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识别测斜仪探头物理顺序的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878009发布日期:2023-07-25 10:2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边坡位移监测,具体是一种自动识别测斜仪探头物理顺序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1、测斜仪是一种测量深层位移的设备,主要用于公路边坡、河堤边坡、水库边坡等地点的深层位移监测、对垮塌风险进行评估预警。

2、传统的测斜仪由线缆连接若干个探头,人工记录探头编号顺序工作量大且存在出错的可能,一旦记录出错,设备放到深层位移处就无法验证正确与否,影响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对于拼接式测斜仪,探头可灵活装卸,记录探头编号顺序更易出错,如何精准识别测斜仪探头的物理顺序,不需要进行人工记录操作,从源头上减少出错的可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现提供了一种自动识别测斜仪探头物理顺序的实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识别测斜仪探头物理顺序的实现方法。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动识别测斜仪探头物理顺序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s1:创建边坡位移测量平台,并设置用于接收测斜仪各探头数据的数据交互端;

4、步骤s2:对测斜仪工作中产生的工作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探头数据和地质数据;

5、步骤s3:将探头数据和地质数据通过数据交互端上传到边坡位移测量平台内;

6、步骤s4:对边坡位移测量平台内的数据进行故障分析并生成探头物理顺序序列。

7、进一步的,边坡位移测量平台的构建过程包括:

8、创建边坡位移测量平台,并在边坡位移测量平台内设置有信息验证单元,施工人员通过信息验证单元输入施工信息并进行审核;

9、施工人员分为技术人员和普通人员,施工信息包括员工信息和操作信息;

10、所述技术人员的员工信息包括员工编号、员工联系方式和员工类别,普通人员的员工信息包括员工编号和员工联系方式,所述操作信息包括操作时间、操作地点和操作内容;

11、审核通过后,在边坡位移测量平台内建立与施工人员相关联的临时数据交互空间;

12、将员工编号作为登录账号,将员工联系方式作为登录密码,施工人员依据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进入临时数据交互空间;

13、在边坡位移测量平台内设置数据交互端,数据交互端设置有若干链接端口;

14、测斜仪的采集器通过链接端口上传探头数据和地质数据至边坡位移测量平台内。

15、进一步的,普通人员进行对应的操作内容的过程包括:

16、普通人员进行边坡的勘测选取并对边坡进行钻孔操作,将测斜仪所包括的测斜管进行安装;

17、测斜管安装完成后进行埋土操作,填充砂石泥土,直至完全覆盖整个测斜管后停止填充;

18、记录埋管操作完成的操作时间和操作地点,并将二者合并操作内容后生成埋管记录表单。

19、进一步的,技术人员进行对应的操作内容的过程包括:

20、技术人员根据员工类别划分为运维人员和排障人员;

21、运维人员读取边坡位移测量平台内的探头数据和地质数据,并对其进行量化分析,记录操作时间和操作地点后合并操作内容生成运维记录表单;

22、排障人员获取运维记录表单,并根据运维记录表单生成对应的故障排查表,用来记录相应的故障问题。

23、进一步的,将测斜仪的工作数据处理成探头数据和地质数据的过程包括:

24、在地面部分设置dtu管理平台,测斜仪与dtu管理平台相链接;

25、在dtu管理平台上启动测斜仪,记录测斜仪工作时所产生的工作数据,将工作数据加工为探头数据和地质数据。

26、进一步的,将工作数据加工为地质数据的过程包括:

27、测斜仪上设置有若干个探头用来采集工作数据,所述工作数据包括传感器温度、倾角角度和移位位移量;

28、探头的传感器温度设置有标准数值范围,对探头自上而下进行顺序编号,记录每一个探头的倾角角度和移位位移量;

29、将倾角角度、移位位移量和探头的编号合并生成序列对,若某一编号探头的传感器温度超过了标准数值范围,标记其为异常温度,将序列对作为地质数据。

30、进一步的,探头数据生成的过程包括:

31、测斜仪由总线和若干串口所组成,串口包括第一串口、第二串口和第三串口;

32、每个探头的第一串口直接与总线相连接,第二串口、第三串口与相邻的探头建立连接;

33、设置采集器,采集器与dtu管理平台直接通信链接,采集器内设置有采集盒;

34、第一个探头与采集盒相连接,通过采集盒进行广播获取探头的物理顺序,将探头的物理顺序作为探头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探头数据上传到采集器处。

35、进一步的,采集盒进行广播获取探头的物理顺序的过程包括:

36、采集盒广播一条上报编号的指令,将第三串口标记为上联串口,将第二串口标记为下联串口;

37、获取指令st,当探头编号为i的探头接收到指令st后通过上联串口发送应答,记为reply;

38、所述应答reply包括探头编号和探头计数器,探头计数器所记录的数值,记为j,j的初始数值为1;

39、探头编号为i+1的相邻探头接收到应答reply后,将探头计数器的数值j进行加一操作,并将应答reply转发至同一探头的上联串口处;

40、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所有的探头都接收到应答reply,并进行加一操作,当采集盒收到某个探头的应答时,则将该探头的探头计数器的数值设置为其物理顺序编号;

41、将每一个探头的应答时间和采集盒发送广播的时间都记为t,获取所有探头的应答时间与广播时间之和,得到总响应时间。

42、进一步的,将探头数据和地质数据上传至边坡位移测量平台内的过程包括:

43、获取探头数据和地质数据,将二者转换为十六进制数字序列,对十六进制数字序列进行密钥加密;

44、任意选取十六进制数字序列中的两个素数,获得两个素数的乘积,作为解密钥,截取十六进制数字序列生成一个大整数,将大整数处理后生成加密钥;

45、通过加密钥将十六进制数字序列进行加密生成密文,将密文上传至边坡位移测量平台内;

46、所述边坡位移测量平台获取到相应的解密钥对密文解密还原出探头数据和地质数据。

47、进一步的,进行探头故障分析并获得探头物理顺序序列的过程包括:

48、获取解密后的探头数据和地质数据,获取地质数据中的传感器温度,若其为异常温度,则停止dtu管理平台所连接的测斜仪的工作,并记录其为一级故障信息;

49、若非异常温度,则获取序列对,检测序列对中的移位位移量、倾角角度和探头的编号,并作出判断生成二级故障信息和三级故障信息;

50、运维人员汇总一级故障信息、二级故障信息和三级故障信息生成运维记录表单;

51、排障人员获取运维记录表单,若接收到一级故障信息,则采取重新布置测斜管的措施;

52、若接收到二级故障信息和三级故障信息,则表明该操作地点存在风险,需要对操作地点进行土壤采样并分析地质情况;

53、获取探头数据并设置二维数组,获取所有探头的探头计数器,将探头计数器所对应的物理顺序编号存储于二维数组中的第二个维度中;

54、将二维数组的第一个维度存储探头编号,导出二维数组并形成探头物理顺序序列。

5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支持了测斜仪自动获取探头的排列顺序,无需进行人工录入,避免了出错的可能性,提高了产品组装和安装的效率,若测斜仪为拼接式测斜仪,则效率提升更为显著,采用mcu的多串口,设计架构总线+串口的模式,使得获取探头数据的时间更短,约为传统方式时间的1/2,对地质数据进行故障分析,及时安排相应人员采取排障措施,达到了消除了该地的地质风险隐患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