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

文档序号:34575230发布日期:2023-06-28 12:57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

本发明涉及裂隙探测,具体为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1、裂隙是岩石受力后断开并沿断裂面无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裂隙按其成因分为原生和次生裂隙两类;前者是在成岩过程中形成,后者则是岩石成岩后遭受外力所成;按力的来源又分为非构造和构造两类裂隙;

2、前者由外力地质作用而成,如风化、滑坡、坍塌等裂隙,它们常局限于地表,规模不大且分布不规则;后者则由构造作用形成,分布极广而有规律,延伸较长且深,可切穿不同岩层;裂隙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特别是对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稳定性影响更大;因此现设计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以实现多方式探测裂隙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包括第一探测结构、第二探测结构以及第三探测结构,所述第二探测结构可拆卸安置于第一探测结构上,且与第一探测结构电性相连,所述第三探测结构活动安置于第二探测结构上,且与第一探测结构电性相连。

3、优选的,所述第一探测结构包括主体外壳、橡胶探口、控制面板组、摄像头、蓄电池、集成模块组、开关以及两组校对探测组件;

4、所述主体外壳为矩形无前侧壁盒体结构,且后侧壁靠近底部中心部位处开设有贯通的圆形的检测口,所述主体外壳上壁左端设置有充电口,所述橡胶探口固定安置于主体外壳后侧壁,且位于检测口部位处,所述控制面板组固定扣装于主体外壳前侧,所述摄像头固定安置于控制面板组后侧壁,且位于主体外壳内,并摄像头与检测口中心相对,所述摄像头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组相连,所述蓄电池固定安置于主体外壳内上壁,所述集模块组固定安置于主体外壳内左侧壁上,且与控制面板组电性相连,所述开关固定设置于主体外壳右端上壁,且位于中心线前侧,两组所述校对探测组件分别固定安置于主体外壳内后侧壁上,且分别位于摄像头上下两侧相对称。

5、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组由面板、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两对方向键以及圆形控制键单元组成,其中第一显示屏以及第二显示屏分别位于面板顶部左右两侧,两对方向键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一显示屏以及第二显示屏下方,所述圆形控制键单元有上下左右键以及中心的确认键组成,所述圆形控制键单元固定安置于中心部位处。

6、优选的,所述集成模块组由控制单元、分析单元、成像单元以及模式单元组成。

7、优选的,所述校对探测组件包括校对架、电机、螺杆、移动座、调节块、红外发射器以及红外接收器;

8、所述校对架为l型结构,且上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贯通的滑槽,所述校对架一端固定安置于主体外壳内后侧壁上,且位于检测口圆心上方,所述电机固定安置于校对架另一端上,且驱动端活动嵌装于校对架侧壁内,所述螺杆两端分别活动嵌装于滑槽内左右两侧壁内,且其中一端固定连接于电机驱动端上,所述移动座一端活动贯穿于校对架的滑槽内,且活动旋接于螺杆上,所述调节块一端通过第一螺栓活动安置于移动座另一端上,且调节块另一端向下倾斜,所述红外发射器固定安置于调节块另一端上,且与调节块平行,所述红外接收器一端固定安置于调节块另一端上,且与红外发射器相垂直。

9、优选的,所述第二探测结构包括一对手盒、两对第二螺栓、一对盖板、档杆、敲击单元以及收集单元;

10、一对所述手盒均为矩形无后侧壁盒体,且靠近前端中心部位处开设有弧形贯通的手槽,一对所述手盒分别通过两对所述第二螺栓可拆卸安置于主体外壳左右两侧壁上,且相互对称,其中一个所述手盒右侧壁靠近手槽底部开设有调节槽,一对所述盖板分别固定扣装于手盒后侧壁上,其中一个盖板顶部中心部位处开设有第一翻转口,且翻转口底部前侧壁设置有一对翻转爪,其中另一个盖板顶端中心部位处开设有安装口,且底部中心部位处开设有t型的第二翻转口,所述第二翻转口靠近底部左侧壁开设有相连的卡锁口,所述档杆一端活动安置于卡锁口一端内,所述敲击单元活动安置于其中一个盖板上,所述收集单元固定安置于另一个盖板上,且与集成模块组电性相连。

11、优选的,所述敲击单元包括敲击板、连接板、推动块以及弹簧;

