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径雷达的侦测装置

文档序号:35196934发布日期:2023-08-21 19:46阅读:28来源:国知局
合成孔径雷达的侦测装置

本发明涉及雷达侦测领域,特别涉及合成孔径雷达的侦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合成孔径雷达是雷达的一种类型,用于创建物体的二维或三维图像的重建,例如风景地貌,合成孔径雷达安装在移动平台上,依次传输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系统电子设备可以将数据数字化并存储起来,以备后续处理。

2、在对雷达进行侦测时需要使用雷达侦测器,现有技术中的雷达侦测器多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无人机的底部,从而不方便对雷达侦测器的侦测角度进行调整,适应能力较差,且在侦测的过程中,需要无人机大范围的移动,从而才能实现大面积的侦测,显然这样会使得无人机的油耗增加,同时降低无人机的使用寿命,如果无人机停留在空中某一位置即可进行该区域内立体空间内的大面积侦测,显然会大大降低无人机的能耗。

3、因此,发明合成孔径雷达的侦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合成孔径雷达的侦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合成孔径雷达的侦测装置,包括无人机和雷达探测器,所述雷达探测器位于无人机的下方,雷达探测器的顶部固定设有摆动杆,摆动杆的顶端活动铰接在连接板上,连接板固定安装在动力盒的外侧面,动力盒位于无人机的下方,且动力盒的顶部与驱动电机的转轴固连,驱动电机安装在无人机内部的动力腔内,所述动力盒的内部设有控制摆动杆向远离动力盒的方向转动的推动机构。

3、工作时,驱动电机将会带动摆动杆和动力盒在水平面内转动,进而使得雷达探测器的侦测范围不局限于一处,而本发明中的推动机构可以将摆动杆向远离动力盒的方向推动,由于摆动杆的顶端活动铰接在连接板上,进而摆动杆将会逐渐向动力盒的外侧倾斜,实际操作时,摆动杆每带动雷达探测器转动一周,推动机构将会带动雷达探测器向远离动力盒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进而使得雷达探测器的侦测范围逐渐的增大,从而在侦测时,无人机可以停在空中同一位置即可对较大的区域进行侦测,而不需要通过反复的操作无人机使得对某一区域进行全面侦测,进而可以缩短无人机的实际行驶距离,提高无人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降低能耗。

4、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杆和直齿轮组件,所述直齿轮组件位于动力盒内部的空腔内,直齿轮组件面向摆动杆的一端固定设有推杆,推杆远离直齿轮组件的一端伸出动力盒外侧面的穿出槽,且推杆远离直齿轮组件的一端的侧面固定设有滑动柱,滑动柱与摆动杆上开设的条形通槽相互滑动连接,的外部套设有套管,动力盒的内部设有与直齿轮组件相互啮合传动的圆齿轮柱,圆齿轮柱在转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当直齿轮组件移动至动力盒靠近摆动杆的一端时,直齿轮组件将不再与圆齿轮柱相互啮合。

5、在实际操作时,圆齿轮柱转动将会通过与直齿轮组件的啮合传动带动直齿轮组件的移动,圆齿轮柱每转动一定角度,直齿轮组件将会向靠近摆动杆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进而使得推杆逐渐的伸出动力盒侧壁的穿出槽,从而使得摆动杆与动力盒之间的倾斜角度逐渐的增大,进而使得侦测范围逐渐的增大。

6、优选的,所述直齿轮组件包括滑动板、直齿轮板和第三收纳槽,所述滑动板位于动力盒的内部,且滑动板的一端与推杆固定连接,第三收纳槽位于滑动板的表面,第三收纳槽的底部通过拉伸弹簧与直齿轮板的表面固定连接,直齿轮板与圆齿轮柱相互啮合,所述滑动板上设有控制直齿轮板在第三收纳槽内部移动的移动机构。

