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塑盘耐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21749发布日期:2023-10-05 18:0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塑盘耐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吸塑盘性能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塑盘耐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吸塑盘也叫吸塑托盘,或者塑料托盘,采用吸塑工艺将塑料硬片制成特定凹槽的塑料,将产品置于凹槽内,起到保护和美化产品的作用,也有运输型的托盘包装,托盘使用较多都是以方便为主。

2、厂家将产品放置在吸塑盘内进行运输,但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车辆颠簸吸塑盘与产品持续摩擦,吸塑盘容易磨损,从而导致产品损坏,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吸塑盒的材质不达标出现磨损掉粉污染客户产品,本技术提供一种吸塑盘耐磨检测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塑盘耐磨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吸塑盘耐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架,检测架的顶部延伸有若干检测杆,所述检测杆上滑移设置有检测台,所述检测台上开设有检测孔,所述检测杆穿设在检测孔内,所述检测杆位于检测台的两侧均设置有检测弹簧,所述检测弹簧的一端与检测杆相连;所述检测架上转动设置有检测辊,所述检测辊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检测辊对检测台进行震动。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检测辊震动,检测辊将震动传送至检测台,检测台对放置在检测台上的吸塑盘进行震动,震动指定时间后,观察吸塑盘的磨损情况;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情况,对吸塑盘的性能进行分类,并根据耐磨分类卖给不同地区的厂商,对于运输条件较好的买家,可推荐耐磨性一般且价格低廉的吸塑盘,对于运输条件较差的买家,可推荐耐磨性较优但价格昂贵的吸塑盘。根据运输条件卖出不同耐磨性能的吸塑盘,令吸塑盘在对应运输条件下能够保证较高的完整性,减少吸塑盒的材质不达标出现磨损掉粉污染客户产品的情况发生,同时利用检测出吸塑盒结构强度不达标后及时报废,减少了实际使用及运输过程中吸塑盒出现损坏。

5、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齿轮、驱动齿条和往复件,所述驱动齿轮安装在检测辊的两端,每个所述驱动齿轮均与一个驱动齿条啮合,所述检测架上开设有驱动孔,所述驱动齿条安装在驱动孔的内侧底壁上;所述往复件与驱动齿轮转动连接,以控制驱动齿轮在驱动齿条上往复转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控制检测台震动时,启动往复件,往复件带动驱动齿轮沿驱动齿条往复移动,同时在重力和往复件的作用下驱动齿轮在驱动齿条上旋转移动,从而令检测辊转动,检测辊转动后令检测台震动。

7、可选的,所述往复件包括往复框、往复杆、往复偏轮和往复电机,所述往复电机安装在检测架上,所述往复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往复偏轮固定在连接杆上,所述往复框套设在往复偏轮上,所述往复杆连接在往复框的外侧壁,所述检测架上设置有限位框,所述往复杆穿过限位框与驱动齿轮的轴心处转动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往复电机,往复电机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两个往复偏轮转动,往复偏轮在往复框内转动,并对往复框宽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交替性的接触,实现往复框的往复运动,往复杆在限位框内往复移动,往复杆带动驱动齿轮往复移动,驱动齿轮在重力作用下沿驱动齿条转动;此时检测辊在驱动齿轮的作用下转动,检测辊转动后令检测台震动、歪斜;检测单位时间内吸塑盘的抗磨性能。

9、可选的,所述检测辊包括辊体和安装在辊体上的若干检测块,所述辊体与驱动组件相连,所述辊体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检测块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圆块,所述连接圆块插设至连接孔内,并与辊体螺纹连接。

10、可选的,所述连接圆块上对称设置有连接片,对称两个所述连接片上拆卸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夹板、夹持杆和拉长杆,所述夹板上与夹持杆相连,所述夹持杆远离夹板的一端与拉长杆相连,所述拉长杆位于夹持杆靠近另一侧连接片的侧壁上,两个所述拉长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拉长槽,所述拉长槽内设置有拉长连杆,所述拉长连杆的长度等于两个拉长槽的深度之和。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块磨损严重时,操作人员拿取连接组件,并将两个拉长杆远离,此时拉长连杆从拉长槽内脱出一部分,拉长连杆的两端依旧位于拉长槽内,此时两个夹板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连接片之间的距离,将夹板对准连接片,再次移动拉长杆,令两个拉长杆的端壁相贴,此时拉长连杆完全位于两个拉长槽内,两侧连接片插设在两侧夹板内;手持两个拉长杆的连接处并向逆时针的方向施力,令连接圆块转动从而旋出连接孔,从而将检测块从辊体上拆下,并更换新的检测块。

