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激光打孔测量塑封间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03457发布日期:2023-08-22 12:04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激光打孔测量塑封间隙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塑封,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激光打孔测量塑封间隙的方法。


背景技术:

1、lga指纹类产品对塑封间隙要求较高,通常要求公差范围在±20μm内,否则产品性能失效。在产品封装过程,影响塑封间隙的因素主要为基板厚度、die厚度、塑封撒粉量、塑封模具平整度及研磨减薄厚度。在封装塑封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塑封后塑封间隙在标准范围内,需要在塑封首模或磨胶首条时就需要确认产品的塑封间隙,并根据首模或首条间隙数据确定参数,保障后续作业产品间隙都符合标准。传统间隙测量使用cross-section测量技术,需对产品切单颗后,送实验室进行cross section,然后进行sem分析,测量出die表面到塑封体面的距离,该方式整体流程下来需要3天左右,无法第一时间监控到异常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并不适用于批量生产,且生产loading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激光打孔测量塑封间隙的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通过激光打孔测量塑封间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首先,在封装后的整条指纹产品上选取若干预打孔位置;

5、随后,选择合适的激光参数,将预打孔位置逐一烧制出小孔,确保只将塑封料烧透,刚好能够将die露出,且不影响die表面;

6、随后,测量小孔底部与表面之间的高度差,该高度差即为所需塑封间隙。

7、进一步的,在封装后的整条指纹产品上选取若干预打孔位置的步骤包括:

8、根据侧面指纹和平面指纹的尺寸形状选择预打孔位置,若封装形式为为长方形,每颗开3个孔,若封装形式为正方形,则每颗开5个孔,调试时需保证所有孔的位置在芯片上方。

9、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参数包括:

10、波长为492-577nm;

11、激光的电流为31.7a;

12、频率为30khz;

13、移动速度为260mm/s。

14、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参数包括:

15、绿光,波长为532nm;

16、激光的电流为15-50a;

17、频率为30-500khz;

18、移动速度为100-1000mm/s。

19、进一步的,采用高倍显微镜聚焦测量小孔底部与表面之间的高度差。

20、进一步的,还包括对塑封间隙的调整步骤:

21、若塑封间隙较小,增加撒粉量,若塑封间隙较大,则减少撒粉量;

22、所述撒粉量的计算公式为:撒粉量=(塑封体积-die体积)×塑封料密度/1000。

23、进一步的,还包括对塑封间隙的调整步骤:

24、通过对研磨量增减来确保塑封间隙在标准范围内。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6、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激光打孔测量塑封间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产品塑封体表面进行激光打孔,孔打到die表面,然后测量孔的深度来得到塑封间隙,激光打孔的精确性与cross-section方法的精确性相同,相比cross-section方法,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适合快速测试塑封间隙,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通过激光打孔测量塑封间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激光打孔测量塑封间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封装后的整条指纹产品上选取若干预打孔位置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激光打孔测量塑封间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参数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过激光打孔测量塑封间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参数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激光打孔测量塑封间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倍显微镜聚焦测量小孔底部与表面之间的高度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激光打孔测量塑封间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塑封间隙的调整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激光打孔测量塑封间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塑封间隙的调整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激光打孔测量塑封间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封装后的整条指纹产品上选取若干预打孔位置;随后,选择合适的激光参数,将预打孔位置逐一烧制出小孔,确保只将塑封料烧透,刚好能够将Die露出,且不影响Die表面;随后,测量小孔底部与表面之间的高度差,该高度差即为所需塑封间隙。本发明提供的通过激光打孔测量塑封间隙的方法,在产品塑封体表面进行激光打孔时,孔直接打到Die表面,然后测量孔的深度即可得到塑封间隙,激光打孔的精确性与Cross‑section方法的精确性相同,相比Cross‑section方法,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适合快速测试塑封间隙,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海明,王振宇,叶迎春,李龙军,李梦江,孙宇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