7、工作时,当滑动板向靠近摆动杆的方向移动时,此时直齿轮板伸出第三收纳槽的外端口并与圆齿轮柱相互啮合,进而圆齿轮柱转动可以与直齿轮板相互啮合传动,进而带动滑动板的移动,而当滑动板移动至与动力盒靠近摆动杆的内壁接触时,此时移动机构将会控制直齿轮板收纳在第三收纳槽的内部,此时圆齿轮柱将会对滑动板解除限位,雷达探测器将会在自身重力下带动摆动杆向靠近动力盒的方向移动,进而摆动杆将会通过推杆推动滑动板向远离摆动杆的方向移动,而当滑动板移动至与动力盒远离摆动杆的内壁相接触的位置时,移动机构又将使得直齿轮板伸出第三收纳槽的外端口,从而使得圆齿轮柱与直齿轮板再次啮合,从而圆齿轮柱转动时可以再次带动滑动板和推杆向靠近摆动杆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摆动杆逐渐向动力盒的外侧倾斜,实现侦测区域的扩大。

8、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盘、圆齿轮盘、直齿轮条和安装柱,所述转盘通过安装柱活动安装在第三收纳槽的内部,安装柱位于转盘的偏心位置处,转盘的曲面与直齿轮板的内侧面相对应,安装柱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与之同轴的圆齿轮盘,所述第三收纳槽的内部设有与圆齿轮盘相互啮合传动的直齿轮条,直齿轮条的两端穿设在滑动板侧壁的限位通槽内,直齿轮条与推杆相互平行,所述限位通槽的内壁设有弹簧销钉,所述推杆的表面开设有与弹簧销钉相对应的销钉槽。

9、工作时,当滑动板移动至动力盒靠近摆动杆的内壁时,此时直齿轮条的一端将会撞击在动力盒的内壁,直齿轮条将会与圆齿轮盘啮合传动进而带动转盘的转动,此时转盘远离安装柱的边缘将会逐渐转动至偏离直齿轮板表面的位置,进而直齿轮板将会在与之固连的拉伸弹簧的作用下收纳在第三收纳槽的内部,同时由于限位通槽的内壁设有弹簧销钉,且直齿轮条的外表面开设有与弹簧销钉相对应的销钉槽,进而可以将直齿轮条的位置固定,从而将直齿轮板的位置固定,而当滑动板撞向动力盒远离摆动杆的内壁时,此时直齿轮条远离摆动杆的一端将会受到撞击并收纳在滑动板侧壁的限位通槽内,进而直齿轮条将会再次与圆齿轮盘啮合,并使得转盘复位处于将直齿轮板顶出第三收纳槽外端口的状态。

10、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部包括固定杆和扇形齿牙板,固定杆竖向插设在动力盒的内部,固定杆的中心轴线与驱动电机转轴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所述固定杆的边缘固定设有与圆齿轮柱相互啮合的扇形齿牙板,固定杆的底端通过安装杆与无人机上的支架固连,且圆齿轮柱的两端固定设有与之同轴的转动杆,转动杆位于动力盒内壁的插槽内,所述转动杆的边缘设有弹簧销钉,插槽的内壁开设有与弹簧销钉相匹配的销钉槽。

11、工作时,在驱动电机带动摆动杆和动力盒转动的过程中,动力盒内部的圆齿轮柱每次经过扇形齿牙板时都将带动圆齿轮柱转动一定角度,进而圆齿轮柱将会与直齿轮板相互啮合,进而带动滑动板的移动,且由于转动杆的边缘设有弹簧销钉,插槽的内壁开设有与弹簧销钉相匹配的销钉槽,进而使得圆齿轮柱与扇形齿牙板啮合传动并转动一定角度后,圆齿轮柱可以停留在转动后的位置。

12、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位于摆动杆的两侧固定设有限位滑块,摆动杆顶部固定设有的销柱穿设在限位滑块上的圆形通槽内,所述销柱的边缘固定设有凸起,圆形通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收纳槽,第一收纳槽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与挡杆的一端固连,凸起在销柱的边缘绕销柱的中心轴线呈等距环形排列,当挡杆位于凸起之间的间隙时可对摆动杆进行限位,凸起逆时针方向的面为曲面,凸起顺时针方向的面为直面。

