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370817发布日期:2023-09-08 06:3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车辆性能评价,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不同于传统燃油车几百摄氏度的工作温度,燃料电池汽车由于化学反应原理,其电堆内部工作温度大多数情况下在60~90℃之间,以致燃料电池汽车的工作温度与环境温度间的温差较小,进而导致其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效率低。因此,为了维持5~10度之间的燃料电池系统进出水温差达到热平衡状态,对冷却系统能力要求较高,尤其在典型的高温高负荷环境下散热条件非常恶劣,为了达到持续高负荷输出下的热平衡状态,其散热能力受到了更为严苛的考验。由此可见,冷却系统的性能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

2、目前,关于燃料电池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方式,通常是沿用传统单热源的方法实现,即分别运行不同车速坡度下的稳态工况和最大负荷工况来进行冷却系统的性能评价,而未考虑混合燃料电池汽车存在多种动力系统结构方案、双热源能量分配、多套冷却系统的复杂情况,以致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较差,进而易导致出现性能问题和客户抱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传统单热源方法实现冷却系统性能评价而导致评价结果准确性差的问题。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基于预跑测试确定出待测车辆的目标能量消耗类型;

4、根据目标能量消耗类型确定所述待测车辆的起始soc值;

5、基于所述起始soc值控制所述待测车辆在预设的模式工况下行驶,以分别获取不同时刻对应的电堆进水温度和电堆出水温度;

6、基于所述电堆进水温度和所述电堆出水温度判定所述待测车辆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

7、若达到热平衡状态,则判定冷却系统的性能评价结果为合格;

8、若未达到热平衡状态,则判定冷却系统的性能评价结果为不合格。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预跑测试确定出待测车辆的目标能量消耗类型,包括:

10、根据待测车辆的最大允许装载质量确定试验工况,所述试验工况包括试验质量、阻力加权系数和试验阻力;

11、控制所述待测车辆在所述试验工况下行驶,以确定出燃电系统输出总能量、动力电池输出总能量和动力电池soc值;

12、基于所述燃电系统输出总能量和动力电池输出总能量确定所述待测车辆的目标能量消耗类型。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燃电系统输出总能量和动力电池输出总能量确定所述待测车辆的目标能量消耗类型,包括:

14、当所述动力电池输出总能量和所述燃电系统输出总能量之间的百分比小于或等于百分比阈值,则判定所述待测车辆的目标能量消耗类型为氢能消耗型;

15、当所述动力电池输出总能量和所述燃电系统输出总能量之间的百分比大于百分比阈值,则判定所述待测车辆的目标能量消耗类型为电能消耗型。

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目标能量消耗类型确定所述待测车辆的起始soc值,包括:

17、当目标能量消耗类型为电能消耗型,则将所述动力电池soc值作为所述待测车辆的起始soc值;

18、当目标能量消耗类型为氢能消耗型,则将soc预设值作为所述待测车辆的起始soc值。

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电堆进水温度和所述电堆出水温度判定所述待测车辆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包括:

20、当电堆进水温度和电堆出水温度均在连续的预设时间内温度值变化未超过温度阈值,且电堆进水温度和电堆出水温度间的温差未超过温差阈值,则判定所述待测车辆达到热平衡状态。

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模式工况包括至少两种,在所述若达到热平衡状态,则判定冷却系统的性能评价结果为合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22、根据待测车辆在不同模式工况下达到热平衡状态所消耗的时长确定出待测车辆冷却系统的性能等级。

2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模式工况包括经济模式工况和动力模式工况,所述根据待测车辆在不同模式工况下达到热平衡状态所消耗的时长确定出待测车辆冷却系统的性能等级,包括:

24、当待测车辆在经济模式工况下达到热平衡状态所消耗的第一时长不大于第一时长阈值且待测车辆在动力模式工况下达到热平衡状态所消耗的第二时长不大于第二时长阈值,则判定待测车辆冷却系统的性能能级为第一等级;

25、当第一时长不大于第一时长阈值或第二时长不大于第二时长阈值,则判定待测车辆冷却系统的性能等级为第二等级;

26、当第一时长大于第一时长阈值且第二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则判定待测车辆冷却系统的性能等级为第三等级,其中,所述性能等级由高至低为第一等级、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

27、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装置,包括:

28、类型确定单元,其用于基于预跑测试确定出待测车辆的目标能量消耗类型;

29、起始能量确定单元,其用于根据目标能量消耗类型确定所述待测车辆的起始soc值;

30、参数获取单元,其用于基于所述起始soc值控制所述待测车辆在预设的模式工况下行驶,以分别获取不同时刻对应的电堆进水温度和电堆出水温度;

31、性能评价单元,其用于基于所述电堆进水温度和所述电堆出水温度判定所述待测车辆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若达到热平衡状态,则判定冷却系统的性能评价结果为合格;若未达到热平衡状态,则判定冷却系统的性能评价结果为不合格。

32、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前述的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方法。

33、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前述的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方法。

3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基于预跑测试确定出待测车辆的目标能量消耗类型;根据目标能量消耗类型确定所述待测车辆的起始soc值;基于所述起始soc值控制所述待测车辆在预设的模式工况下行驶,以分别获取不同时刻对应的电堆进水温度和电堆出水温度;基于所述电堆进水温度和所述电堆出水温度判定所述待测车辆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若达到热平衡状态,则判定冷却系统的性能评价结果为合格;若未达到热平衡状态,则判定冷却系统的性能评价结果为不合格。本申请通过对待测的燃料电池车辆进行分型处理,以对动力系统结构不同、电能占比不同的车辆区分评价初始条件,并明确了车辆测试的起始能量状态,避免出现同一车辆的评价结果存在巨大差异,从而有效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跑测试确定出待测车辆的目标能量消耗类型,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燃电系统输出总能量和动力电池输出总能量确定所述待测车辆的目标能量消耗类型,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能量消耗类型确定所述待测车辆的起始soc值,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电堆进水温度和所述电堆出水温度判定所述待测车辆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模式工况包括至少两种,在所述若达到热平衡状态,则判定冷却系统的性能评价结果为合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模式工况包括经济模式工况和动力模式工况,所述根据待测车辆在不同模式工况下达到热平衡状态所消耗的时长确定出待测车辆冷却系统的性能等级,包括:

8.一种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冷却系统性能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车辆性能评价技术领域,包括基于预跑测试确定出待测车辆的目标能量消耗类型;根据目标能量消耗类型确定待测车辆的起始SOC值;基于起始SOC值控制待测车辆在预设模式工况下行驶,以获取不同时刻对应的电堆进水温度和电堆出水温度;基于电堆进水温度和电堆出水温度判定待测车辆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若达到热平衡状态,判定冷却系统的性能评价结果为合格;否则判定冷却系统的性能评价结果为不合格。本申请通过对待测的燃料电池车辆进行分型处理,以对动力系统结构和电能占比不同的车辆区分评价初始条件,并明确了车辆测试的起始能量状态,有效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燕华,刘强,陈英俊,贺翀,毛志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