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及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08184发布日期:2023-12-29 00:2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柔性压力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物体受到的压力或力的传感器,通常采用柔性材料或薄膜作为传感元件,因此具有柔软、薄型和可弯曲的特点。相比传统的压力传感器,它更适用于曲面或弯曲环境,以满足对柔性、轻便、可穿戴式传感器的需求,在医疗监护、智能健康产品、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运动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它们可以用于测量人体接触的压力分布,监测手势或动作,实现触觉反馈或灵巧控制。

2、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常基于压阻效应、压电效应和电容变化来测量压力大小。其中,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通常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酰亚胺(pi)等柔性聚合物作为传感器基底,在受压时形变可以有较高的灵敏度并且可以很好地贴合人体皮肤等弯曲表面,同时,它还保留着电容式传感器稳定性高、功耗低、动态响应特性好等优点。因此,电容式柔性传感器在电子皮肤、可穿戴、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3、为进一步提高电容式柔性传感器的性能以满足传感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人员通过设计微结构、复合薄膜和多孔结构等方法来提高传感器的性能。其中,多孔结构具有制造工艺简单和可扩展性强等特点,被用于提高各种压力传感器性能,但目前微球的制备往往采用机械搅拌法、纳米材料混合法和3d模具法,以上方法得到的多孔结构的孔径均匀性不易控制,从而影响不同批次传感器的性能不一致。因此需要探索稳定可靠的方法来制备均匀的多孔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及制作方法。本发明制备的柔性传感器,具有灵敏度好,响应时间快的优点。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包括介质层薄膜,所述介质层薄膜内分布孔径相等的不相连氧化石墨烯微孔,所述介质层薄膜的上下表面设有柔性电极。

3、上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所述介质层薄膜的半径为10mm,高5mm。

4、前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所述氧化石墨烯微孔的直径大小为300um。

5、前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所述介质层薄膜由pdms混合物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通过peek三通接口混合后在模具内得到。

6、前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所述pdms混合物由pdms与固化剂按10:1比例混合得到,所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浓度为2mg/ml,所述peek三通接口为内径0.5mm的等径三通。

7、前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所述氧化石墨烯微孔内的氧化石墨烯尺寸为微纳米量级。

8、前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所述柔性电极采用铜箔或导电胶布。

9、前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步骤1:利用微量泵、针管、硅胶软管、peek三通接口搭建微流控平台,将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固化剂混合后备用,准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11、步骤2:将pdms混合物用针管吸入,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用另一针管吸入,将两针管的输出端通过硅胶软管与peek三通接口连接,装有pdms混合物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针管与微量泵连接,控制微量泵流速将两针管的物质混合并通入四氟乙烯模具中;

12、步骤3:将模具放入恒温干燥箱中使其固化,然后从模具中揭下得到pdms混合物和氧化石墨烯混合的介质层薄膜;

13、步骤4:进一步固化干燥,

14、步骤5:在介质层薄膜上下两面粘贴电极并连接导线,导线和电极采用铜箔或导电胶布,得到传感器;

15、步骤6:用不导电的黑胶布对整个传感器进行封装,除导线外将整个传感器包裹,得到成品。

16、前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的制作方法,步骤3中的固化是先将恒温干燥箱事先预热至70℃之后,将传感器放入恒温干燥箱中2h以固化介质层薄膜中的pdms混合物。

17、前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的制作方法,步骤4中的固化干燥是将恒温干燥箱事先预热至70℃之后,将介质层薄膜放入干燥箱中12h以蒸发氧化石墨烯微孔中的水分。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柔性传感器在当压力作用在其表面时,由于介质层薄膜上设计并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微孔,相比于纯pdms的介质层,在受相同大小的力时氧化石墨烯微孔收缩使得介质层薄膜更容易发生形变,即两极板的距离在同等受力时具有氧化石墨烯微孔的介质层薄膜会变得更小从而电容变化则会更大,从而传感器灵敏度和响应时间得到提升。此外,由于在pdms中添加氧化石墨烯等纳米材料也会使介质层薄膜的介电常数得到提升,介质层薄膜的灵敏度可以进一步地得到提升。本发明还可以识别带电体和非带电体,这一现象给未来人机互动,智能穿戴等领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本发明相比于其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可控性好和成本低等优点,并且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分散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层薄膜,所述介质层薄膜内分布孔径相等的不相连氧化石墨烯微孔,所述介质层薄膜的上下表面设有柔性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薄膜的半径为10mm,高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微孔的直径大小为300u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薄膜由pdms混合物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通过peek三通接口混合后在模具内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dms混合物由pdms与固化剂按10:1比例混合得到,所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浓度为2mg/ml,所述peek三通接口为内径0.5mm的等径三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微孔内的氧化石墨烯尺寸为微纳米量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极采用铜箔或导电胶布。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固化是先将恒温干燥箱事先预热至70℃之后,将传感器放入恒温干燥箱中2h以固化介质层薄膜中的pdms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固化干燥是将恒温干燥箱事先预热至70℃之后,将介质层薄膜放入干燥箱中12h以蒸发氧化石墨烯微孔中的水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柔性传感器及制作方法,包括介质层薄膜,所述介质层薄膜内含有多个氧化石墨烯微孔,所述介质层薄膜的上下表面设有柔性电极。本发明的柔性传感器在当压力作用在其表面时,由于介质层薄膜上设计并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微孔,相比于纯PDMS的介质层,在受相同大小的力时氧化石墨烯微孔收缩使得介质层薄膜更容易发生形变,即两极板的距离在同等受力时具有氧化石墨烯微孔的介质层薄膜会变得更小从而电容变化则会更大,从而传感器灵敏度和响应时间得到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章城,泮盛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