12、所述敲击板u型结构,所述敲击板靠近端通过销轴活动安置于其中一个盖板的翻转爪之间,且另一端活动贯穿第一翻转口,并敲击板另一端侧壁设置有弧形敲块,所述连接板一端凹型结构,另一端为l型结构,所述连接板一端活动连接于掐破击板一端上,且另一端垂直向下,所述推动块一端活动贯穿于调节槽,且固定连接于连接板另一端侧壁上,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安置于其中一个手盒内下壁,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另一端下壁。

13、优选的,所述收集单元包括声音收集器以及声波转换模块;

14、所述声音收集器固定嵌装于另一个盖板的安装口内,且位于其中另一个手盒内,所述声波转换模块固定安置于另一个盖板上,且与声音收集器电性相连,并位于另一个手盒内,所述声波转换器与集成模块组电性相连。

15、优选的,所述第三探测结构包括一对卡爪、限位板、套管、轴杆、导电环以及电阻杆;

16、一对所述卡爪分别固定安置于主体外壳上壁,且分别位于中心线左右两侧相互对称,所述限位板为z字形结构,所述限位板一端通过销轴活动安置于另一个盖板的第二翻转口内,且位于靠近底端部位处,并限位板另一端贴合于另一个盖板侧壁,所述套管倾斜固定安置于限位板一端侧壁,且位于手盒内,并套管与限位板另一端成夹角状态,所述轴杆一端活动嵌装于套管另一端内,所导电环固定安置于轴杆另一端上,且能够活动贯穿于第二翻转口顶端,所述导电环通过导线与集成模块组相连,所述电阻杆一端可拆卸卡装于卡爪内,且电阻杆一端通过导线与集成模块组相连,所述电阻杆一端可拆卸活动贯穿于导电环内。

17、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18、1、本发明,通过第一探测结构可以借助红外线发射器进行检测裂隙宽度;

19、2、本发明,通过第二探测结构可以借助声波在设备上展现出波形图以及传播和收集时间,进行探测裂隙的深度;

20、3、本发明,通过第三探测结构可以借助电阻杆贯穿导电环的长度不同,实现电阻值的大小调节,借助电阻杆插入一定深度的裂隙中进行检测深度;进而实现三种不同的探测结构和探测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探测结构(1)、第二探测结构(2)以及第三探测结构(3),所述第二探测结构(2)可拆卸安置于第一探测结构(1)上,且与第一探测结构(1)电性相连,所述第三探测结构(3)活动安置于第二探测结构(2)上,且与第一探测结构(1)电性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测结构(1)包括主体外壳(10)、橡胶探口(11)、控制面板组(12)、摄像头(13)、蓄电池(14)、集成模块组(15)、开关(16)以及两组校对探测组件(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组(12)由面板、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两对方向键以及圆形控制键单元组成,其中第一显示屏以及第二显示屏分别位于面板顶部左右两侧,两对方向键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一显示屏以及第二显示屏下方,所述圆形控制键单元有上下左右键以及中心的确认键组成,所述圆形控制键单元固定安置于中心部位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模块组(15)由控制单元、分析单元、成像单元以及模式单元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对探测组件(17)包括校对架(71)、电机(72)、螺杆(73)、移动座(74)、调节块(75)、红外发射器(76)以及红外接收器(7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探测结构(2)包括一对手盒(21)、两对第二螺栓(22)、一对盖板(23)、档杆(24)、敲击单元(25)以及收集单元(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单元(25)包括敲击板(51)、连接板(52)、推动块(53)以及弹簧(5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单元(26)包括声音收集器(61)以及声波转换模块(6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探测结构(3)包括一对卡爪(31)、限位板(32)、套管(33)、轴杆(34)、导电环(35)以及电阻杆(36);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包括第一探测结构、第二探测结构以及第三探测结构,所述第二探测结构可拆卸安置于第一探测结构上,且与第一探测结构电性相连,所述第三探测结构活动安置于第二探测结构上,且与第一探测结构电性相连,本发明涉及裂隙探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第一探测结构可以借助红外线发射器进行检测裂隙宽度;通过第二探测结构可以借助声波在设备上展现出波形图以及传播和收集时间,进行探测裂隙的深度;通过第三探测结构可以借助电阻杆贯穿导电环的长度不同,实现电阻值的大小调节,借助电阻杆插入一定深度的裂隙中进行检测深度;进而实现三种不同的探测结构和探测方式。

技术研发人员:叶子明,王瑜,罗韬,骆元家,尹佳,吴长清,李昕璐,李豫姣,覃媛媛,胡秀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