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测试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828589发布日期:2023-10-25 00:5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应力测试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应力测试,尤其涉及一种应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车辆底盘的应力测试是衡量车辆刚度的重要标准,也是支撑车辆载重、耐冲击、可靠性、耐久性等性能的重要指标。

2、目前,在对车辆底盘进行应力测试时,通常由人工基于经验选取测点的位置。但是,基于人工经验选取测点位置较为主观,可能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导致测试结果无法为衡量车辆性提供参考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力测试方法及装置,能够通过仿真确定测点位置会更加客观、合理,从而使测试结果可以对衡量车辆性能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力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

3、在目标车辆对应的车辆模型处于预设仿真场景的情况下,获取车辆模型中车架的多个第一位置的第一应力,

4、根据第一应力确定多个第一位置中的目标位置,

5、在目标车辆处于与预设仿真场景对应的预设真实场景的情况下,获取目标车辆中车架的目标位置的第二应力,

6、根据第二应力和预设应力阈值,确定目标车辆的底盘的应力测试结果。

7、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力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

8、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目标车辆对应的车辆模型处于预设仿真场景的情况下,获取车辆模型中车架的多个第一位置的第一应力,

9、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应力确定多个第一位置中的目标位置,

10、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目标车辆处于与预设仿真场景对应的预设真实场景的情况下,获取目标车辆中车架的目标位置的第二应力,

11、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应力和预设应力阈值,确定目标车辆的底盘的应力测试结果。

12、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

13、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任一项实施例中所示的应力测试方法。

14、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的任一项实施例中所示的应力测试方法。

15、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的任一项实施例中所示的应力测试方法。

16、本申请实施例的应力测试方法及装置,可以在目标车辆对应的车辆模型处于预设仿真场景的情况下,获取车辆模型中车架的多个第一位置的第一应力,并根据该第一应力确定多个第一位置中的目标位置,然后在目标车辆处于与预设仿真场景对应的预设真实场景的情况下,获取目标车辆中车架的目标位置的第二应力,根据该目标位置的第二应力和预设应力阈值,确定目标车辆底盘的应力测试结果。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仿真得到车辆模型在预设仿真场景中多个位置的应力,从而可以根据仿真得到的应力从多个位置中选取目标位置,然后将该目标位置作为测点,在真实场景中获取目标位置的应力进行测试。这样,通过仿真确定测点位置会更加客观、合理,从而使测试结果可以对衡量车辆性能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应力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位置中的目标位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k个所述第二位置确定所述目标位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p个所述第三位置和q个所述第四位置,确定所述目标位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位置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根据所述第五位置确定所述目标位置,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仿真场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真实场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车辆中车架的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二应力,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应力和预设应力阈值,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的应力测试结果,包括

10.一种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力测试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目标车辆对应的车辆模型处于预设仿真场景的情况下,获取车辆模型中车架的多个第一位置的第一应力,根据第一应力确定多个第一位置中的目标位置,在目标车辆处于与预设仿真场景对应的预设真实场景的情况下,获取目标车辆中车架的目标位置的第二应力,根据第二应力和预设应力阈值,确定目标车辆的底盘的应力测试结果。这样,通过仿真确定测点位置会更加客观、合理,从而使测试结果可以对衡量车辆性能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符豪豪,易振东,师娅楠,张明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经纬恒润(天津)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