧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检测基准时间点和所述第一显示帧对应的至少一个延时时长阈值,确定至少一个检测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一显示帧是所述显示屏为初次点亮时刷新的第一个显示帧,所述至少一个检测起始时间点中每个检测起始时间点为在刷新所述第一显示帧过程中进行一次环境光检测的时间点,所述至少一个延长时长阈值与所述至少一个检测结果一一对应;

14、在所述任意一个显示帧是第二显示帧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检测基准时间点和所述第二显示帧对应的参考延时时长,确定在刷新所述第二显示帧过程中进行环境光检测的检测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二显示帧是除了所述第一显示帧之外的任意一个显示帧,所述参考延时时长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检测结果中包括最小光强度值的检测结果对应的延时时长阈值确定。

15、如此,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延时时长阈值,从而使得环境光传感器能够进行多次环境光检测,提高了进行环境光检测的准确性,改善了环境光传感器的安装误差带来的影响。

16、作为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17、从所述至少一个延时时长阈值中,确定所述包括最小光强度值的检测结果对应的目标延时时长阈值为所述第二显示帧对应的参考延时时长。

18、如此,通过确定目标延时时长阈值,为后续通过环境光传感器在刷新第二显示帧的过程中进行环境光检测提供了可靠依据,从而提高了进行环境光检测的效率。

19、作为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20、从所述至少一个延时时长阈值中,确定所述包括最小光强度值的检测结果对应的目标延时时长阈值;

21、根据所述目标延时时长阈值和预设的延时误差,确定n-1个延时时长阈值,所述n为大于2的正整数;

22、将所述n-1个延时时长阈值和所述目标延时时长确定为所述第二显示帧对应的参考延时时长。

23、如此,通过基于目标延时时长阈值对环境光传感器检测环境光的时机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了环境光传感器检测环境光的准确性。

24、作为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25、所述显示屏在被点亮后,确定所述插黑区域的显示起始位置和所述目标位置之间相隔的行数;

26、将所述行数与所述指定更新速率相乘,得到所述插黑区域从所述显示起始位置更新至所述目标位置的更新时长;

27、将所述插黑区域的显示起始时间与所述更新时长相加,得到所述插黑区域从所述显示起始位置更新至所述目标位置的时间点,所述检测基准时间点为所确定的时间。

28、如此,由于插黑区域从显示起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更新时长是固定的,因此,通过更新时长确定检测基准时间点,从而提高了确定检测基准时间点的准确性。

29、作为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显示屏的目标信号脚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的信号输入脚连接,所述目标信号脚为所述显示屏中的任意一个信号输出脚;

30、所述方法还包括;

31、在刷新所述任意一个显示帧之前,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目标信号脚向所述环境光传感器发送第一屏幕刷新消息,所述第一屏幕刷新消息中携带所述检测基准时间点和所述任意一个显示帧对应的时延时长;

32、所述在刷新任意一个显示帧的过程中,根据检测基准时间点和所述任意一个显示帧对应的延时时长,确定在刷新所述任意一个显示帧过程中进行环境光检测的检测起始时间点,包括:

33、在刷新任意一个显示帧的过程中,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接收到所述第一屏幕刷新消息的情况下,所述环境光传感器根据检测基准时间点和所述任意一个显示帧对应的时延时长,确定在刷新所述任意一个显示帧过程中进行环境光检测的检测起始时间点。

34、如此,通过向环境光传感器发送第一屏幕刷新消息,从而使得能够快速触发环境光传感器,同时,由于第一屏幕刷新消息中携带检测基准时间点和任意一个显示帧对应的时延时长,从而环境光传感器在被触发后不会立即进行环境光检测,并在达到对应的检测起始时间点的下进行环境光检测,从而减少了环境光传感器的检测数量,提高了环境光传感器的检测效率。

35、作为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显示屏的目标信号脚还与微控制单元mcu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36、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目标信号脚向所述mcu发送所述第一屏幕刷新消息,以使所述mcu停止在所述显示屏刷新区域更新数据。

37、如此,通过显示屏向mcu发送第一屏幕刷新消息,可以避免mcu在显示屏刷新区域更新数据,从而避免了显示屏花屏情况的发生。

38、作为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光检测结果,确定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光数据,包括:

39、在所述环境光检测结果中包括多个检测结果的情况下,将所述多个检测结果中包括最小光强度值的检测结果确定为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光数据;或者,

40、在所述环境光检测结果中包括一个检测结果的情况下,将所述检测结果确定为所述环境光数据。

41、值得说明的是,该多个检测结果中包括最小光强度值的检测结果为最接近当前环境光的检测结果,因此,电子设备将其确定为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光数据可以提高后续对显示屏亮度调节的准确性。

