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页岩核磁共振测井裂缝截止值的方法

文档序号:36455802发布日期:2023-12-21 16:5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页岩核磁共振测井裂缝截止值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页岩的裂缝计算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计算页岩核磁共振测井裂缝截止值的方法。


背景技术:

1、常规油气藏的成藏过程包括4个步骤:生、排、运、聚。生就是生烃,排就是初次运移,运就是二次运移,聚就是油气在圈闭中的聚集。生油层通常离圈闭很远。生油层生出的油气,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运移进入储集层,这就是初次运移,也是生油层的排烃过程,初次运移的方向都是向上的。油气进入储集层之后,在浮力的作用下继续向上运移,遇到障碍就转向进行侧向运移,这就是二次运移,二次运移的方向可以向上,也可以侧向上。油气运移到圈闭中,遇到盖层和遮挡层就无法继续运移了,只好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这就是油气聚集。然而,页岩油气藏为非常规油气藏,它的成藏过程不同于常规油气藏。页岩是由泥岩(基质)和砂条(砂或粗泥)组成的,它们都很薄,以页理的形式存在。如果没有砂条,页岩就变成了泥岩。页岩的基质即是生油层,又是盖层和围岩;砂条为储集层,也是微型圈闭。页岩的生储盖齐全,生油层离圈闭很近。生油层生出的油气,在浮力的作用下,直接排烃到圈闭中聚集起来,油气经过了初次运移,却没有经过二次运移。因此,页岩油气藏的成藏过程只包括三个步骤:生、排、聚。二次运移给跨过了。

2、页岩油气藏在全球油气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裂缝是该类油气藏主要的存储空间和运移通道,明确裂缝分布特征是页岩储层评价的关键问题。目前,裂缝评价方法主要分两类:1)直接观测法,如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观测结果为二维图像且半定量;2)间接观测法,主要观测手段有压汞、一维核磁共振(nmr t2)和ct扫描等,测试结果为定量的孔径分布曲线。上述方法中仅有nmr和ct能够实现样品无损测试,且nmr是唯一能够开展井下连续测试(核磁共振测井)的方法。二维核磁由t2和t1两部分组成,t1与流体性质相关,t2与孔径相关。二维核磁技术(t1-t2)日渐成熟,但目前还缺少利用二维核磁评价裂缝核磁参数的相关技术,无法直观评价裂缝含油特征。

3、进一步的,对于油的品质来说,不同组分原油填充裂缝时,裂缝的二维核磁呈现显著差别。受油品t2驰豫性质(弛豫是物理学用语,指的是在某一个渐变物理过程中,从某一个状态逐渐地恢复到平衡态的过程。高能物理中,在外加射频脉冲rf(b1)的作用下,原子核发生磁共振达到稳定的高能态后,从外加的射频一消失开始,到恢复至发生磁共振前的磁矩状态为止,这整个过程叫弛豫过程,也就是物理态恢复的过程。其所需的时间叫弛豫时间。弛豫时间有两种即t1和t2,t1为自旋-点阵或纵向驰豫时间,t2为自旋-自旋或横向弛豫时间)影响,油品越重核磁t2谱发生偏移越明显,校正后才能准确反映岩石孔径,t1-t2叫二维核磁,t2也叫一维核磁,t2截止值(t2c)是t2一维核磁谱上的一个横坐标值,用来区分不同的量。本发明要计算裂缝含量,在t2谱上大于t2c部分视作裂缝,小于t2c的视做基质孔隙。

4、因此需要结合地层原油成分绘制裂缝二维核磁图版。

5、[1] 王民, 王文广, 卢双舫. 一种火山岩ct图像的预处理和确定分割阀值的方法. 2014.

6、[2] 魏修平, 李浩, 王丹丹, 冯琼. 储层裂缝识别方法和成像测井储层裂缝识别方法. 2014.

7、[3] 沈鹿易, 董旭, 陈国辉. 一种测试巴西劈裂法裂缝尺寸与核磁t2关系的方法. 发明专利2022.

8、[4] 董旭, 柳波, 白龙辉, 田善思, 石颖, 于耀翔. 基于核磁共振测量巴西劈裂法裂缝分布的方法. 发明专利. 2022.

