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银杏内酯J血浆浓度的方法

文档序号:34828423发布日期:2023-07-20 11:4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银杏内酯J血浆浓度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银杏内酯j血浆浓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1、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抗炎、改善脑缺血、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治疗心肌病[4]和高血压等功效,目前以银杏叶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的上市药物有银杏叶分散片、银杏叶丸、舒血宁注射液等。研究表明萜内酯和黄酮类物质是银杏叶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中银杏内酯更是银杏中所独有的化学成分,可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缓解神经炎症,在中国被广泛用于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目前已经鉴定出几种银杏内酯单体,主要包括银杏内酯a、b、c、j、k、l、m等,其中以银杏内酯a、b、c研究最为广泛,被列入药典质量标准中[12]。

2、银杏内酯j与银杏内酯a、b和c具有相同的骨架结构,但羟基的数量和位置不同。作为银杏内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近来研究发现银杏内酯j对神经系统具有积极的作用,可抵抗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异常突触功能。此外,银杏内酯j可通过抑制促炎介质的产生来保护人类滑膜细胞sw982。由于银杏内酯j的含量通常较低,目前仅有美国药典将其纳入银杏制剂的质量标准中。然而对于其在生物样品中的定量研究较少。liu等(liu x,yang j,niuw,et al.human pharmacokinetics of ginkgo terpene lactones and impact ofcarboxylation in blood on their 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antagonisticactivity[j].acta pharmacological sinica,2018,39(12):1935-1946.)报告了一种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黄酮和银杏内酯的分析方法,然后对于样品的前处理过程较为复杂,方法运行时间较长,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银杏内酯j血浆浓度的方法。该方法可实现银杏内酯j在血浆中快速、灵敏的定量分析。

2、一种检测银杏内酯j血浆浓度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包括:

3、(1)前处理:取含银杏内酯j的血浆,按血浆:乙腈的体积比为1:3的比例,进行蛋白沉淀;涡旋5min后,4℃、12000rpm离心5min,取上清液;

4、(2)检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串联进样检测分析即可。

5、进一步的,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流动相包括流动相a:含0.1%甲酸的水,流动相b:甲醇,具体的梯度洗脱程序如下:

6、

7、进一步的,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流速0.3ml/min,进样量3μl,柱温40℃,自动进样器温度保持4℃。

8、进一步的,所述三重四极杆质谱,采用吡格列酮作为内标,扫描方式:多反应监测(mrm);离子传输管温度:350℃;雾化器温度:300℃;鞘气:40arb;辅助气:5arb;吹扫气:2arb;碰撞诱导解离气:1.5mtorr。

9、有益效果:

10、本发明是对银杏内酯j建立uplc-ms/ms方法定量其在血浆中的浓度,而且样品前处理方法简单,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快速。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测银杏内酯j血浆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流动相包括流动相a:含0.1%甲酸的水,流动相b:甲醇,具体的梯度洗脱程序如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流速0.3ml/min,进样量3μl,柱温40℃,自动进样器温度保持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重四极杆质谱,采用吡格列酮作为内标,扫描方式:多反应监测(mrm);离子传输管温度:350℃;雾化器温度:300℃;鞘气:40arb;辅助气:5arb;吹扫气:2arb;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银杏内酯J血浆浓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先前处理,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串联进样检测分析。有益效果:本发明是对银杏内酯J建立UPLC‑MS/MS方法定量其在血浆中的浓度,而且样品前处理方法简单,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快速。

技术研发人员:王芙蓉,刘万卉,王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