42、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支持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环境光的检测方法的程序,以及存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环境光的检测方法所涉及的数据。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总线,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建立连接。

43、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44、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被点亮后,对所述显示屏进行逐帧刷新;

45、在刷新每一帧的过程中,在所述显示屏中的插黑区域更新至目标位置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光传感器进行环境光检测,得到环境光检测结果,所述插黑区域为对所述显示屏刷新的过程中所述显示屏中发生背光灯关闭情况的区域,且所述插黑区域在所述显示屏中由上至下更新显示,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显示屏中处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的安装位置附近的指定位置;

46、根据所述环境光检测结果,确定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光数据。

47、作为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48、在刷新任意一个显示帧的过程中,根据检测基准时间点和所述任意一个显示帧对应的延时时长,确定在刷新所述任意一个显示帧过程中进行环境光检测的检测起始时间点,所述检测基准时间点是所述插黑区域更新至所述目标位置时的时间点,所述检测基准时间点是根据所述显示起始位置、所述插黑区域的显示起始时间点、所述插黑区域的指定更新速率以及所述目标位置确定,所述延时时长是相对于所述检测基准时间点的延时;

49、控制所述环境光传感器在所确定的检测起始时间点进行环境光检测,得到所述环境光检测结果。

50、作为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环境光检测结果中包括至少一个检测结果;

51、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52、在所述任意一个显示帧是第一显示帧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检测基准时间点和所述第一显示帧对应的至少一个延时时长阈值,确定至少一个检测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一显示帧是所述显示屏为初次点亮时刷新的第一个显示帧,所述至少一个检测起始时间点中每个检测起始时间点为在刷新所述第一显示帧过程中进行一次环境光检测的时间点,所述至少一个延长时长阈值与所述至少一个检测结果一一对应;

53、在所述任意一个显示帧是第二显示帧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检测基准时间点和所述第二显示帧对应的参考延时时长,确定在刷新所述第二显示帧过程中进行环境光检测的检测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二显示帧是除了所述第一显示帧之外的任意一个显示帧,所述参考延时时长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检测结果中包括最小光强度值的检测结果对应的延时时长阈值确定。

54、作为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55、从所述至少一个延时时长阈值中,确定所述包括最小光强度值的检测结果对应的目标延时时长阈值为所述第二显示帧对应的参考延时时长。

56、作为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57、从所述至少一个延时时长阈值中,确定所述包括最小光强度值的检测结果对应的目标延时时长阈值;

58、根据所述目标延时时长阈值和预设的延时误差,确定n-1个延时时长阈值,所述n为大于2的正整数;

59、将所述n-1个延时时长阈值和所述目标延时时长确定为所述第二显示帧对应的参考延时时长。

60、作为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61、所述显示屏在被点亮后,确定所述插黑区域的显示起始位置和所述目标位置之间相隔的行数;

62、将所述行数与所述指定更新速率相乘,得到所述插黑区域从所述显示起始位置更新至所述目标位置的更新时长;

63、将所述插黑区域的显示起始时间与所述更新时长相加,得到所述插黑区域从所述显示起始位置更新至所述目标位置的时间点,所述检测基准时间点为所确定的时间。

64、作为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显示屏的目标信号脚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的信号输入脚连接,所述目标信号脚为所述显示屏中的任意一个信号输出脚;

65、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66、在刷新所述任意一个显示帧之前,控制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目标信号脚向所述环境光传感器发送第一屏幕刷新消息,所述第一屏幕刷新消息中携带所述检测基准时间点和所述任意一个显示帧对应的时延时长;

67、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68、在刷新任意一个显示帧的过程中,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接收到所述第一屏幕刷新消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环境光传感器根据检测基准时间点和所述任意一个显示帧对应的时延时长,确定在刷新所述任意一个显示帧过程中进行环境光检测的检测起始时间点。

69、作为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显示屏的目标信号脚还与微控制单元mcu连接;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目标信号脚向所述mcu发送所述第一屏幕刷新消息,以使所述mcu停止在所述显示屏刷新区域更新数据。

70、作为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71、在所述环境光检测结果中包括多个检测结果的情况下,将所述多个检测结果中包括最小光强度值的检测结果确定为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光数据;或者,

72、在所述环境光检测结果中包括一个检测结果的情况下,将所述检测结果确定为所述环境光数据。

73、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环境光的检测方法。

74、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环境光的检测方法。

75、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所获得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第一方面中对应的技术手段获得的技术效果近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