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工程砼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63458发布日期:2024-02-02 20:4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工程砼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检测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工程砼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桥梁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

2、桥梁在施工完毕后,由于受材料、施工、地理环境影响和预制构件运输等多方面原因,其结构表面会出现裂缝、蜂窝麻面、孔洞等缺陷。对结构进行检测时,需要统计出现缺陷的区域且需要对缺陷处进行及时的修补,如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和露筋等缺陷,通常采用人工接触式目测采集缺陷数据的方法。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采用人工目测统计,存在工作量大,作业效率低,缺陷所在处容易遗漏,导致混凝土表面缺陷缺少后续修补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使混凝土表面缺陷均进行修补,减少遗漏现象发生,本技术提供一种桥梁工程砼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桥梁工程砼表面缺陷检测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桥梁工程砼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小车,小车上设置有相机和电脑,相机用于实时拍摄混凝土表面状况并传输给电脑,电脑接收图像并进行分析,小车上设置有料斗、送料管和挡板,料斗与小车固定连接,送料管一端与料斗底部连通,挡板与送料管远离料斗的端部转动连接,挡板和送料管之间设置有开合组件,开合组件受电脑控制用于控制挡板是否封堵送料管端口。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小车沿桥梁长度方向行走,在行走的过程中相机实时拍摄桥梁表面混凝土,电脑进行图像分析当混凝土表面出现缺陷后,控制开合组件,开合组件驱动挡板将送料管的端口开启,从而送料管内的标记粉料滑出,标记粉料在桥梁顶面形成标记线,从而为后续桥梁表面修补工序提供标记点,只需要在桥梁一侧查看是否有标记线即可,存在标记线即在垂直桥梁长度的水平方向上存在混凝土表面缺陷,达到使混凝土表面缺陷均进行修补,减少遗漏现象发生的效果,同时标记线的长短也可以体现混凝土表面缺陷范围的大小。

5、可选的,所述开合组件包括电机、垫板、钢丝线和第一弹簧,垫板与送料管外壁固定连接,电机固定在垫板上,钢丝线一端与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固定处位于电机转轴的周向侧壁上,钢丝线另一端贯穿垫板后与挡板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环套在钢丝线上,第一弹簧一端与垫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脑控制电机启停,电机启动通过钢丝线拉动挡板,此时送料管端口为敞开状态;电机回转,钢丝线取消对挡板的拉扯,第一弹簧的回弹力使挡板更快的复位,同时抵抗送料管内粉料下落的冲击力。

7、可选的,所述小车上设置有水箱和送水管,送料管中部设置有混料腔室,送水管一端与水箱连通,另一端与混料腔室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风力足以吹动掉落在地面上的粉料时,水箱内的水通过送水管流入混料腔室内,水与粉料混合形成粘稠状流体,利用粘稠状流体在桥面上做标记,此时风力难以吹动,保证了标记线的稳定存在。

9、可选的,所述混料腔室与送料管之间设置有软管,软管一端与混料腔室连通另一端与送料管连通,软管上夹持有夹子。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料腔室进行混料的过程中,通过夹子将混料腔室两端的软管夹持住从而保证了混料腔室里面物料和水的充分混合,软管的存在使混料腔室能够充分晃动。

11、可选的,所述混料腔室为透明状,送料管上设置有挤压组件,挤压组件用于挤压混料腔室。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状的混料腔室便于观察物料是否混合为粘稠状流体,挤压组件给混料腔室压力,从而便于粘稠状流体流出。

13、可选的,所述小车上设置有抬升组件,抬升组件包括齿条、齿轮和手轮,齿条与小车滑动设置,滑动方向沿竖直方向,齿轮转动设置在小车内部,手轮一端贯穿小车后与齿轮固定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相机设置在齿条顶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手轮,齿轮驱动齿条移动,从而带动相机沿竖直方向移动,达到了调整相机位置的效果,使相机能更好的拍摄混凝土表面。

15、可选的,所述相机与齿条转动连接,转动轴水平设置,相机外壁与齿条顶壁之间存在距离;齿条上设置有连接板、c形卡板和调节螺栓,连接板固定在齿条竖直侧壁上,调节螺栓由下至上贯穿连接板后与c形卡板转动连接,调节螺栓与连接板螺纹连接,相机尾部插嵌在c形卡板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c形卡板对相机尾部起到定位效果,c状的造型使相机在竖直方向摆动时,相机尾部有足够的空间,通过转动调节螺栓,从而完成相机在竖直方向倾斜状态的改变,使相机能更好的拍摄混凝土表面。

17、可选的,所述手轮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二弹簧,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依次首尾连接在同一平面呈z状,第一支杆一端与齿轮固定连接,第一支杆贯穿小车与小车转动连接,第三支杆相对于第二支杆滑动设置,滑动方向沿靠近或远离小车外壁方向,小车外壁上开设有插孔,第二弹簧自然状态下,第三支杆端部插嵌在插孔内,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三支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杆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远离小车方向拔出第三支杆,同时以第二支杆为转动轴转动第三支杆,当相机位置调节完毕后,将第三支杆插嵌在插孔内即可。

19、可选的,所述第三支杆上设置有定位块和套环,套环套设在第三支杆外壁上且与第三支杆螺纹连接,定位块与套环外壁固定连接,定位块位于第二支杆背离小车一侧,定位块与第二支杆之间存在距离。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的存在,使定位块和第二支杆之间的距离正好能够容纳使用者的手掌,从而不用再可以向远离小车方向拔出第三支杆,直接将手掌放置在定位块和第二支杆之间即可,操作简单便利。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桥梁工程砼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2、一种桥梁工程砼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s1、判断天气的自然风力,是否能吹动散落在地上用于标记的粉料线;

24、s2、向料斗内添加粉料;

25、s3、若风力足以吹动掉落在地上的粉料,则向混料腔室内加水,形成粘稠状流动体;

26、s4、小车沿桥梁长度方向匀速前进,开合组件受电脑控制用于控制挡板是否封堵送料管端口。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对天气进行判断,从而选择是否将粉料加水混合味粘稠状,保证了标记线的稳定存在,此方法实用性强,且通过开合组件能够调整相机的位置,能够适应不同的观测场景。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相机、电脑配合开合组件,对检测到混凝土表面存在缺陷后进行实时标记,便于后续工人对缺陷进行修补,达到减少修补遗漏现象发生的效果;

30、2.抬升组件用于调整相机位置,便于相机更好的检测混凝土表面;

31、3.透明状的混料腔室便于观察物料是否混合为粘稠状流体,挤压组件给混料腔室压力,从而便于粘稠状流体流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