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试验工装及管材的内压力试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88808发布日期:2024-02-02 21:22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试验工装及管材的内压力试验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管材压力试验,特别是涉及一种压力试验工装及管材的内压力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针对管材的压力试验通常采用气压或水压试验方法,此类试验方法以水或空气为压力介质,测试前需要对试验管材加装封头并检查其密封性,符合标准后才能开始试验。现有的水压、气压试验方法仍存在以下缺陷:1)试验设备结构复杂,试验流程繁琐,试验周期长,成本高;2)试验管材破坏时,液体介质流出会产生一定的污染,而气体介质破坏瞬间能量高、危险性大,对设备、人员以及场地安全防护的要求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压力试验工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效率高、成本低。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力试验工装,用于与压力装置配合进行管材的内压力试验,包括:中心杆;两个套筒,用于连接压力装置的驱动机构,两个套筒分别套设在中心杆的两端,至少一个套筒沿中心杆的轴向可移动;若干个张紧机构,管材套设在若干个张紧机构外侧,张紧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套筒可转动连接,驱动机构驱动两个套筒相向移动使张紧机构张紧管材的内壁,以提供内压力。

3、其中,张紧机构包括两个张紧杆和张紧块,两个张紧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套筒可转动连接,两个张紧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张紧块的两端可转动连接,张紧块用于张紧管材的内壁。

4、其中,管材为圆柱型管材,张紧块为扇型结构。

5、其中,张紧块的轴向两端均设有翻边,用于支撑管材的两端,翻边自张紧块的端部沿张紧块的径向向外延伸。

6、其中,张紧机构的数量为六个,六个张紧机构沿中心杆的外周均匀分布。

7、其中,套筒的一端设有空腔,用于套设中心杆,套筒的另一端设有螺纹段,用于连接驱动机构。

8、其中,张紧杆通过转动组件与套筒的一端转动连接。

9、其中,转动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套设中心杆,第二连接部套设第一连接部的套杆部,转动连接部包括若干个凸起,若干个凸起间隔设置在第二连接部靠近张紧杆的一端外侧;张紧杆的一端设有u型件,u型件夹设在对应的凸起的两侧并通过第一转轴与凸起转动连接。

10、其中,张紧块的内壁中部沿张紧块的轴向设有转动基座,转动基座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在同一个张紧机构中,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的两端分别夹设两个张紧杆的另一端的两侧并通过第二转轴与张紧杆转动连接。

11、其中,第一基座、第二基座与张紧块之间均设有加强筋。

12、本申请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管材的内压力试验方法,采用前述的压力试验工装进行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13、s100:将待试验的管材安装在压力试验工装的外周;

14、s200:将压力试验工装安装在压力装置的两个驱动机构之间;

15、s300:根据试验要求驱动压力装置的两个驱动机构相向移动,直至管材发生破坏。

16、其中,在步骤s100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17、s111:组装张紧机构;

18、s112:组装中心杆、转动组件和套筒,形成预装配体;

19、s113:组装张紧机构和预装配体,形成压力试验工装。

20、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压力试验工装包括中心杆、两个套筒、若干个张紧机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大幅度缩短试验周期,效率高。

21、同时,本申请的压力试验工装通过驱动张紧机构张紧管材提供内压力,无需借助气体、液体等介质产生内压力,无污染、安全性高。

22、此外,本申请的压力试验工装可根据待试验的管材更换不同规格的张紧块,适用范围广,有效降低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压力试验工装,用于与压力装置配合进行管材的内压力试验,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机构包括两个张紧杆和张紧块,两个所述张紧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套筒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张紧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张紧块的两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张紧块用于张紧所述管材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为圆柱型管材,所述张紧块为扇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块的轴向两端均设有翻边,用于支撑所述管材的两端,所述翻边自所述张紧块的端部沿所述张紧块的径向向外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机构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张紧机构沿所述中心杆的外周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一端设有空腔,用于套设所述中心杆,所述套筒的另一端设有螺纹段,用于连接所述驱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杆通过转动组件与所述套筒的一端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所述中心杆,所述第二连接部套设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套杆部,所述转动连接部包括若干个凸起,若干个所述凸起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靠近所述张紧杆的一端外侧;所述张紧杆的一端设有u型件,所述u型件夹设在对应的所述凸起的两侧并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凸起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块的内壁中部沿所述张紧块的轴向设有转动基座,所述转动基座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在同一个所述张紧机构中,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的两端分别夹设两个所述张紧杆的另一端的两侧并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张紧杆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张紧块之间均设有加强筋。

11.一种管材的内压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压力试验工装进行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材的内压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0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压力试验工装,用于与压力装置配合进行管材的内压力试验,包括:中心杆;两个套筒,用于连接压力装置的驱动机构,两个套筒分别套设在中心杆的两端,至少一个套筒沿中心杆的轴向可移动;若干个张紧机构,管材套设在若干个张紧机构外侧,张紧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套筒可转动连接,驱动机构驱动两个套筒相向移动使张紧机构张紧管材的内壁,以提供内压力。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管材的内压力试验方法。本申请提供的压力试验工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陈章兴,石燕栋,王曼琳,李文凯,江帆,苏旭明,张林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