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线芯自动核对系统、方法及电缆线芯自动核对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30349发布日期:2023-11-17 15:54阅读:38来源:国知局
电缆线芯自动核对系统、方法及电缆线芯自动核对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电缆自动检测,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线芯自动核对系统、方法及电缆线芯自动核对设备。


背景技术:

1、近年来,电缆线芯核对是电缆施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传统对芯方法简单易行,但效率低。例如,新敷设电缆安装前的对芯工作是继电保护专业开展大修等工作的重要环节,以往在室外端子箱处核对线芯,需要两人一边使用对讲机或手机通话,一边使用万用表相互配合对芯。而如果在保护室内核对线芯,由于保护室禁止使用无线通信,需要一人在室外打电话联系并且传话,另一人在保护屏处工作,不仅效率低下,额外占用人力,而且容易发生对芯错误。如果新敷设电缆数量较大,对芯工作时间较长,严重拖延工期,而且一旦对芯错误会对后续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升电缆线芯核对效率的电缆线芯自动核对系统及电缆线芯自动核对设备。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缆线芯自动核对系统,包括:主机设备和从机设备,其中,所述主机设备和所述从机设备的设备结构相同,所述设备结构包括电源模组、主控模组、通信模组以及线芯连接模组,所述电源模组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主控模组和所述线芯连接模组电连接,所述主控模组分别与所述通信模组和所述线芯连接模组电连接;

3、所述主机设备的线芯连接模组用于连接待测电缆线芯的一端,所述从机设备的线芯连接模组用于连接待测电缆线芯的另一端;

4、所述主机设备的通信模组与所述从机设备的通信模组握手连接;

5、确认握手连接后,所述主机设备的主控模块检测所述主机设备连接的待测电缆线芯的第一带电情况,所述从机设备的主控模块检测所述从机设备连接的待测电缆线芯的第二带电情况;

6、所述主机设备的主控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带电情况和所述第二带电情况控制所述线芯连接模组执行第一预设通断处理,得到第一通断结果;所述从机设备的主控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带电情况和所述第二带电情况控制所述线芯连接模组执行第二预设通断处理,得到第二通断结果;

7、所述主机设备和所述从机设备分别根据所述第一通断结果和所述第二通断结果,得到所述待测电缆线芯的核对结果。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组包括电源转换模块、锂电池以及充放电管理模块,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和所述锂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用于连接所述电源模组的输出端,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和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均连接所述电源模组的输入端;

9、所述电源模组的输入端连接预设直流电源时,所述预设直流电源的直流电压经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转换为锂电池充电电压,并为所述锂电池充电;所述预设直流电源的直流电压经所述电源转换模块转换为目标电压,为所述电源模组的输入端供电;

10、所述电源模组的输入端不连接预设直流电源时,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电压经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转换为锂电池放电电压,所述锂电池放电电压经所述电源转换模块转换为目标电压,为所述电源模组的输入端供电。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芯连接模组包括线芯切换模块、带电检测模块以及线芯连接口;

12、所述线芯切换模块分别与所述线芯连接口、所述带电检测模块以及所述电源模组的输出端电连接;

13、所述线芯连接口包括多个对应所述待测电缆线芯的连接端,所述线芯切换模块包括多个开关单元,其中,每一开关单元对应控制一个连接端的通断;

14、所述线芯切换模块与所述主控模组电连接,所述线芯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控模组的控制信号控制各开关单元进行通断;

15、所述线芯切换模块与所述带电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带电检测模块与所述主控模组电连接,所述带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各所述连接端的带电情况。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芯连接模组还包括串转并模块,所述线芯切换模块通过所述串转并模块与所述主控模组电连接。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带电检测模块包括分压单元和整流单元;

18、所述线芯切换模块依次通过所述整流单元和所述分压单元与所述主控模组电连接。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结构还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主控模组电连接;

20、所述主机设备的显示模组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带电情况、所述第一通断结果以及所述待测电缆线芯的核对结果;

