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带渗液孔的电磁勘探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87566发布日期:2023-06-08 06:5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空带渗液孔的电磁勘探电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磁勘探设备,具体为一种中空带渗液孔的电磁勘探电极。


背景技术:

1、v8 system 2000.net是自1975 年以来开发的第八代地球物理数据采集系统,设备本身配套的电极为铝板。

2、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埋设电极的土质较硬,仅通过在地面浇水的方式让在饱和盐水自行在从地面往下渗透,饱和盐水不仅渗透速度缓慢,影响施工效率,而且会导致土中各部分含水量不一致,进而导致接地条件较差,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因接地电阻较高,无法进行野外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带渗液孔的电磁勘探电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空带渗液孔的电磁勘探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沿其轴向方向分别形成锤击部、连接部以及入土部,其中,所述锤击部、连接部以及入土部的内部均中空并共同形成一渗液通道,所述入土部的外侧均匀设置有与所述渗液通道的渗液孔,所述渗液通道相对于锤击部的一端敞口设置,所述渗液通道相对于入土部的一端封口设置,且入土部相对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具有插设尖端。

4、进一步地,所述入土部同一径向平面内只有一个渗液孔,且渗液孔处的入土部外侧设置有与闭合沉槽。

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外径与入土部的外径相等并小于锤击部的外径,所述渗液通道对应所述锤击部的内径大于入土部的内径。

6、进一步地,所述渗液孔的内部安装有阀门;且未进入土中的阀门能呈关闭状态,封堵住渗液孔,进入土中的阀门能呈开启状态,解除对所述渗液孔的封堵。

7、进一步地,所述阀门包括阀体和封堵组件,所述阀体与所述渗液孔适配并固定装配在其内部,所述阀体的内部沿渗液孔的轴向方向贯穿设置有出液孔,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密封件、第一复位弹簧和触发杆,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阀体相对于渗液通道的一端,且所述密封件靠近阀体的一侧具有与阀体的端部适配的密封面,所述密封件相对于密封面一侧的中心开设有与所述出液孔同轴的安装槽,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设于安装槽的内部,且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密封件和阀体固定连接,所述触发杆轴向设于安装槽的中心,且所述触发杆的一端与密封件固定连接,所述触发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出液孔延伸至入土部的外部,位于所述入土部外部的触发杆端部具有圆弧头。

8、进一步地,所述渗液孔呈柱状,所述阀体与所述渗液孔螺纹连接,且所述出液孔的径向截面为六边形。

9、进一步地,所述锤击部、连接部以及入土部的外形呈柱状,所述锤击部的外侧装配有传力机构,所述传力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锤击部外侧的轴套,所述轴套相对于连接部另一端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环,且第一限位环与锤击部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锤击部的外侧壁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锤击部的中轴线螺旋延伸形成,所述轴套的内侧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适配并卡设在导向槽内,所述传力机构还包括固定装配在轴套外侧的单向轴承,以及固定装配在单向轴承外侧的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把杆。

10、进一步地,所述轴套与所述锤击部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轴套靠近第一限位环的一端固定装配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的内部通过铰接轴铰接有一活动盖板,所述活动盖板能够翻转紧贴于覆盖在所述限位板上,所述铰接轴上还装配有扭簧,所述扭簧在常态下,能使所述活动盖板翻转贴近于第一限位环并与第一限位环存在泄气间隙,所述第一限位环上还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

11、进一步地,所述轴套包括上轴筒和下轴筒,所述上轴筒与下轴筒之间可拆卸连接,且下轴筒远离上轴筒一端的内侧设置有抵触于锤击部与连接部连接处阶梯上的第二限位环,所述导向槽设置在锤击部靠近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导向块设置在下轴筒的内侧。

12、进一步地,所述把杆具有两个,并对称铰接在限位筒的两侧,所述把杆仅能在限位位置处朝连接部一侧翻转,所述把杆在限位位置处时,把杆垂直于限位筒的中轴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发明通过渗液通道能使得饱和盐水快速留至入土部,并通过渗液孔使得饱和盐水从入土部向外渗透,不仅提高了饱和盐水渗透速度,实现快速低接地电阻,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还能确保入土部不同高度泥土中含水量趋于一致,提高勘测的准确性,除此之外,本技术方案中饱和盐水渗透速度的提高,还能降低饱和盐水蒸发速度,减低工作人员补水的次数,从而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1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技术特征:

