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哚普利叔丁胺立体异构体杂质分离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69630发布日期:2023-08-01 15:1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培哚普利叔丁胺立体异构体杂质分离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培哚普利叔丁胺立体异构体杂质检测,尤其涉及一种培哚普利叔丁胺立体异构体杂质分离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培哚普利叔丁胺为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动脉血管具有扩张和弹性修复作用,同时能够减轻左室肥厚,纠正心肌肥厚和内膜下胶原蛋白过量,减少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衰,疗效佳、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培哚普利叔丁胺为手性化合物,具有5个手性中心,且5个手性中心的碳原子均为s构型。

2、培哚普利叔丁胺质量标准需要对包括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在内的一系列立体异构体进行质量控制,难度较大。目前已有的中国药典方法、欧洲药典方法和英国药典方法基本一致,均采用hplc等度洗脱,培哚普利峰的保留时间约为100分钟,分析时间约为150分钟。欧洲药典方法和英国药典方法柱前还需接30cm不锈钢管预平衡系统4小时。由于分离难度大,系统适用性要求培哚普利叔丁胺差向异构体杂质峰的峰高和该异构体与培哚普利叔丁胺主峰之间的峰谷比应不小于3。0.1%的主药自身对照溶液主峰的信噪比只要求大于3(0.1%为单个异构体限度)。

3、为克服现有培哚普利叔丁胺立体异构体杂质检测方法存在的分离时间长,分离难度大,系统稳定性差、定量不准确等不足,有必要发明一种分离时间短,分离良好,系统稳定且定量准确的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分离分析方法,以便对培哚普利叔丁胺药物中的差向异构体等立体异构体杂质进行监测和质量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培哚普利叔丁胺立体异构体杂质分离检测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提供一种培哚普利叔丁胺立体异构体杂质分离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一,精密称取培哚普利叔丁胺及培哚普利叔丁胺差向异构体,配制混合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培哚普利叔丁胺样品或其制剂,配制供试品溶液;

5、步骤二,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色谱条件如下:

6、表面带正电荷的十八烷基硅烷键合表面多孔型硅胶色谱柱;流动相a为0.10~0.15w/v%的庚烷磺酸钠溶液,采用磷酸或高氯酸调节ph值至2.0;流动相b为乙腈、乙腈-戊醇、乙腈-甲醇、乙腈-乙醇、乙腈-异丙醇中的一种;等梯度洗脱;流速为0.6ml/min~1.2ml/min;柱温为40~60℃;进样量为1~2μl,检测波长为215nm。

7、进一步地,所述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82~84):(16~18)。

8、进一步地,配制混合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溶剂为乙醇、甲醇、水中的一种。

9、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对照品溶液中培哚普利叔丁胺的浓度为2~5mg/ml。

10、更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对照品溶液中培哚普利叔丁胺的浓度为2mg/ml。

11、进一步地,所述培哚普利叔丁胺差向异构体为(士)-1〃-差向-培哚普利。

12、进一步地,所述表面带正电荷的十八烷基硅烷键合表面多孔型硅胶色谱柱为poroshell cs-c18,柱长100mm,内径3.0mm,填料粒径2.7μm。

13、进一步地,所述乙腈-戊醇中乙腈与戊醇的体积比为217:(0~3),所述乙腈-甲醇中乙腈与甲醇的体积比为217:(0~3),所述乙腈-乙醇中乙腈与乙醇的体积比为217:(0~3),所述乙腈-异丙醇中乙腈与异丙醇的体积比为217:(0~3)。

14、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5、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检测方法中待测组分保留时间长,分析时间长达150分钟,分离度和灵敏度亟待优化的问题;本发明培哚普利叔丁胺差向异构体保留时间仅为20分钟左右,整个分离分析过程小于40分钟,可实现培哚普利叔丁胺中微量差向异构体的准确测定。

16、本发明所提供的分离检测方法可用于培哚普利叔丁胺及其制剂中培哚普利叔丁胺差向异构体杂质的检测,有助于培哚普利叔丁胺差向异构体杂质的实时监控,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培哚普利叔丁胺立体异构体杂质分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哚普利叔丁胺立体异构体杂质分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82~84):(16~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哚普利叔丁胺立体异构体杂质分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混合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溶剂为乙醇、甲醇、水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哚普利叔丁胺立体异构体杂质分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对照品溶液中培哚普利叔丁胺的浓度为2~5mg/m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哚普利叔丁胺立体异构体杂质分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对照品溶液中培哚普利叔丁胺的浓度为2mg/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哚普利叔丁胺立体异构体杂质分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哚普利叔丁胺差向异构体为(士)-1〃-差向-培哚普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哚普利叔丁胺立体异构体杂质分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带正电荷的十八烷基硅烷键合表面多孔型硅胶色谱柱为poroshellcs-c18,柱长100mm,内径3.0mm,填料粒径2.7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哚普利叔丁胺立体异构体杂质分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腈-戊醇中乙腈与戊醇的体积比为217:(0~3),所述乙腈-甲醇中乙腈与甲醇的体积比为217:(0~3),所述乙腈-乙醇中乙腈与乙醇的体积比为217:(0~3),所述乙腈-异丙醇中乙腈与异丙醇的体积比为217:(0~3)。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哚普利叔丁胺立体异构体杂质分离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精密称取培哚普利叔丁胺及培哚普利叔丁胺差向异构体,配制混合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培哚普利叔丁胺样品或其制剂,配制供试品溶液;步骤二,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色谱条件如下:表面带正电荷的十八烷基硅烷键合表面多孔型硅胶色谱柱;流动相A为0.10~0.15w/v%的庚烷磺酸钠溶液,采用磷酸或高氯酸调节pH值至2.0;流动相B为乙腈、乙腈‑戊醇、乙腈‑甲醇、乙腈‑乙醇、乙腈‑异丙醇中的一种;等梯度洗脱。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检测方法中待测组分保留时间长,分析时间长达150分钟,分离度和灵敏度亟待优化的问题,可实现培哚普利叔丁胺中微量差向异构体的准确测定。

技术研发人员:金薇,杨永健,乐健,陈阳,叶晓霞,刘茜,王林波,钱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