21、所述从机设备的显示模组用于显示所述第二带电情况、所述第二通断结果以及所述待测电缆线芯的核对结果。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组包括lora通信模块。

23、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缆线芯自动核对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电缆线芯自动核对系统的主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24、与从机设备握手连接;

25、确认握手连接后,检测所述主机设备连接的待测电缆线芯的第一带电情况;

26、接收所述从机设备发送的所述从机设备连接的待测电缆线芯的第二带电情况;

27、根据所述第一带电情况和所述第二带电情况执行第一预设通断处理,得到第一通断检测结果;

28、接收所述从机设备发送的第二通断检测结果;

29、根据所述第一通断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通断检测结果得到所述待测电缆线芯的核对结果。

30、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缆线芯自动核对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电缆线芯自动核对系统的从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31、与主机设备握手连接;

32、确认握手连接后,检测所述从机设备连接的待测电缆线芯的第二带电情况;

33、接收所述主机设备发送的所述主机设备连接的待测电缆线芯的第一带电情况;

34、根据所述第一带电情况和所述第二带电情况执行第二预设通断处理,得到第二通断检测结果;

35、接收所述主机设备发送的第一通断检测结果;

36、根据所述第一通断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通断检测结果得到所述待测电缆线芯的核对结果。

37、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缆线芯自动核对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电缆线芯自动核对系统。

38、综上,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缆线芯自动核对系统、方法及电缆线芯自动核对设备,主机设备和从机设备的通信模组握手连接;确认握手连接后,主机设备和从机设备的主控模块分别检测主机设备连接的待测电缆线芯的第一带电情况和从机设备连接的待测电缆线芯的第二带电情况;主机设备和从机设备的主控模块还分别根据第一带电情况和第二带电情况进行第一预设通断处理和第二预设通断处理;主机设备和从机设备分别根据所述第一通断结果和所述第二通断结果,得到所述待测电缆线芯的核对结果。通过主机设备和从机设备进行实时通信交互,由主控模组自动执行电缆线芯核对程序,以实现对待测电缆线芯的自动测试,有效提升电缆线芯的测试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线芯自动核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设备和从机设备,其中,所述主机设备和所述从机设备的设备结构相同,所述设备结构包括电源模组、主控模组、通信模组以及线芯连接模组,所述电源模组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主控模组和所述线芯连接模组电连接,所述主控模组分别与所述通信模组和所述线芯连接模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组包括电源转换模块、锂电池以及充放电管理模块,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和所述锂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用于连接所述电源模组的输出端,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和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均连接所述电源模组的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连接模组包括线芯切换模块、带电检测模块以及线芯连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连接模组还包括串转并模块,所述线芯切换模块通过所述串转并模块与所述主控模组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检测模块包括分压单元和整流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结构还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主控模组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组包括lora通信模块。

8.一种电缆线芯自动核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线芯自动核对系统的主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9.一种电缆线芯自动核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线芯自动核对系统的主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10.一种电缆线芯自动核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线芯自动核对系统。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缆线芯自动核对系统、方法及电缆线芯自动核对设备,主机设备和从机设备的通信模组握手连接;确认握手连接后,主机设备和从机设备的主控模块分别检测主机设备连接的待测电缆线芯的第一带电情况和从机设备连接的待测电缆线芯的第二带电情况;主机设备和从机设备的主控模块还分别根据第一带电情况和第二带电情况进行第一预设通断处理和第二预设通断处理;主机设备和从机设备分别根据所述第一通断结果和所述第二通断结果,得到所述待测电缆线芯的核对结果。通过主机设备和从机设备进行实时通信交互,由主控模组自动执行电缆线芯核对程序,以实现对待测电缆线芯的自动测试,有效提升电缆线芯的测试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柳明,苏晓,崔堂山,廖华,张怿宁,肖明斌,李黄河,邱杰昌,何山,曹超,陈征明,农云聪,杨昊岩,林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