1.一种中空带渗液孔的电磁勘探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沿其轴向方向分别形成锤击部、连接部以及入土部,其中,所述锤击部、连接部以及入土部的内部均中空并共同形成一渗液通道,所述入土部的外侧均匀设置有与所述渗液通道的渗液孔,所述渗液通道相对于锤击部的一端敞口设置,所述渗液通道相对于入土部的一端封口设置,且入土部相对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具有插设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带渗液孔的电磁勘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土部同一径向平面内只有一个渗液孔,且渗液孔处的入土部外侧设置有与闭合沉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带渗液孔的电磁勘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与入土部的外径相等并小于锤击部的外径,所述渗液通道对应所述锤击部的内径大于入土部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空带渗液孔的电磁勘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液孔的内部安装有阀门;且未进入土中的阀门能呈关闭状态,封堵住渗液孔,进入土中的阀门能呈开启状态,解除对所述渗液孔的封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空带渗液孔的电磁勘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包括阀体和封堵组件,所述阀体与所述渗液孔适配并固定装配在其内部,所述阀体的内部沿渗液孔的轴向方向贯穿设置有出液孔,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密封件、第一复位弹簧和触发杆,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阀体相对于渗液通道的一端,且所述密封件靠近阀体的一侧具有与阀体的端部适配的密封面,所述密封件相对于密封面一侧的中心开设有与所述出液孔同轴的安装槽,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设于安装槽的内部,且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密封件和阀体固定连接,所述触发杆轴向设于安装槽的中心,且所述触发杆的一端与密封件固定连接,所述触发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出液孔延伸至入土部的外部,位于所述入土部外部的触发杆端部具有圆弧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空带渗液孔的电磁勘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液孔呈柱状,所述阀体与所述渗液孔螺纹连接,且所述出液孔的径向截面为六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空带渗液孔的电磁勘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击部、连接部以及入土部的外形呈柱状,所述锤击部的外侧装配有传力机构,所述传力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锤击部外侧的轴套,所述轴套相对于连接部另一端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环,且第一限位环与锤击部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锤击部的外侧壁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锤击部的中轴线螺旋延伸形成,所述轴套的内侧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适配并卡设在导向槽内,所述传力机构还包括固定装配在轴套外侧的单向轴承,以及固定装配在单向轴承外侧的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把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空带渗液孔的电磁勘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与所述锤击部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轴套靠近第一限位环的一端固定装配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的内部通过铰接轴铰接有一活动盖板,所述活动盖板能够翻转紧贴于覆盖在所述限位板上,所述铰接轴上还装配有扭簧,所述扭簧在常态下,能使所述活动盖板翻转贴近于第一限位环并与第一限位环存在泄气间隙,所述第一限位环上还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空带渗液孔的电磁勘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包括上轴筒和下轴筒,所述上轴筒与下轴筒之间可拆卸连接,且下轴筒远离上轴筒一端的内侧设置有抵触于锤击部与连接部连接处阶梯上的第二限位环,所述导向槽设置在锤击部靠近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导向块设置在下轴筒的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空带渗液孔的电磁勘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杆具有两个,并对称铰接在限位筒的两侧,所述把杆仅能在限位位置处朝连接部一侧翻转,所述把杆在限位位置处时,把杆垂直于限位筒的中轴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带渗液孔的电磁勘探电极,涉及电磁勘探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沿其轴向方向分别形成锤击部、连接部以及入土部,其中,所述锤击部、连接部以及入土部的内部均中空并共同形成一渗液通道,所述入土部的外侧均匀设置有与所述渗液通道的渗液孔。本发明通过渗液通道能使得饱和盐水快速留至入土部,并通过渗液孔使得饱和盐水从入土部向外渗透,不仅提高了饱和盐水渗透速度,实现快速低接地电阻,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还能确保入土部不同高度泥土中含水量趋于一致,提高勘测的准确性,除此之外,本技术方案中饱和盐水渗透速度的提高,还能降低饱和盐水蒸发速度,减低工作人员补水的次数,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宋葛玉,严根苗,王倩,袁丽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枣庄科云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