12、可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拉长杆靠近拉长连杆的一端设置有辅助框,所述辅助框可供拉长杆的端部插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拉长杆的端壁相贴时,其中一个拉长杆的端部插设至辅助框内,此时两个拉长杆的相贴处位于辅助框内,辅助框对两个拉长杆的端部进行限位,令拉长杆的转向时,两个拉长杆的端壁难以错位,提高操作人员使用时的舒适度和方便度。

14、可选的,所述检测架上还设置有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保护板和若干保护杆,所述保护板设置在辊体和检测台之间,所述保护板上开设有若干保护孔,所述保护杆插设在保护孔内,每个所述保护杆上均设置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可与保护板的顶壁相贴;所述检测块与保护杆底部相贴以令保护杆在保护孔内上移,所述保护杆与检测台底壁相贴以令检测台震动。

15、可选的,若干所述保护杆的底部连接有限位软片,所述保护杆靠近辊体的一端设置有保护软包,所述保护软包内部中空,所述保护软包靠近保护杆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保护软孔,所述保护杆的一端贯穿保护软孔插设至中空区域,所述限位软片位于保护软包的内部中空区域以限制保护杆从保护软孔处穿出。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检测辊震动时,检测辊对不同位置的保护杆进行震动,不同位置的保护杆能够根据检测辊的震动上移,上移的保护杆将检测台向上顶起,但由于检测辊的震动在某个点是一瞬间的,因此某个上移的保护杆的上移下落也是一瞬间的,通过多个保护杆的一瞬间的上移下降,实现对检测台的震动效果。

17、可选的,所述检测杆包括上杆和下杆,所述下杆连接在检测台上,所述上杆螺纹连接在下杆上,所述上杆和下杆连接的一端均开设有让位环槽,所述检测台位于让位环槽处,检测孔的内壁与让位环槽槽底之间存在间隙。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台晃动时,检测孔与让位环槽处存在的间隙可令检测台不仅可沿竖直方向晃动,还能实现水平方向的晃动,从而令检测装置的道路模拟更为相近;当检测台底部碰撞严重需要更换时,操作人员将上杆从下杆上旋下,将检测台取下更换即可。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驱动组件驱动检测辊震动,检测辊将震动传送至检测台,检测台对放置在检测台上的吸塑盘进行震动,震动指定时间后,观察吸塑盘的磨损情况;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情况,对吸塑盘的性能进行分类,并根据耐磨分类卖给不同地区的厂商,对于运输条件较好的买家,可推荐耐磨性一般且价格低廉的吸塑盘,对于运输条件较差的买家,可推荐耐磨性较优但价格昂贵的吸塑盘。根据运输条件卖出不同耐磨性能的吸塑盘,令吸塑盘在对应运输条件下能够保证较高的完整性,减少吸塑盒的材质不达标出现磨损掉粉污染客户产品的情况发生,同时利用检测出吸塑盒结构强度不达标后及时报废,减少了实际使用及运输过程中吸塑盒出现损坏;

21、2.启动往复电机,往复电机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两个往复偏轮转动,往复偏轮在往复框内转动,并对往复框宽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交替性的接触,实现往复框的往复运动,往复杆在限位框内往复移动,往复杆带动驱动齿轮往复移动,驱动齿轮在重力作用下沿驱动齿条转动;此时检测辊在驱动齿轮的作用下转动,检测辊转动后令检测台震动、歪斜;检测单位时间内吸塑盘的抗磨性能;

22、3.当检测块磨损严重时,操作人员拿取连接组件,并将两个拉长杆远离,此时拉长连杆从拉长槽内脱出一部分,拉长连杆的两端依旧位于拉长槽内,此时两个夹板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连接片之间的距离,将夹板对准连接片,再次移动拉长杆,令两个拉长杆的端壁相贴,此时拉长连杆完全位于两个拉长槽内,两侧连接片插设在两侧夹板内;手持两个拉长杆的连接处并向逆时针的方向施力,令连接圆块转动从而旋出连接孔,从而将检测块从辊体上拆下,并更换新的检测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