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09450发布日期:2023-11-17 02:1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测试,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自动化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1、进入21世纪以来,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不断成熟,但电动汽车检测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汽车的电池检测系统的研发和测试,在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各种项目、以及一些极限环境中测试,例如在高温、极寒、高湿度等环境中测试以及碰撞、高空模拟、温度循环、强烈振动等项目测试。

2、目前在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碰撞测试,通常是将电电池固定在测试台上,再使用重物撞击在电池上,但是目前对电池的碰撞测试,目前的锂电池撞击测试是将一块一块的进行,而且相对的撞击面较大,无法精准的判断对锂电池撞击位置对锂电池造成的影响,例如在对锂电池的边角处进行撞击测试,会容易导致锂电池的边角处出现变形损坏,当撞击力较大时,会导致锂电池的边角缺失,在对锂电池的中间部位进行撞击测试,锂电池的中间部件则更容易出现变形而不是导致锂电池的中间部位缺失,无法判断锂电池受撞击点位置不同而出现的各种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自动化测试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测试箱,所述测试箱内开设有测试腔,所述测试腔内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周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撞击块;

3、所述测试腔内还安装有多个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夹持固定住电池,所述测试箱上安装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多个夹具围绕固定柱作匀速圆周运动,所述驱动结构还可驱动夹具在围绕固定柱作圆周运动时进行匀速自转运动。

4、优选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主齿轮、电机、内齿环与从动齿轮;所述主齿轮转动安装在测试腔内,所述电机安装在测试箱的底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测试箱的底部与主齿轮连接,所述内齿环安装在测试腔的内壁,所述从动齿轮的数量为夹具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从动齿轮分别与电机、内齿环啮合,所述夹具安装在从动齿轮上。

5、优选地,所述夹具包括伸缩杆、托夹与压夹;所述伸缩杆安装在从动齿轮上,所述托夹安装在伸缩杆的输出轴上,所述压夹位于托夹的正上方,所述压夹转动安装在固定柱的外周。

6、优选地,所述固定柱的外周转动套装有密封盘,所述压夹的顶部安装有隔热筒,所述隔热筒转动贯穿密封盘。

7、优选地,所述密封盘可将测试腔分隔成呈上下布置的液氮腔与工作腔,所述液氮腔内填充有液氮,所述隔热筒上开设有连通液氮腔与工作腔的降温通道,所述密封盘上安装有封堵结构,所述封堵结构用于封堵液氮通过降温通道进入工作腔内。

8、优选地,所述封堵结构包括密封筒、密封盖与弹簧;所述密封筒的底端与密封盘的顶面连接,所述密封筒套在隔热筒的外周,所述密封筒的内径大于隔热筒的直径,所述密封盖位于密封筒的顶端,所述密封盖可封堵密封筒的顶端开口,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密封盖的底面、密封盘的顶面连接,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9、优选地,所述压夹上连接有导热棒,所述导热棒上安装有感温变形结构,所述感温变形结构在受到高温时发生形变,变形后的所述感温变形结构将密封盖顶起脱离密封筒的顶部。

10、优选地,所述感温变形结构包括双层金属片,所述双层金属片的初始状态为弧形,所述双层金属片的两端分别与导热棒的顶端、密封盖的底面连接。

11、优选地,所述隔热筒套设在导热棒的外周,所述密封盖的底面连接有防护筒,所述防护筒滑动插装在隔热筒内,所述隔热筒滑动套装在导热棒的顶端,所述防护筒的外径与隔热筒的内径相同。

12、优选地,所述密封盘上还安装有套在密封筒外周的虹吸罩,所述虹吸罩的内径大于密封筒的外径,所述虹吸罩的底部与密封盘的顶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虹吸罩的顶部内壁与密封盖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测试箱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工作腔的箱门开口以及可封堵箱门开口的箱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测试箱、固定柱、液压杆、撞击块与驱动结构,可以将多个锂电池在同一环境进行进行同一位置的撞击测试,还可以在同一环境中进行不同位置的撞击测试,减少对锂电池测试干扰因素,可以使得测试的结果更加的准确。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箱,所述测试箱内开设有测试腔,所述测试腔内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周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撞击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主齿轮、电机、内齿环与从动齿轮;所述主齿轮转动安装在测试腔内,所述电机安装在测试箱的底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测试箱的底部与主齿轮连接,所述内齿环安装在测试腔的内壁,所述从动齿轮的数量为夹具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从动齿轮分别与电机、内齿环啮合,所述夹具安装在从动齿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伸缩杆、托夹与压夹;所述伸缩杆安装在从动齿轮上,所述托夹安装在伸缩杆的输出轴上,所述压夹位于托夹的正上方,所述压夹转动安装在固定柱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的外周转动套装有密封盘,所述压夹的顶部安装有隔热筒,所述隔热筒转动贯穿密封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盘可将测试腔分隔成呈上下布置的液氮腔与工作腔,所述液氮腔内填充有液氮,所述隔热筒上开设有连通液氮腔与工作腔的降温通道,所述密封盘上安装有封堵结构,所述封堵结构用于封堵液氮通过降温通道进入工作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结构包括密封筒、密封盖与弹簧;所述密封筒的底端与密封盘的顶面连接,所述密封筒套在隔热筒的外周,所述密封筒的内径大于隔热筒的直径,所述密封盖位于密封筒的顶端,所述密封盖可封堵密封筒的顶端开口,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密封盖的底面、密封盘的顶面连接,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夹上连接有导热棒,所述导热棒上安装有感温变形结构,所述感温变形结构在受到高温时发生形变,变形后的所述感温变形结构将密封盖顶起脱离密封筒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形结构包括双层金属片,所述双层金属片的初始状态为弧形,所述双层金属片的两端分别与导热棒的顶端、密封盖的底面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筒套设在导热棒的外周,所述密封盖的底面连接有防护筒,所述防护筒滑动插装在隔热筒内,所述隔热筒滑动套装在导热棒的顶端,所述防护筒的外径与隔热筒的内径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盘上还安装有套在密封筒外周的虹吸罩,所述虹吸罩的内径大于密封筒的外径,所述虹吸罩的底部与密封盘的顶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虹吸罩的顶部内壁与密封盖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测试箱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工作腔的箱门开口以及可封堵箱门开口的箱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自动化测试系统,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测试技术领域,包括测试箱,所述测试箱内开设有测试腔,所述测试腔内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周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撞击块;所述测试腔内还安装有多个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夹持固定住电池,所述测试箱上安装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多个夹具围绕固定柱作匀速圆周运动。本发明公开了,通过设置的测试箱、固定柱、液压杆、撞击块与驱动结构,可以将多个锂电池在同一环境进行进行同一位置的撞击测试,还可以在同一环境中进行不同位置的撞击测试,减少对锂电池测试干扰因素,可以使得测试的结果更加的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滕开宝,钟文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亚士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