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维地震数据成像的共偏移距域异常振幅压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707993发布日期:2023-07-07 12:5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维地震数据成像的共偏移距域异常振幅压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成像,具体是指一种二维地震数据成像的共偏移距域异常振幅压制方法。


背景技术:

1、城市地质地震采集人文地理环境复杂,记录数据外源干扰严重,异常振幅能量强、区域覆盖面积大,呈连续性等特点,目前异常振幅衰减现有技术是在炮域或者共中心点域处理,存在的缺陷主要有两个:一是正常的一个单炮或共中心点数据近偏移距道较远偏移距道能量强一些,不属于异常振幅范围,噪声衰减时往往把这一部分能量按异常振幅处理,异常振幅衰减时致使有效反射信号损失,处理参数难以确定;二是城市地震数据远偏移距异常振幅呈多道连续性特征,多道统计时按正常振幅处理,致使异常振幅衰减效果不佳;现有的分频异常振幅衰减技术在炮域近偏移距异常振幅衰减时由于浅层道数少、能量强,多道统计产生误差,导致地层有效信号损失;而远偏移距异常振幅呈多道连续特征,多道统计时按正常能量处理,致使异常能量压制效果不佳,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二维地震数据成像的共偏移距域异常振幅压制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二维地震数据成像的共偏移距域异常振幅压制方法,可以使异常振幅、外源干扰、单频噪声得到衰减后,信噪比得到明显提高,恢复地震数据有效信号的真实振幅,提高处理成像效果和成像质量。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二维地震数据成像的共偏移距域异常振幅压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首先对炮域数据分选至共偏移距域处理,形成不同偏移距的单次叠加剖面;

4、s2:对分选的偏移距域数据按三维数据输入,数据按偏移距重排;

5、s3:按三维数据进行分频异常振幅衰减,恢复有效反射信息真实振幅;

6、s4:重新分选回炮域数据;

7、s5:对s4的数据重新观测系统定义,进行后续数据成像处理。

8、作为改进,所述s1生成一个三维数据。

9、作为改进,所述s2中数据按偏移距远近重排。

10、作为改进,所述s3中进行参数实验,优选参数对不同偏移距单次叠加数据异常振幅衰减处理。

11、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可以对地震资料的异常振幅、外源干扰、单频噪声进行有效压制,偏移距域的分频异常振幅衰减效果优于常规的炮域、共中心点域衰减效果,采集的异常振幅、外源干扰、单频噪声均能能得到衰减,无论是单炮数据还是叠加剖面,信噪比得到明显提高,恢复了地震数据有效反射信号的真实振幅;本发明利用城市地质地震采集数据异常振幅能量强且呈连续排列,外源干扰严重的特点,分选到共偏移距域后,所有炮域内的道重新按偏移距编排后,类似于一个三维数据体,避免了初至波空间方向的能量差异,单次叠加剖面整体能量均衡,有利于发挥多道识别、单道衰减方法的优势,进行真正的异常振幅、外源干扰、单频噪声衰减,克服了原有炮域分频异常振幅衰减的缺点,提高了异常振幅衰减的效果。

12、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技术特征:

1.一种二维地震数据成像的共偏移距域异常振幅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维地震数据成像的共偏移距域异常振幅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生成一个三维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维地震数据成像的共偏移距域异常振幅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数据按偏移距远近重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维地震数据成像的共偏移距域异常振幅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进行参数实验,优选参数对不同偏移距单次叠加数据异常振幅衰减处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地震数据成像的共偏移距域异常振幅压制方法,涉及地震勘探成像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对炮域数据分选至共偏移距域处理,形成不同偏移距的单次叠加剖面;S2:对分选的偏移距域数据按三维数据输入,数据按偏移距重排;S3:按三维数据进行分频异常振幅衰减,恢复有效反射信息真实振幅;S4:重新分选回炮域数据;S5:对S4的数据重新观测系统定义,进行后续数据成像处理。本发明可以使异常振幅、外源干扰、单频噪声得到衰减后,信噪比得到明显提高,恢复地震数据有效信号的真实振幅,提高处理成像效果和成像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