13、工作时,当摆动杆在推杆的推动作用下转动一定角度时,销柱将会带动其边缘的凸起转动,由于凸起逆时针方向的面为曲面,凸起顺时针方向的面为直面,进而随着凸起的转动,挡杆将会进入凸起之间的间隙,且挡杆并不能从凸起之间的间隙脱离,从而挡杆可以对凸起、销柱进行限位,进而减小了雷达探测器和摆动杆对推杆的压力,进而防止推杆长时间受压而容易发生折断,提高了推杆的使用寿命。

14、优选的,所述挡杆面向第一收纳槽底部的一端还与拉绳的一端固连,拉绳的另一端伸出第一收纳槽的底部并伸出限位滑块的边缘,最终穿入动力盒的内壁与铰接杆的一端固连,铰接杆的另一端通过扭簧与动力盒的内壁活动铰接,铰接杆处于动力盒内部靠近底端的位置,最初状态下,铰接杆的自由端与动力盒内壁不接触,且动力盒上设有控制铰接杆复位的复位机构。

15、工作时,当滑动板与动力盒靠近摆动杆的内壁接触时,此时滑动板将会撞击铰接杆的自由端,铰接杆将会向动力盒的内壁贴合,进而铰接杆的自由端将会拉扯与之固连的拉绳的一端,拉绳的另一端将会带动挡杆向第一收纳槽的内部收缩,进而使得挡杆不会阻止销柱的转动,也就是不会阻止摆动杆向靠近动力盒的方向移动复位。

16、优选的,所述铰接杆的末端向靠近动力盒内壁的方向移动时,铰接杆将会拉扯拉绳的一端,且挡杆逐渐的向第一收纳槽的内部收缩。

17、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缓冲板、复位杆和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二收纳槽位于动力盒面向摆动杆的侧壁,且第二收纳槽处于动力盒外侧壁靠近底端的位置,第二收纳槽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与缓冲板的表面固连,所述缓冲板的内侧面还与复位杆的一端固连,复位杆的另一端插设在第二收纳槽底部的通槽内。

18、工作时,当摆动杆带动雷达探测器向靠近动力盒的方向移动时,最终摆动杆将会撞击动力盒外侧壁的缓冲板,进而使得缓冲板向靠近动力盒内壁的方向移动,从而与缓冲板固连的复位杆可以拨动铰接杆的自由端,并使其再次处于最初的张开的状态,同时缓冲板可以起到对摆动杆的复位进行缓冲的作用,防止摆动杆冲击撞向动力盒而导致雷达探测器的损坏。

19、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设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与无人机机身底部的环形滑轨相互滑动连接,限位滑块的表面均匀设有滚珠。

20、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1、1、本发明中摆动杆每带动雷达探测器转动一周,推动机构将会带动雷达探测器向远离动力盒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进而使得雷达探测器的侦测范围逐渐的增大,从而在侦测时,无人机可以停在空中同一位置即可对较大的区域进行侦测,而不需要通过反复的操作无人机使得对某一区域进行全面侦测,进而可以缩短无人机的实际行驶距离,提高无人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降低能耗;

22、2、本发明中随着凸起的转动,挡杆将会进入凸起之间的间隙,且挡杆并不能从凸起之间的间隙脱离,从而挡杆可以对凸起、销柱进行限位,进而减小了雷达探测器和摆动杆对推杆的压力,进而防止推杆长时间受压而容易发生折断,提高了推杆的使用寿命;

23、3、当摆动杆带动雷达探测器向靠近动力盒的方向移动时,最终摆动杆将会撞击动力盒外侧壁的缓冲板,进而使得缓冲板向靠近动力盒内壁的方向移动,从而与缓冲板固连的复位杆可以拨动铰接杆的自由端,并使其再次处于最初的张开的状态,同时缓冲板可以起到对摆动杆的复位进行缓冲的作用,防止摆动杆冲击撞向动力盒而导致雷达探测器的损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