9、[5] 俞保财, 任小锋, 蔡芳, 何秋凯.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在致密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应用. 测井技术. 2020;2:186-91.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页岩核磁共振测井裂缝截止值的方法,通过室内核磁而非测井核磁建立k-t2fc关系,解决了因测井核磁丢失小孔隙导致的t2fc计算不准确问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2、一种计算页岩核磁共振测井裂缝截止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选取多块岩样进行如下处理,将岩样制备并烘干,通过饱和水实验以及饱和油实验,计算总孔隙度øt;

4、s2:对饱和水实验的柱塞样品进行纳米ct扫描实验;量化裂缝孔隙度;

5、s3:校正裂缝含量;

6、s4:通过室内核磁实验,绘制核磁t2累积曲线并计算裂缝截止值t2fc;

7、s5:综合所有岩样信息,建模预测裂缝截止值,建立裂缝截止值预测模型k-t2fc;

8、s6:计算不同深度点截止值δt2fc,通过提取不同深度点测井渗透率k代入裂缝截止值预测模型k-t2fc实现;

9、s7:将δt2fc代入测井t2曲线。

10、进一步的,步骤s1中,岩样制备并烘干,通过饱和水实验以及饱和油实验,计算总孔隙度øt;包括以下步骤:

11、s11:岩样制备,选取不少于5块的裂缝发育型页岩作为岩样,裂缝发育型页岩的质量大于30g;

12、s12:岩样烘干,将上述岩样在200°c的温度下进行烘干,然后静置至室温待用,称量烘干岩样质量md,测量总体积vb;

13、s13:岩样饱和,烘干样品抽真空加压饱和碘化钾水溶液24小时;

14、s14:计算总孔隙度øt:

15、øt=((ms-md)/ρ)/vb          (公式1)

16、其中,ρ为水溶液密度,ms为饱和水实验的样品质量。

17、进一步的,步骤s2中,对饱和水实验的柱塞样品进行纳米ct扫描实验;量化裂缝孔隙度,包括以下步骤:

18、s21:对饱和碘化钾水水溶液实验的柱塞样品进行纳米ct扫描实验;

19、s22: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区分孔缝,给出裂缝孔隙度øf和基质孔孔隙度ø2 ;

20、øct = ø2 + ø3(øct <øt,公式2)

21、øf = ø3          (公式3)

22、其中,øct表示ct孔隙度,ø2表示ct扫描识别出的基质孔隙的孔隙度;ø3=øf表示ct扫描识别出的所有裂缝;øt表示总孔隙度。

23、进一步的,步骤s3中,校正裂缝含量sf;公式如下:

24、sf =ø3 / øt = øf / øt    (公式4)

25、其中:øt = øm + øf = ø1 + ø2 + ø3 = ø1 + øct(公式5)

26、其中,øm表示基质孔隙度;ø1表示低于ct扫描仪分辨率而丢失的基质孔隙。

27、进一步的,步骤s4中,通过室内核磁实验,绘制核磁t2累积曲线并计算裂缝截止值t2fc;包括以下步骤:

28、s41:对饱和碘化钾水水溶液实验的柱塞样品进行室内核磁t2测试;

29、s42:从左至右绘制核磁t2累积曲线,累积曲线归一化处理至最大值为100;

30、s43:累积曲线纵坐标等于100-sf的点标记a;

31、s44:沿a画水平线与累积曲线交于b点,再沿b点画垂线与横坐标交于c点;

32、s45: c点对应的t2时间即为裂缝截止值t2fc。

33、步骤s5中,建模预测裂缝截止值,包括以下步骤:

34、s51:提取测试样品的测井渗透率k。

35、s52:统计测试样品渗透率与室内裂缝截止值关系,建立裂缝截止值预测模型k-t2fc。

36、步骤s52中,提取每块样品的渗透率和裂缝含量,把多个样品的数据组合到一起,渗透率做横坐标,裂缝含量做纵坐标,绘制散点图,画拟合趋势线得到拟合公式,这个公式就是所谓“建立裂缝含量预测模型k-sf”。

37、进一步的,步骤s6中,计算不同深度点截止值δt2fc;包括以下步骤:

38、s61:提取不同深度点测井渗透率k;

39、s62:代入k-t2fc模型,推导各深度点裂缝含量δt2fc。

40、进一步的,步骤s7中, 将δt2fc代入测井t2曲线,包括以下步骤:在核磁测井t2谱上插入δt2fc标定连续页岩地层裂缝分布,位于δt2fc右侧的是裂缝,左测的是基质孔隙。

41、所述基于室内ct和nmr实验计算页岩核磁共振测井裂缝截止值的方法,适用于轻质油层(如凝析油藏),不适用中质-重质油层;适用于伊利石或伊蒙间层发育的页岩,不适用于强吸水性粘土(高岭石、蒙脱石)大量发育的页岩。相比传统离心核磁共振技术不适用裂缝性页岩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破坏性的代替方法。本发明运用了ki-ct清晰分辨孔缝的优势,避免了常规ct扫描因分辨率差导致的页岩裂缝丢失问题;本发明拓展了核磁测井技术在页岩地层裂缝评价中的应用,本发明具有科学性和普适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